欢迎来到台山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台山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 未成年心理 >
栏目导航
活动动态
通知公告
管理机制
未成年心理
心理科普
心理图片
心理健康
心理视频
未成年心理
台山市李星衢纪念学校肖文英关于“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建议
时间:2022/02/22 09:54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他们就只好到网络的世界里、游戏的世界里去寻找他们的价值感,去寻找他们的快乐。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会无意识地转向虚拟的网游世界中寻求安慰。

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强制命令、一味禁止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关键是我们必须客观了解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动机,看到学生沉迷网游背后的心理需求,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导,从而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正确用网。

一是学校全面排查掌握情况,积极开展心理干预。

组织对全校学生尤其是中高段年级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了一次摸排调查。发现学生有沉迷网络等问题的,班主任联合家长及时给予教育引导,同时心理老师积极干预,针对沉迷网游的个别学生,及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和疏导,结合团体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通过心理辅导,了解其内心的意图或动机,让学生切身感受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同,逐渐从心理上摆脱对虚拟世界的依赖,使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沉迷网络游戏是一种逃避和替代行为,但发生的源点不在外界,而在学生自身,包括兴趣范围狭窄、性格不良、缺乏自我控制力的培养、逃避压力等。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积极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是组织开展专题教育。

青少年学生生长在网络时代,对网络有天然的好感。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校园橱窗等多种教育宣传渠道,向学生们积极宣传学会绿色上网。以讨论、讲故事、视频案例等多种形式,召开绿色上网主题班会、预防网络沉迷宣讲,探讨网络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利与弊,进一步促使学生们科学、理性地认识网络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抵御网络沉迷的责任意识。

同时,学校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用有趣多样的实践活动替代网络游戏带给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是家校合力,落实家长监护职责,使家庭成为预防网络沉迷的第一道防线。

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多数是缺乏温情教养方式、自我认同度低的孩子。学校通过家访、校访、家长会,组织家长讲座、培训等方式,帮助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发挥好第一课堂作用,按照教育部关于预防中小学沉迷网络《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做到教育引导、以身作则、注重陪伴、疏导心理、配合学校。对孩子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识别与帮助,为孩子营造绿色上网的家庭环境。

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往往伴随着其他问题,涉及家庭、学校和孩子自身,问题的改善和解决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家长正确关注和教育、学校支持,以及同伴帮助,都可以减少青少年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只有政府、企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杜绝网络游戏成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