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莉和学生们在一起。
认识梁翠莉,是在她参加台山十大杰出青年现场演说的现场。当时的20名候选人当中,她是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位。当时,梁翠莉走上讲台演说时,第一句话就深深打动了所有的人:“我是来自偏远地区北陡镇的一名普通教师,由于条件有限,我无法像其他候选人一样准备形象直观的宣传片和幻灯片,抱歉。”
一句朴实的话语,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终,梁翠莉脱颖而出,当选了台山十大杰出青年。梁翠莉19岁参加工作,14年来一直工作在台山偏远的北陡教育一线。
脚踏实地 大胆创新
“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梁翠莉教书育人的座右铭。虽然梁翠莉19岁就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但是她一直没有间断过自我学习,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梁翠莉总是虚心地向老教师请教,一点一滴地总结自己每一节课的得失。
为了提升自己在英语方面的专业能力,梁翠莉用不多的工资,常年订阅《英语周报》、《英语周刊》等资料,并经常买很多有关英语教学的书籍。此外,她还参加了大专、本科班的函授,并顺利完成了学业。
毕业刚开始工作,梁翠莉就担任了毕业班的英语教学。为了提高自已的教学能力,她常常一边听电台的英语讲播,一边阅读英语专业杂志,同时还争取机会去听校内外老师的课,努力通过多种渠道来补充自己,提高自己。
作为一名山区小学教师,梁翠莉并不满足于仅有的一纸文凭,开始向教学改革的新领域探索。在不断实践中,梁翠莉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探索一条“激发兴趣,减轻负担,融乐学于课堂,着眼发展,提高素质”的新路子。通过不断尝试和总结,梁翠莉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且在全镇及台山市的英语教学领域中崭露头角。
不辞劳苦 爱生如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梁翠莉说,一个教师,无论知识多么丰富,如果他不爱学生,那他就失去了做教师的起码资格,如果他爱的不是每一个学生,那他就不是完全合格的教师。只有爱生如子,才不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作为班主任,梁翠莉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视自己为学生的“第二家长“,和学生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尊重、民主、平等、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梁翠莉认为,教书育人,应该重感化、轻惩罚,要以真挚的爱心去感染学生,用言谈举止影响学生。讲台上有粉笔灰,就轻轻抹掉;学生的书本掉在地上,弯腰捡起;对贫困学生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以言行抚慰他们敏感的心灵,在精神上给予支持。梁翠莉介绍,她的班上有一个叫李高飞的同学,家庭贫困,总觉得低人一等。在得知此事后,梁翠莉在开展文体活动时,鼓励他展示自己的特长,渐渐地,李高飞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梁翠莉是教英语的,一个人上三个班的课程,并且做班主任,任务相当重。在平时的教学上,梁翠莉还尽量多出试卷,出不同题型的试卷,让学生多练多做。“我个人认为小学教师不一定需要名师,更需要的是勤师。”梁翠莉说。
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梁翠莉还常常挑灯夜读,博览群书,辛勤笔耕。从教14年来,梁翠莉撰写了《创设情景,加强语言能力训练》、《寓教于乐,乐在学中》、《发展学生智力》、《谈谈班主任工作》《浅谈英语的兴趣教学》等多篇论文,并多次获台山市教研论文一等奖。
“在教育的这块园地里,我像一只不辞劳苦的蜜蜂,挥洒汗水,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的崎岖山路上,我是一个坚强不屈的跋涉者,向着理想高峰而攀登。”梁翠莉如是说。
(江门日报 谷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