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台山的经济中心
栏目:台山历史文化集8台城古镇   作者:梅伟强 戴永洁编 发布时间:2013/05/14 15:06 

    台山立县后,县民向以农业、渔业、盐业为生,手工业为辅。明中叶以后,台山的农业和手工业、尤其是商业及集市贸易活动,渐趋活跃和兴降。到明末清初,新宁城和溽城(广海城)的经济已较发达,出现了行栏货栈,成为县内甚至邻县商贾屯贮货物、往来买卖的重要场所。

    清咸丰、同治特别是光绪年间,因银钱(侨汇)激增及新宁铁路的建造,加速了台山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等大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台城己成为台山的经济中心,其突出表征,一是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二是消费性商业经济的中心。

    (一)近代工业的发源地

    台山的近代工业萌芽于清末,发展于民国时期。台城得益于县治的独特条件,成为其发源地。主要行业有:

    1、印刷业。台山的印刷业始于明代,采用木刻水印。明、清时期,已先后印刷了《新宁县志》、《赤溪县志》和《新宁县乡土志》等。光绪末年因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台山始有活字印刷。民国初年,余齐庆、余维彦等合股开办印刷业,台山印刷业大发展。先是新宁铁路公司办起宁城印务局。民国13年(1924年),作新印刷厂建立以后,先后开办了文雅、同文、宏文、西华、大同、华南、新新、编译、新光、旺记、达志、强记、山泉、明新等私营印刷厂(社、店),几乎全集中在台城。除木刻水印外,还采用石刻印刷和活字铅印。民国时期,台山创办的报纸、侨刊乡讯,均由这些印刷厂(社、店)承印,其中规模较大的大同印刷厂承担《大同日报》等官办报纸的印刷。作新印务馆为余族人开设,专印《风采月刊》。

    2.纺织业。清宣统三年(1911年),旅美邑侨引进机器,在台城创办兴业织造公司,生产线袜、线衫。为台山纺织机器工业的开端。

    台山人因受华侨影响,讲究穿着,所以,服装加工业十分兴旺,尤以台城最为兴隆,且集中在正市路、县前路、台西路、中和路、仓盈路、桔园路,这些街道的“苏杭铺”和成衣店,鳞次栉比,专售苏州、杭州丝绸布匹和进口布匹,并为顾客量身缝制服装。正市街被称为“苏杭街”,服装加工店称为“苏杭铺”。

    3.机械工业。清宣统元年(1909年),新宁铁路首期工程竣工,在台城、公益建有机械修理厂,总投资13万银元。民国9年(1920年),旅加侨胞马公仪兴办的宁汉机修厂在台城开业。至民国12年(1923年),台城共有宁汉、协联、大成、基业、捷成等5家机修厂。民国29年(1940年),艺强机器厂开业。这些机修厂主要生产机械配件、小型马达并进行机械修理。

    4.电力工业。民国8年(1919年),华侨、侨眷伍俊庭、伍于郁、伍时修等人集股银6.3万元,在台城火车站北侧(今环北大道20号)建成全县首家火力发电厂——“永明电力公司”,购进德国产60匹马力(单缸)柴油机和45千瓦直流发电机发电,输出电压110伏,日发电量102千瓦小时。台城部分街道的大商号和居民用上了电。

    民国15年(1926年),原永明电力公司股东、侨眷谭蔚亭、谭裔简和邝醉生收购永明电力公司旧股权,新集股银18万元,更名为“永明新光电力公司”,从德国购进150匹马力四汽缸柴油发动机和配套发电机,输出电压220伏。民国17、19年,先后再从德国购进有关设备,使总容量达到528千瓦,输出电压660伏,除台城外,还向水步、大江、公益三个北部重镇输出电力。

    1931年,永明新光电力公司开办“台山制雪(冰)厂”,日产冰10吨。这是台山第一家现代化的制冰厂。除供应广海渔产加工外,台城饮食业也大受其益。

    1927年,美国华侨集资20万银元,创立电话公司。到抗战初期,以台城为中心,县内各大圩镇基本上形成了公用电话网。

    5.化学工业。民国期间,台城建有肥皂厂(店)5家,利用“哥士的”牛油为原料,制造肥皂。

    1922年,梁汝池等兴建珠光火柴厂,生产珠光、荣华、宝塔、满载、荣归等牌号的火柴,年产量3400箱(每箱50包)。

    6.造纸业。民国时期,台城有私营造纸厂两家,以野生水草和稻草为原料,生产十纸(俗称“草纸”、“火纸”),年产量850吨。

    7.建筑材料业。20世纪30年代,美国华侨伍英勋在台城创设砖碣公司,生产砖、碣(石碑)等建筑材料。

    8.制药工业。民国7年(1918年),刘得之成药社在台城开业,生产六和茶、清火散、止咳丸等药品,驰名省内外及港、澳、海外。此为台山制药工业的发端。新中国建立后,台城制药厂仍采用其配方制作以上名牌药品。

