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骑楼
栏目:台山历史文化集5台山“洋楼”   作者:张国雄撰 发布时间:2013/05/14 14:52 

    在台山的城镇墟集沿街,至今保存者比较完整的带柱廊的二层或者三层的商铺建筑,这就是非常有名的“骑楼”。它是台山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山的骑楼建筑,其实是中国最迟出现于宋代的沿街檐廊式建筑的延续。它结合岭南的地理环境条件和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将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合为一体,形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建筑形式。台山所在的岭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频繁量大,阳光充足天气炎热。为了方便在集市上购物的人们能够遮阳避雨,于是将沿街商铺修建成柱廊式。骑楼下连贯的柱廊便于人们交通,内置的商铺大门朝廊,货架摊位向行人开放,购销两便。楼下的商铺后面为仓库,楼上是住房,即下店上宅。这样的条条街道通骑楼,行人沿街行走,可以做到“晴不曝日,雨不湿鞋”。

    这样传统的骑楼,在端芬镇的庙边墟、那金墟还有珍贵的遗存。庙边墟至今保存着几间清朝初期的柱廊式骑楼,楼高两层,砖木结构。廊柱用砖砌,廊檐为木梁和瓦,商铺的门脸也是木结构。庙边墟的这几间传统骑楼商铺是台山骑楼建筑源于中国檐廊式临街建筑的见证。

    今天台山保留的大量骑楼建筑,不完全是中国传统沿街建筑的延续,它是近代的产物,已经吸收了很多外来的建筑文化。其建筑材料多采用进口的水泥、钢筋彩色玻璃等,楼体的混凝土结构代:替了砖木结构,廊柱也采用了西式的风格,梁柱之间搭接有梁柱式和拱门式,前者简洁柔和,后者吸收西方敞廊式建筑的元素:传统的滴水、檐瓦覆顶的两面坡楼顶演变成西式风格浓郁的女儿墙,楼上住宅的临街窗户多宽阔开敞,大量使用彩色玻璃装饰;楼与楼之间的立柱上附加了很多西方的装饰图案和构件,比如盾牌、圣诞花环、流苏等;临街的立面高耸富丽,女儿墙的式样有数十种之多,带有西方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的烙印。这一变化主要发生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不仅骑楼自身的形式在近代有了明显的演变,而且随着台山侨乡城镇墟集商业的快速繁荣,华侨推动乡村和城镇建设的热情高涨,骑楼建筑与城镇的改造同步进行。原来很多弯曲大街道被伸直,泥土的路面换成了三合土或者石板路,街道扩宽。沿街骑楼的高度与街道的宽度有了更协调的处理,楼高多建成三四层,空间尺度关系较为适宜,行人步行其间也感觉更加亲切和时尚。

    骑楼的改造、商业街区的建设,在近代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台山公务局负责统筹管理,制定了骑楼建筑的专门而又详细的规定,所有台山城镇墟集的骑楼建筑必须照此执行。根据民国时期台山公务局颁发的《建筑凭照》,有关骑楼建筑的规定包括:

    (1)凡城市经改良之街道新建铺屋,地下一层高度不得少过十五英尺,二楼一层不得少过十二英尺,三楼以上各层每层不得少过十一英尺……

    (2)凡楼梯全身斜度至少以四十五度角为限,每级高度包级面不得高过八英寸,阔度不得窄过八英寸,长度不得少过二英尺六英寸。凡茶楼、酒店、旅馆、戏院及其余一概公共场所,不得少过四英尺。惟避火梯不在此限。

    (3)凡新建铺屋非四面通光者,须留通天位,占全地面积六分之一以上。但有特别情形,经本局勘明时得增减之。

    (4)凡近厨房处间格,不得用木板及各种易焚之材料为之。灶上须造铁质烟罩一个,上接烟筒。凡烟筒出口须高出屋顶三英尺以上。凡厨房及天井要造暗渠,直通马路,使雨水、臭水接入街渠为限。但将接街渠之处,要造平面一英尺丁方以上之留沙井一个。凡通天及厨房之地面,须低于铺屋内之地台面六英寸。

    (5)凡天面雨水须以水斗水筒接落地面。如水筒安在人行路内,须于水筒脚接以暗渠透出马路,不得任由水筒之水泻落人行路面。……水筒如系安在当街处,则以方形筒为舍,否则须用生铁铸成者为限。

    (6)凡马路及人行路上,不得伸出阶级及檐蓬各阻碍物。

    (7)凡地下一层门扇不得掩出街外。

    作为台山骑楼建筑典范的,当然非台城莫属。

    台城是台山侨乡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在清朝光绪年间形咸f中心城区:台山城、西门墟和西宁市3个相对独立的墟市,共有18条街坊巷以及同姓聚居的8个里。早期的台城商业街道狭窄,路面坑洼不平,沿街的骑楼建筑要保存着传统的檐廊式,多数为砖木结构。

