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抗御外侮时期的台山华侨
栏目:台山县华侨志   作者:台山侨务办公室编 发布时间:2013/05/13 15:15 

    台山大量移民,是在鸦片战争後兴起的。那时,国弱民穷,百姓迫於生计,不得已而远陟重洋,寄人篱下,丧失人权,成了无依无靠的海外孤儿。为此,惟有冀求国家民族富强,才能保护华侨在居住国的正当权益。这就使华侨把自身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系在一起,产生了爱国主义的情愫。故此,每当祖国受到外侮,华侨便自然地起来参加保家卫国的斗争。

    1894年(光绪廿年),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要建立海军,派员到梹榔屿及南洋各地招募海员。我县端芬山子厚村的梅友爵、梅友玉兄弟俩在梹城当机械工人,闻悉祖国抗御外侮,乃愤然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岂容异族欺陵。”於是约会新会友人林国平兄弟三人,一起回来参加“粤海舰队”受训。在海战中,英勇杀敌。卒因所乘之“广乙”舰是艘小舰,被敌舰撞沉。梅友爵殉难,梅友玉庆幸生还。

    1915年1月,日本政府向中国提出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激起了国内外同声愤慨。美国三藩市华侨(台山人占半数以上)成立“救国会”,举行集会抗议,散发传单,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保障国土完整的口号。在行动上实行不买日货,不乘坐日本轮船,以示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抗议。

    1928年5月30日发生“济南惨案”之後,美国我邑华侨宁阳会馆刘孔骥、台山学友会梁民风、黄荫余、海宴公所的甄玉衡等,积极参加“拒日後援会”的组织,声援祖国,是当时的积极活动分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後,旧金山中华总会馆即於9月20日召开全侨大会,致电南京政府,表明“日寇强占东三省,全侨愤慨,请息内战,抗御外侮,挽救危亡,愿作後盾”的鲜明态度。9月24日,我邑华侨赵超常、谭道兴、黄璧存、黄圣传、李镜时、陈华权等在旧金山发起成立“美洲华侨拒日後援总会"。还有纽约邑侨阮快亭、陈树棠、李功煜、梅景翔等又成立“纽约华侨拒日会”。邑侨伍盘照主办的《中西日报》发表了《对日可宣战矣》的社论,强烈谴责日寇暴行。1932年,美国华侨捐回的抗日慰劳金便有45万美元,其中台山华侨占了近30万美元。

    1935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中华公所主席、邑侨雷芳主持筹备“纽约全侨抗日救国总会”,翌年2月2日正式成立。邑侨梅友启、朱夏、雷丽天、雷卓峰、李功煜、李光润、梅煌乃等被选为执行委员。同年4月,旧金山由我邑华侨邝炳舜、邝光良、邝连真、李有栋、雷俸、陈文治、陈敦林,赵俊尧、翁秀民、刘伯展等组织的“旧金山华侨抗日救国总会”也宣布成立。

    1937年发生“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的烽火蔓延,全世界华侨都关心着祖国的安危,积极地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新加坡有“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委员会”,由南洋各地45个侨团组成“南侨总会”;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均成立“华侨救国总会”;印尼成立了“捐助祖国慈善委员会”;菲律宾成立了“华侨援助抗敌委员会”;缅甸组织了“华侨救灾总会”。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滔天罪行,已经使千千万万的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燃烧起满腔怒火,不管海内海外,人人都敌忾同仇,以具体行动来支援抗战。抗日的浪潮,风起云涌,除了在财力、物力上的援助,不少地区组织战地服务团回国参战。泰国华侨机器青年工人,在抗战的第二年——1938年2月27日,由我县沙步村温金堂组织27人的回国服务队。他们提出“热诚救国”,“共赴国难”,“努力杀敌”的雄壮口号,回来祖国参战(图24)。

美洲地区华侨社团及参加抗战人数统计表

国  别

各国华侨人    数

各国华侨

社团数

华侨参

战人数

侨眷参

战人数

资料来源

加拿大

46000

287

92

184

   1944年温哥

华领事馆上报数

美    国

103175

815

206

412

   美国华侨年

鉴调查1940年数

墨西哥

12500

83

25

50

   1943年驻墨

公使馆报告数

小    计

161675

1185

323

646

 