    新中国成立以前,台城出现的这些近代工业企业,虽然生产规模不大,最后不是歇业就是破产,但却预示着台山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工业已经萌芽和发展,说明台城成为台山近代工业的主要基地。这些工业企业大大推动了台山侨乡的社会文明与进步,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消费性商业经济中心

    1.概况

    明末清初,台城的商业及农贸集市渐趋兴旺,出现了行栏货栈,中转货物,商贾辐辏。清末民国初,新宁铁路通车,华侨汇款增多,不少华侨同乡投资经商和办实业。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台城的商业服务业已十分繁荣;抗战胜利后,更达于鼎盛,其消费水平之高,为沪、穗所不及。

    至1949年,台城有粮店57家、金铺31家、银号26家、苏杭铺162家、旅店20家、戏院3家、日杂白货店124家、茶楼、饮食店及冰室299家、理发店50家、照相馆15家、泡水浴室、洗染店35家。(台山县地方志编委会:《台山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二十篇“商业”)。县城里出现了商品“专业街”,如专营布匹丝绸的“苏杭街”、金铺银号街、粮油杂货街、中西药房街、建筑材料街、水产海味街、肉类烧腊街等。其繁荣程度冠于四邑各县城,赢得了“小广州”的美名。

    但是,这种消费性的商业经济是建立在对外严重依赖的基础之上。台山工农业不发达,外销的物产以水产品为主,其次是柴、竹、茶叶等土产品,消费必需品如大米、食油、日杂、布匹、丝绸、药材、大豆、煤油等,则需从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从港、澳大量输入。抗战时期和内战期间,内忧外患,台城的商业,除茶楼、棉布行业外,已很不景气。说明这种商业繁荣是很脆弱的。

    解放前,台城商业经济,以饮食业最为兴旺,其次是服装业、日杂百货业、金银铺业、粮油业、服务业。

    2.饮食业

    民以食为天。饮食业是台城最兴旺的商业。当年,茶楼、酒店、餐厅、饮食店、冰室,遍布全城的大街小巷,满目皆是,老少咸宜,丰俭由人,人人称便。除中餐外,还有西餐,华侨传入的各种西式点心,如蛋圪、椰圪、餐包、面包等;牛油、果子酱等佐料;牛扒、猪扒、鸡扒等食品;牛奶、咖啡、奶茶、谷占、阿华田等饮料;雪条(冰棍)、冰红豆等冷饮,可尽情享用。茶楼酒店开办大小筵席,三茶两饭,随意小酌,名茶美点,任君选择。当年,较著名的茶楼酒店有燕喜、广东、台山、道全、西园、桃李园、励德社、六国、皇后、哥伦布、西堤、适园、颐园等。这些茶楼酒店的名茶美点、美昧佳肴,“醉倒”了不少台山人,令他们终生难忘,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荻海有个乡亲叫余国雄,虽早已移民美国,今天回忆起抗战胜利后他在台城“道全茶楼”饮的第一口山水名茶、吃的第一个风凰包点时,仍赞不绝口。时隔60多年之后,原位于台西路西口、台城河滨的“道全茶楼”,虽不存在了,却仍引起他深情回忆。2000年,他写了一篇文章《道全茶楼的山水名茶与凤凰大包——台城杂忆》,登在《新宁杂志》第三期上。他在文章中说:道全茶楼临街是台城河,这是当年台城人除井水外食用水的主要汲水处。道全却舍近求远,派专人跑到几里外的石花山汲取泉水,用大木桶手推车运回供泡茶之用。因为水纯夹滚,茶叶地道,泡出来的茶香气扑鼻,北至火车站旧址,东至基督教青年会,都可闻到从道全飘出来的浓郁茶香。余先生说,道全的招牌凤凰大包更是远近闻名,内有叉烧、火鸭、蛋件、洋葱肉酱等,货真价实,“香喷喷的岩茶,香喷喷的大包,几杯茶,一个包吞到肚里,真是浑身舒坦,乐也悠悠。”