    到了20世纪初,侨乡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华侨新村,侨眷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的购买能力明显增强。尤其是新宁铁路的全线通车,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侨乡与海外的联系更为频繁和方便。这一切变化,都使作为侨乡中心的台城镇的商业街区的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骑楼建筑换了面貌。

    从民国十三(1924年)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台城镇出现了第一次改造建设商业街区的高潮。县政府成立了市政建设办事处,按照中西合璧的骑楼式样,拆除旧城墙,加宽马路,改建和新建了西门路、县前路、城东路、正市街、南昌路、中和路、北盛路、北塘路、南堤路、济宁路、西荣路、东华路、新河路、南塘路、通济路、光兴路、三台路、西岩路、和平路、龙河路等20多条骑楼街区,形成三大商业组团,台城镇的骑楼商业街焕然一新。街区内钱庄银号、苏杭丝绸布庄、金银首饰铺、茶楼咖啡屋、影院剧场应有尽有,并且各行各业相对集中,形成专业街巷,商贸繁荣,被誉为“小广州”。

    如果说台城镇的骑楼布局,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镇的骑楼基本相同,只是更有规模。那末,在墟镇方面,台山商业墟镇的布局在岭南、在五邑侨乡都很有特色、吁。它虽然也是设立在水陆交通方便之处,但是在布局形态上与开平、新会、恩平、鹤山乃至于珠江三角洲其他县市的墟镇骑楼很不相同,是对西方“集市广场”的学习和引进。

    这种布局格式,在台山有很多,分布广泛,比如台城镇的圆山墟、大江镇的陈边墟、四九镇的五十墟以及端芬镇的上泽墟、成务墟、庙边墟、西廓墟等等,其中,以端芬镇的汀江墟最为典型。

    汀江墟坐落在大同河北岸。大同河是台山第一大河——大隆洞河中游河段的称呼,又叫汀江。它河面宽阔,水深流缓,可以航行60吨以下的船只。/顷大同河而下,通过广海湾便进入了南海,是台山到香港、澳门的重要通道之一。

    在汀江墟创建之前,大同河北岸就有一座大同市,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逢农历的一、三、六、八开墟。每逢墟日,人头涌动,交易繁忙。后来,阮姓排挤其他的商户,逐渐操纵了墟政管理及商务活动。其他异姓商户纷纷迁出。一个墟镇由一个较大的姓氏控制,这在台山是很普遍的现象。

    其他姓氏的商户,对旧式的墟镇管理方式和宗族干扰深感不满,他们希望另建墟集,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梅姓为端芬大姓,自然挑起了这个重任。很快,梅氏亲捐出大同墟旁的20余亩民田为墟址,成立了以梅行、梅炳然为常务董事的“筹建汀江墟市场董事会”,民国十九年(1930年)初上报台山县政府,请予立案,并派员到场勘测,绘制墟图:

    “我汀江流域,纵横约二十余里,各姓聚族而居者,逾二万人。在此流域中,并非绝无墟市,惟是规模陈旧,设施简陋,殊不足以餍各姓人之欲望,而供各姓人之回旋;其组织狭隘,支配于一姓一族势力之下,充塞宗法社会空气,更不容各姓人以自由回旋之余地。……有见及此,以为各姓人有急起共组新市场之必要。考察汀江沿岸,得沙围一地,居于海口区之中心点,前濒汀江,后枕端山,村密人稠,地大物博。海面宽阔,可容舟楫;海底深远,可航火轮。水路,则上通墩寨,下经三叉海,以达港澳;陆路,则南沿吉那公路,经广海,以至高、雷,北沿台海公路,经台城以出江门北街。客商往来,交通称便。至治安平静,尤为天然良好之市场。……新定墟名为汀江墟。”(民国《公牍》)

    经过1年多的建设,民国二十年(1932年)十月十一日,汀江墟正式开张,一个崭新的汀江墟呈现在端芬乡亲面前。它占地80亩,坐东北朝西南,西临汀江河,与北边的大同墟仅一涌相隔。其平面布局为长方形,东西为1、2、3、4墩,每墩建21间商铺;北为5墩,南为6墩,每墩建10间商铺。中间是宽阔的广场,全墟的1041司商铺面向广场,环绕四周。每墩之间留出通道,方便水陆路货物人流的交通。水运码头在1、3墩后面的汀江河畔,来往港澳、江门、广州、佛山的船只运载国内外各种货物,由此上岸。

    104间商铺统一建成新式骑楼,每间店铺深为8丈、阔17桁,外加骑廊部分,而用于交易的铺面深10英尺、高14英尺;骑楼下的人行道为1丈2尺,由公所统一铺设三合土路面,骑楼外、广场四周环绕一条宽40英尺的街道,也统一由公所建设,三合土街面,两旁铺设暗渠排水。

