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口供纸的类型
栏目:台山历史文化集2台山口供纸   作者:本编撰著:张国雄 发布时间:2013/05/14 11:02 

    “口供纸”是专门针对美国海关移民官员询问的一种非常独特的培训资料。

    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编写的口供资料,一类是非文字的口供资料。

    文字编写的口供资料,是口供纸最主要的类型,数量最多,当年绝大多数“纸生仔”移民就是凭借这种口供培训资料去到美国,应付移民官员,合法入境的。文字类口供纸经历了一个由简约到繁复,由手抄本到油印本的发展过程。

    在19世纪末期,很多口供资料非常简单,它们主要是家族、家庭、个人基本情况的记载,有的就是在一张纸上将这些情况一一手书记录下来,没有形成一问一答的格式,也可以将它看作是一个简单的族谱世系。这些早期为应付移民官员询问而准备的资料,是“口供纸”的雏形。

    发展到20世纪初期,口供纸逐渐形成了一问一答的特殊格式,其方便新移民熟记掌握的培训特色日益鲜明。内容更加细化和面广,备问的项目越来越多。

    光绪二十四年(1908年)的台山龙塘村谭[]光的口供纸就已经是一问一答,还只有68个问题。表明至少到清朝光绪年问,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口供纸特有的格式。而到了30年代、40年代,口供纸已经不是薄薄的几页了,动辄上百个问题,形成为手册。因此,当利台山的乡亲将“口供纸”又称“口供簿”,这是很贴切的,也反映了它的变化。比如,1941年西宁市安宁村陈[]玉口供纸,竟达850多个问题,所问之详,令人瞠目,不仅要询问本家族的几代情况,还要查问邻居或同村其他人家的情况,细到别人家房屋的布置和摆设。这种差别,应该反映了美国移民官员对中国移民以及社会基本情况的逐渐了解,从而增加了对华人新移民的询问难度,以及华人因之而不断丰富、调整的对策。

    上面提到的这种书写式口供纸,绝大多数是手抄本。有意思的是,到30年代,台山侨乡出现了油印本。这种油印本实际上是一种格式文本,它是将长期以来华侨提供给美国移民官员的材料中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汇总,供需要制作口供纸的人家填空使用。1940年龙扬村的周[]寿口供纸,就是红油印本,长达69页,设计了800多个问答。周[]寿的口供纸是在买来的格式文本上填空而成的。这个油印本,肯定不是单独为周[]寿一个人准备的,它可以适应各种需要的家庭,大家按照不同情况填写各自的内容。从这个口供纸前面的序言中,我们看到了当时这种文本的广泛适应性。

    “凡读口供,需要细心自思,不可自持自己聪明过人。其中有自持者,而自误于本身。而口供又不熟识,须识又不明,一遇税员审问,心忘意乱,所问非所答,糊里糊涂。其时,悔不及也。而口供读者,[]浅白实则意理极深。……细微之处极多,总之将口供细心读识之后,再执笔将口供留心抄录,再而墨念在心。如此略入感胜于过目者倍也。……”

    这段文字明确显示,口供纸格式文本的印刷,至迟在40年代就成为了台山侨乡的一种文化商品。有需求就有供给,它的出现,反映了台山侨乡在排华时期以出生证明方式移民的普遍性。

    除了文字书写式口供纸以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没有文字的口供纸。当时台山侨乡的新移民,绝大多数是农民,不少人没有文化,不识字,就是给他一本口供纸,也看不懂。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以口耳相传,亲身体验,了解培训内容的“口供纸”,它是无形的。有的人虽然有文化,也没有口供纸,而是去到提供出世仔纸的侨眷人家,与其共同生活,熟悉家庭和邻里、村落的人际、地理、经济、文化情况,以便更好地应对将来抵达美国后移民局官员的审问。据北京师范大学离休教授梁仲华(78岁)回忆:

    “我父亲在秘鲁,当时无法去,想通过美国到秘鲁。于是母亲就向她娘家的一个亲戚(姓余)为我买了一张出世仔纸,价钱是2000美金。他们没有给我口供纸,但是认真负责。1948年5月,我去到卖出世仔纸的这户人家,当时是19岁;同去的还有另一位,年龄大约是21岁。这户人家共办理三个人出去,除了我们两人外,就是他自己的儿子,大约十六、七岁。我们变成了三兄弟,在一起生活,同吃同住同玩同上学。他家的母亲和奶奶对我们两人,像亲生儿子对待。在他家生活的一个月时间里,玩得非常痛快,我们对他的家庭、村和邻居的情况,都有了很具体直接的了解,各自的身份也都熟记在心中。……我们的照片也寄去了美国,在美国办我们出去的余姓人家的父亲写信回来,告诉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也寄来了他的照片,便于我们接受审查时辨认……”。

    梁仲华老人当时接受的就是一种无形的口供培训,正如他所讲,这种方式培训出来,对要回答的问题有切身的感受,回答起来更自然可信,相互之间也更有默契。但是这种情况,应该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依靠文字本的口供纸来熟记要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