    3.服装业

    丝绸衣裳是台山女性侨眷喜爱的服饰和富裕的标志。民国时期,台城的棉布、丝绸多从苏州、杭州购进,棉布店多集中在正市街,以冠美、美美、万新、美竹绸布店最有名,兼为顾客量身缝制服装,深受顺客欢迎,生意十分兴隆。

    4.日杂百货业

    民国时期,台山日用工业品少,经营品种较单调,主要经营日用百货、文具纸张等商品。台城因为学校多,报纸刊物多,印刷业发达,所以,日杂百货业的生意兴盛。建光、汇生隆、西施、莫斯科、彩华轩百货店,广文林文具店等较为著名。

    5.粮油业

    粮油为民食之本。新中国建立前,台山是缺粮油县,需从邻县、省外、国外(主要是泰国,时称暹罗;越南,时称安南)大量购进粮食;食用油则从山东省和香港购进花生油。因此,粮油生意兴旺不衰,但多为地主、资本家、奸商所垄断,从中渔利。当年,台城较大的米铺有瑞昌行、阜和、广利源、源益、建丰等。

    糖果饼铺有:美美英记、恒兴、金星、星星、荣记、利记、广隆等。

    肉食店有:宋记腊味等。

    6.服务业

    这里讲的服务业专指台城的旅店业、理发、照相、戏院、泡水浴室、洗染等行业,是构成台城消费性商业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国时期,台城的旅店业很发达,不仅数量多,而且建筑漂亮、设施豪华。至民国38年(1949年),台城有私营旅店20间,较大型的旅店有柏林、远东、台海、华源、华南、中央、平安、锦盛等;兼营旅业的有台山酒家、广东酒家、燕喜酒家等豪华大酒店。此外,还有很多中小型旅店或客栈,行旅称便。

    台城著名的理发店有光光、大新、西施、龙云等;照相馆有嘉美、红光、周纪真等;钟表店有利安、达利等;台两、县前、洪湖、清泉、二塘等路的泡水浴室及洗染店常顾客盈门。一些资本较大的理发店设有豪华的软座转椅、吊风扇,顾客以华侨、侨眷和官宦富商为主。

    民国17年(1928年),台城建有联华戏院(今东风影剧院),首次放映无声影片《火烧红绫寺》。因电影无声而只有动作表演,人称“睇影画”。民国19年(1930年),台西路基督教青年会礼堂改为戏院,放映英国产《人猿泰山》无声影片。民国20年(1931年),太平戏院(今人民电影院)首次放映由薛觉先主演的有声戏剧影片《白金龙》。这几家戏院也有粤剧、曲艺等演出。丰富的文化生活对台城消费性商业服务业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7.腐化行业

    解放前,台城消费性商业经济繁荣兴旺的同时,社会腐化萎靡之风从城镇向乡村蔓延。一些侨眷子弟靠银钱收入,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不思进取,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有的染上嫖、赌、饮、吹的恶习,邑人讽之为“二世祖”。为了满足“二世祖”们的奢侈需求,一些“腐化行业”,如妓院、赌馆、“花女”、红丸及鸦片烟馆等“应运而生”。台城作为全县的消费中心,在20世纪30年代,这种行业也颇为兴旺。

    妓院以西荣街(人称“老鸨街”)为中心,有载月楼、醉月楼、红花楼等10多间。此外,正市街、青云路、南塘路、台西路也有不少半公开的妓寨。入夜,妓女们浓装艳抹,站在楼(寨)前勾引行人。这就是人们说的:“电灯着(亮),鬼扯脚”。

    赌馆以北盛街为中心,有排九馆、番摊馆、票厂等,街边还有买公仔、开车微、十三张、打啤、麻雀牌等,名目繁多。小赌档遍布全城。

    “花女”指女招待。一些茶楼酒馆的老板为了招徕生意,聘来女招待,陪客欢饮;或聘来女伶歌唱以博取酒客的欢心,她们还可做枕上鸳鸯。当年台城的燕喜、台山等大酒楼,公开设有“花桌”,号供嫖客与妓女做长夜之欢。“二世祖”们为了博取“花女”的欢心,常常一掷千金。

    “吹”指吸食鸦片烟、红丸。革新路、桔园路、青云路、县前路、北盛街多设有烟窑。为了招徕生意,老板们特聘来靓女做招待,陪烟客打荷。不少年青人,久则上瘾而不能自拔。

    这种腐化行业,受毒害的不仅仅是侨眷子弟,归国华侨和商人中也有足陷泥坑的。此外,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官员也不知几许受其毒害。这是台山侨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且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不仅城镇存在,农村也存在,但台城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