    各商铺的层高和立面建筑,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兴趣爱好自由处理,104间商铺基本上采用了青砖瓦顶,传统的硬山式房屋造型。但是,在骑楼上部多为平台。立面建筑造型五花八门,各显风流。汀江墟的商户多为华侨投资建设,西式的建筑元素被大量地采用。各商铺基本都有山花,以巴洛克风格的为主;外挑的阳台装饰性大于实用性,很有欧洲城市的风格;内进的阳台,几乎都采用了罗马的柱式和拱券,实用中不忘显示商家的富贵华丽;彩色玻璃的花窗、外墙立面的灰塑图案和骑楼步廊的吊顶,无处不洋溢着欧式建筑的气息,中式的堂号、字号和广告穿插其间,极具视觉艺术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宽阔的广场与四周鳞次栉比、开间大小统一而风格各异的楼房结合,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建筑空间,整齐划一的商铺不失鲜明的个性,漫步其间,恍如来到欧洲城市的集市广场。

    广场在欧洲城市处于中心地位,各种功能的建筑群围绕周围,其中也有以商场、作坊和小店为主、呈长方形的集市广场。这类建筑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成型,一些经过规划的方格形城市,市场在干道一侧,地段方正,连续的柱廊环绕着中央的广场,是商业活动的场所。开敞的柱廊进深大,中间用一排立柱分隔,后进设单间小铺进行交易,前进为步廊,人流穿梭,避雨遮阳。比如,古希腊雅典附近的普列耶和小亚细亚的米列郡的集市广场就很典型。

    汀江墟的骑楼好似欧洲集市广场的敞廊,只是欧洲的圆柱变成了方柱,后进的小铺变成了前店后仓的商铺。更大的变化是,这种广场是欧洲城市的组成部分,而在台山则落户乡村,被田野包围,河涌环绕,与村落相邻,成为乡民的生活空间。

    汀江墟不仅引进了西方城市集市广场的建筑形制,更实行了西方股份制的管理方式,以“改良市政,自由营业”为宗旨。《汀江墟招股开办章程》和《汀江墟立案简章》从宗旨、股本、股东权利、铺地、街道,到公款、职员、董事的义务等方面,对墟集市政管理、商务活动规则一一详细规定,大到墟政决策、公款使用、铺地分配、经营范围,小至摊贩位置、卫生环境,都做到有章可循。104间商铺为坐商,每逢墟日还有很多小贩如墟,指定他们只能在广场四周街道两旁摆放,不能进入广场。煤油、石灰、牛、猪、羊等商品也不得进入市场内,交易活动必须在墟旁另外择地建铺,“以免危险而重卫生”。

    建墟之初,董事会希望汀江墟能够“竞出聪明财资,团结精神,共谋发展。对于商品必能搜罗珍异,对于工品必能制造新奇,以促物质的文明;其他对于金融必能创立银号,收吸藏金,流通市面,以增加经济的能力,扩大建设的事,而致地方于繁盛,跻民生于乐利。”(民国《公牍》)

    建成后的汀江墟,墟内除了上述限制商品外,多经营油、盐、酱、醋、米、糖果、烟酒、五金、山货、华洋杂货,茶楼饭店、金银首饰、制饼做糍、中西药店、文具百货等,银号是不可少的,理发、车衣、轿馆样样齐全,主要还是为日常生活消费服务,生产性服务行业较少。

    梅健行等在建成了汀江墟后,又向海外乡亲集资在墟南建设汀江桥,因为“汀江两岸,人烟稠密,往来频繁,横水渡船之不适用也久矣。如欲为民策安全,为地方谋治安,为行旅图利便,非建巨桥以济之,断断乎不可也。”(民国《洋汀渡建桥劝捐序》)此议一出,“海外侨胞,踊跃输将”。有意思的是,在捐资的侨胞中,还有与端芬梅氏同在美国芝加哥打拼的台山华侨谢圣泮,他就是开平塘口镇赓华村立园建造者谢维立的父亲。

    汀江墟建设共集资104股,为梅、丘、曹、江、伍、黄、张、刘、温、梁、何、区、李、林、许、谭等姓认购。其中,梅姓认购52股,从姓氏看,是最大的股东。所以当地民众又将汀江墟叫作“梅家大院”。

    10年前汀江墟还有一些农贸交易,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和水陆交通的衰落,尤其是这一带的农民移民美国、加拿大的越来越多,钱庄没有了,茶楼没有了,店铺关门了,人去楼空。今天的梅家大院已经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落寞而冷清,繁华已经成为过眼烟云。

上一篇:4、公共建筑
下一篇:2、西式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