古    巴

32000

59

   

   1942年该地

领事馆报告数

海    地

40

0

   

   1945年华侨

先锋月刊登载数

多明尼加

362

3

   

   1945年华侨

先锋月刊登载数

瓜地马拉

745

3

   

   1945年该地

公使发表数

宏都拉斯

400

6

   

   1944年该地

公使报告数

萨尔瓦多

167

2

103

205

   1944年该地

公使报告数

尼瓜拉瓜

1500

6

   1945年该地

公使报告数

哥斯达黎加

600

6

   

   1945年该地

公使报告数

巴拿马

2000

34

   

   1945年该地

公使报告数

千里达

5000

10

   

  该地领事舘

1938年报告数

占美加

8000

2

   

   1945年华侨

先锋月刊估计数

古拉梳

700

1

   

1945年领事

馆报告数

亚鲁巴

257

1

   

估计

小    计

51771

133

     

接上表

国  别

各国华侨

人    数

各国华侨

社团数

华侨参

战人数

侨眷参

战人数

资料来源

哥伦比亚

550

9

   

   1943年该国

领事馆调查数

厄瓜多

800

5

   

   1939年该地

救国总会报告数

委内瑞拉

1500

8

   

   1941年该地

中华会馆数

圭亚那

3648

2

   

   1947年该地

领事馆报告数

苏利南

3016

10

   

估计数

开    因

163

l

   

估计数

乌拉圭

55

1

44

87

估计数

巴    西

592

16

巴拉圭

12

0

   

估计数

玻琍维亚

35

0

   

估计数

秘    鲁

10915

57

   

   1940年领事

馆调查数

智    利

1500

23

   

   1945年华侨

先锋月刊刊登数

阿根廷

200

2

   

   1945年华侨

先锋月刊刊登数

小    计

21884

134

     

总    计

235330

1452

470

938

 

资料来源摘自《华侨革命史》下册

    美国有95个侨团参加“中华总会馆”召开的紧急会议。会上,我邑侨领、全美华人福利总董、宁阳总会馆主席黄仁俊发起组织“旅美华侨抗日统一义捐救国总会”。旧金山邑侨邝炳舜、砵仑埠侨领巫理唐、企城邑侨陈宁宏、余敦礼、陈屏正、陈正柏等侨领纷纷起来积极支持义捐运动。

    美洲的义捐方式多种多样,有救国月捐、棉衣捐、劳军捐、救济难民捐、航空救国捐、节日捐,还有义演、游艺、卖花、卖旗等,所得收入全部献给祖国支援抗战。

    旧金山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的收款人员,每天分三班,由18人轮值,两年半内从不放假,值班者迟到或缺席要罚款,有事不能上班,要请其他轮值人员代工。科室人员日夜忙碌,不取分文报酬;负责人忙於会务,几乎无法兼顾私人事务,每次捐款还要先捐多捐,以示带头。因公外出的开支,一概自理,以免影响捐输的信用。

    在抗战期间,全美洲侨胞共义捐6900多万美元。抗战头三年,华侨捐实物折合国币250万元。认购救国公债11000多万元(图25)。

    旧金山华侨商会主席、邑人邝炳舜,仅劳军一项,就捐10万美元,还捐赠医院解剖仪器10副,价值15万美元,可供10所医院之用。在南洋各地的卖花救国活动是:花分五种,名誉花无定价,一等花15元,二等花10元,三等花5元,四等花5毫。先登记後送花送证书。大街小巷都听到卖花声:“先生买朵花,这是爱国花。买朵花,救国家!”歌声、叫卖声,震撼人心。侨胞均以襟上有花为荣,花已不是案上欣赏的花,而是蕴藏着侨胞对祖国无限情怀。

