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1842年,英国殖民者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从1840年至国际性排华运动爆发前(1882年),40年问,台山先后两次掀起了近代历史上大规模的国际性移民高潮。这是台山侨乡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即高潮期。
(一)“淘金梦”起
1848年1月,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加州)美利坚河谷里发现金矿。大批台山人在“黄金梦”的驱使下,陆续来到加州“淘金”。台山先侨把美国称为“金山”、“金山之国”;乡人把在美国谋生的亲人亲昵地称为“金山伯”、“金山客”、“台山阿伯”。
1858年6月,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英文简写为B?C,邑侨俗称卑诗省)弗雷塞河发现金矿。
第一批华工300人从美国圣弗朗西斯科(邑侨俗称三藩市、旧金山、大埠)乘船来到维多利亚(邑侨俗称域多利),从这里进入矿区“淘金”,其中九成是台山人。
1851年2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巴瑟斯特发现金矿;8月,距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市100英里左右的巴拉腊特和本迪戈也发现金矿。在这之前已从南洋来到澳国谋生的台山先侨雷亚妹、刘光明,将这个喜讯传回家乡后,很多台山人陆续来到澳国“淘金”。后来成为澳国华人商业巨子的梅光达就是其中一位。祖籍四九镇的加拿大首位华裔总督伍冰枝的祖父伍耀培也是早期移民澳国的邑侨,她的父亲伍英才是在澳国出生的第一代华人。1857年,维州有华人25424人,台山和新会两县占了88%左右。
19世纪60年代,新两兰奥塔哥地区发现金矿,不少台山人来到这个岛国,加入淘金者的行列。1881年,新西兰有华人4000余人,主要是来自台山等四邑地区。
(二)筑路主力军
1862年,美国联邦国会通过决议,修筑一条贯通东、西部的太平洋大铁路,以加快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和联邦的统一。1863年1月,西段中央太平洋铁路在萨克拉门托(邑侨称二埠、沙加缅度)破土动工。铁路公司起初雇用白人劳工,他们消极怠工,工程进展缓慢。于是决定招募华工。公司把招募华人筑路的工作交给台山人李天沛开办的承包公司。李天沛亲自到加州的矿山上,并回到香港、台山、开平等地招募铁路华工。高峰时,筑路华工达12万多人,台山等四邑人占了绝大部分。40年之后返回家乡主持建造新宁铁路的陈宜禧,当年就在太平洋大铁路及后来的南、北太平洋铁路工地上,从筑路工人成长为监工和技工,积累了丰富的筑路经验。
1878年,加拿大议会也决定修筑一条横贯加国东、西部太平洋大铁路,以加快加国西部的发展和统一大业。1880年4月,铁路正式动工。为了加快筑路进度,加国总理麦克唐纳主张雇用华工。铁路建造商安德鲁?翁德唐克把招募华工的工作也交由李天沛去做。李天沛与族人、维多利亚广安隆号老板李祜芹、泰源号老板李奕德和旧金山广华源号老板李天宽,联合组建联昌公司,在维多利亚和香港、还回到家乡台山、开平等地招工。台山另一名承包商、广安和商号老板叶连生(人称叶生,号春田)也受翁德唐克的委托,为公司招募筑路华工。从1880年6月至1885年铁路竣工时,参加筑路的华工总数超过1.7万人,其中直接来自台山等四邑地区的在1万人以上。
2003年夏,时已86岁高龄的广海镇区边村退休老教师梁金华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讲述了他家祖辈两代人对加拿大铁路建设做出的贡献。他说:“我爷爷叫梁亦权,父亲叫梁世基。爷爷早年先到美国,后去加拿大筑铁路。后来,爷爷又叫我爸爸来加拿大修铁路。我家祖辈两代人都为加拿大的铁路建设流过血和汗。”
(三)台山移民遍布全球
1840~1882年,拉丁美洲地区也是台山人移民的一个重要地区。据估计,19世纪40~70年代,约有三四十万契约华工被输入拉美地区,其中不少是台山人。广海镇有条夹水村,全村30户人家,往美国的4户、加拿大的3户、缅甸的4户、印尼的1户、澳洲的2户、古巴的11户、香港的3户,往古巴的占40%,有“古巴村”的称谓。
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邑侨称千里达)、墨西哥、巴拿马等国家,也有不少台山人。
1840年以后,台山移民的方向虽然已转移到了北美洲,但仍有不少台山人移入南洋地区。如李乃喜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移民缅甸;名医伍连德的父亲伍祺学移民到马来亚槟城;广海月明村刘维美在清同治年间移民到荷属印度尼西亚;白沙的马棠政只身闯荡泰国,等等。
在大洋洲,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外,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瑙鲁、两萨摩亚、塔希提(邑侨俗称大溪地)、汤加和所罗门等岛国(地区),也有台山人的足迹,他们同来自开平县的侨民一起,构成这些岛国(地区)的主要华人。
历史上,因地理遥远,台山人同欧洲及非洲的交往较晚,移民也较少。据《英伦四邑总会馆史略》记述,最早到达英国的华人是台山人余进,他于19世纪末叶来到英国,先在船务公司当佣工,后在利物浦开洗衣馆,终其一生。
在近代,台山人同非洲的交往更少。非洲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如毛里求斯、留尼旺、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特别是南非,由于种植园、开采金矿和钻石,对华工有一定需求,估训有少量台山人流入这里。刘光明即是一例。他17岁时到毛里求斯求学,20岁以后先后在当地和印度经商。澳洲发现金矿后,他才于1853年去到那里淘金。由此推测,刘光明的父母可能很早就去到毛里求斯谋生。19世纪末,葡萄牙将其占领下的莫桑比克首都从桑给巴尔岛迁至马普托,并大兴土木。葡人在澳门招募大量华人技工(木匠居多),他们多来自广东四邑。至1903年,定居在马普托市的华人有287人,其中定有台山先侨。
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台山华侨遍布全球的大格局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