    马来亚邑侨黄树芬,自抗战开始,便四处奔走,向华侨劝捐筹款支援抗战,是“南侨总会”的中坚分子,募捐款项达数百万元。他们募捐的方式有:特别捐、年捐、月捐、货物捐、节日捐、卖花捐、卖物捐、街头巷尾钱箱捐、游艺会和游园会门票捐、结婚、祝寿喜筵节约捐、丧事节约捐等。

    美洲我邑华侨在捐献运动中,不论男女老少,不分贵贱,大家都积极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芝加哥“华侨抗日救国後援会”委员长梅友卓,是我邑端芬人,他带头捐款10万美元,并向其他侨胞募捐得300多万美元为劳军费及救济难民之用。美国致公总堂领导、邑侨阮本万捐献30万美元,还不顾年迈,奔赴各埠宣传发动,募集500多万美元购买飞机支援祖国抗战。旧金山商会会长邝炳舜,除捐助劳军费10万美元之外,又到各埠募集15万美元开办“中国飞机厂”,把生产的飞机和机件送回祖国。侨胞黄仁俊发动邑侨募集巨款,创办了“美洲华侨航空学校”,专门培训华侨航空员,输送回国参加抗日战争。

    广大华侨为了支援祖国抗战,节衣缩食,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积存之款捐出来。斗山华侨陈金坚,当时是纽约洗衣馆工人,他每周只得6元工资,但多用在支援祖国抗战。冲萎一位姓伍老华侨,年已七旬告老退休,为了支援抗战,再度回到洗衣馆重操旧业,把每月所得工资全部献给祖国为军费。附城有位姓叶的女华侨,是个寡妇,闻悉祖国千万同胞受灾受难,即把自己的全部首饰和多年积蓄共3万多美元,送到“抗日义捐救国会”,自己到圣母院当修女。海宴华侨工人颜广礼,战前每天吸雪茄烟十多枝,抗战开始,戒绝吸烟,八年如一日,把买烟之钱,悉数捐给祖国救济难民。台山宁阳总会馆、台山同乡筹赈救济会、积彩余武溪公所、美京台山华侨筹赈米荒会、底特律台山华侨抗日救国後援会等组织,直接滙回支援祖国抗战劳军款和救济难民款,约有700多宗。个人捐巨款者,有阮本万、梅友卓、邝炳舜、陈孔芳、赵宝光,余敬礼、陈泽民等。抗战八年,美国华侨捐献的抗日救国捐、航空救国捐和购买救国公债,共有13230多万美元,其中半数以上为我邑华侨所捐。

    抗战八年,美国华侨捐回祖国的物资有飞机50架,其中30架为我邑华侨所捐。1938年,我邑华侨占多数的“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捐回吉普车一辆给毛泽东和朱德使用,捐救护车四辆供前才医院救护伤员使用,还捐赠药品一大批交宋庆龄负责的“中国抗战运动委员会”。同时,组织“赈款救济援助团”和“医药服务团”,深入到陕西、山西等抗日根据地慰问军民。附城邑侨李兆焕除捐一批战备物资给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外,还捐资数万美元在延安兴办一所“洛杉矶托儿所”。

    1938年一次捐物中,我邑华侨就捐献衣服10万套,药品50多个品种,还有大批粮食、布料、棉毡、蚊帐、雨衣、鞋子、防毒面具等。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数以干计的爱国华侨青年,放弃自己的学业和职业,毅然回归祖国参军参战。端芬华侨青年梅云准,1934年在美国航空学校毕业,1935年回来在广东省空军当航空员。1936年回乡结婚,战争开始就离开新婚妻子,并致书向亲友告别,北上抗日。其原函曰:“岛人谋我,日甚一日,九州山河,朝夕难保,男儿为国牺牲,此正其时。弟决尽所能,为国效力,马革裹尸,固所愿也。一二周间,启程北上,行程在即,无暇观面。谨此告别,诸希珍摄。”慷慨陈词,壮怀激烈。(摘自《新宁杂志》1936年)抗战期间,从美国回来参加空军飞行员的,据不完全统计50多人,其中为国伤残或牺牲者有30多人(见英烈传)。幸而健存者,如黄光锐、陈卓林、雷炎均等都为人民作出贡献,成为卓越指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