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军原名燮君(女),生於1904年,祖籍台山三合滙洞里,父亲陈邦楠是华侨工人。1925年在坤维女子中学毕业,考入广东大学(中大前身)。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中大支部委员、中共广东区委妇女委员、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秘书等职。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前夕,她执行秘密运武器给工人赤卫队的任务。广州起义失败後,她又留在广州协助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周文雍工作。为便於掩护,假称夫妻住在一起。1928年1月27日,革命机关被国民党政府发觉,两人一起被捕。当她与周文雍押赴刑场时,她轻松地对人们说:“人们都说我与周文雍是夫妇,其实,我们是同志关系,因工作需要住在一起罢了。”稍停,又深情地看着周文雍继续说:“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互相很了解,有共同的志趣,作为夫妇十分合适。现在我宣布:我们结婚了!就以刑场作礼堂,枪声作礼炮。”她与周文雍并排而立,挺起胸脯,两人共围一巾就义。
李德光 又名李文逸,1918年出生於三八区密冲凤仪村的一户华侨工人家庭。毕业於上海体育专科学校。1938年参加共产党,1939年任中共密冲支部书记、四区区委委员,以後又任三埠区委书记。1941年下半年奉命进入新会县国民党军赵仕浓部工作,策动该部抗日。1944年冬初调回台山游击队工作,历任第一连指导员、第四团政治处主任。1947年3月16日,在港接受中共华南分局任命回来时,途经汶村大迳口与国民党军遭遇,不幸被捕,解送台城。在国民党县府碰上参议员,田粮处长李君诺认出李德光,被他诸般辱駡、欧打,并向县长伍仕焜指证他是台山共产党骨干。
伍仕焜对李德光先以利诱、威迫,不奏效,最後只好表铛入狱,监禁於死牢。3月下旬李德光给亲人的信说:“十日来的囚徒生活,从绳绑到双链,从三四重哨兵到六重铁闸,……尝到了过去只是口述和文字上得来的滋味。”“人死去了非悲伤所能挽回”。“春天已到,最後的寒流已过了。今天太阳已出,我想,春暖的日子快到了。”在3月18日还写下两首不朽的诗。
《寄妻及友好》
志趣相投兮我共君,
十载共苦乐兮长不分。
眼看经营将大获兮不聿失足,
愧误所托兮惭失职责。
资财乃令亏损兮情焦如焚,
惟幸我离去矣君仍在兮心亦安然。
且看春暖花开兮大地灿烂芬芳!
《寄妻》
人生自古谁无死,惟比泰山抑鸿毛。
情兮利兮何所重,重利轻离意泰然。
忍看妻雏成孤寡。留待日後享富荣。
凄苦一时何足惜,且愿收泪待黎明。
4月6日夜间,国民党政府再一次审讯。李德光回答的,只有愤怒的眼光;肋骨压断了,晕厌一次又一次,坚持深夜三时,国民党终於失望地把他拖回牢房。就在黎明之前,他与世长辞,年仅29岁。
黄伯衡 白沙西村塘湾村人,1897年生於一户华侨商人家庭。1941年台山沦陷,敌骑纵横,到处为虐。其时,他受命为西村乡抗日总指挥。9月24日打退了来自赤坎的日寇造犯。第二天,敌人以两架飞机掩护水陆两路人马大举进犯,国民党乡长黄云峰恐惧逃跑了。他坚定地指挥部队把守反颈凹,制止陆路几百敌人的前进,掩护乡民撤退。
1943年夏,青黄不接之时,粮价飞涨,农民和侨眷生活极端困难。以黄德谋、黄云峰为首的官僚地主,竟把西村百多担祖尝备荒谷全部吞没,又把以前华侨滙回救济的万多港元拿去做投机生意,以致无米救济饥民。黄伯衡为首发动老百姓追查他们的账。他们怀恨在心,向国民党台山县党部告密。就在端午节後第二天,他们以解决救济问题为名,通知农会派人参加乡公所会议。黄伯衡刚到乡公所门口,就被地主走狗黄吉士开枪击毙而牺牲。
李龙英 生於1923年1月12日,是三合温泉东安村人,父亲旅居加拿大。原就读於广州广雅中学。1938年广州沦陷,回乡就读台山中学,参加抗日活动。1939年夏在台山游击干部训练班参加共产党,曾在新会县国民党军周汉铃部队从事地下活动。1943年参加东江纵队。1944年在新高鹤人民游击队,任连指导员。同年土2月8日,在鹤山高椅山战斗中,他身先士率,以一个连打击敌人一个团。1915年转战开平,恩平、台山、阳江、阳春之间,任第六团副团长。
抗日胜利後,他从恩平朗底突围回来,曾以卖故衣为业从事活动於县内。内战展开後,台山人民游击队重整旗鼓作斗争,他於1947年初归队,任队长。为接应从港归来的战友李德光和未婚妻,於大迳口茶亭被国民党驻军捕获。在狱中,李龙英一次被用铁链打遍全身,又一次被用杉木辘压脚骨。两次受刑後,双脚和肋部淤黑,吐血又疴血。後又解上广州,虽经家属花了万多港元运动和美国华侨洗衣馆联合会打电要求释放,均无效果。率於1947年9月28日,被国民党当局枪杀於广州流花桥。年刚24岁。
李 立 又名李认养、李文海、李文彦,是台城圣元里人,1922年生於一户贫苦的华侨家庭,只读过三年书。1938年7月参加“台山抗战知识研究班”。是抗日先锋队的骨干,参加了共产党。1939年上半年,日寇不断侵犯三埠,他参加“前线服务团”,并经共产党批准参加国民党的特务训练,被指派跟踪共产党的地下党员。但他常向共产党组织报告国民党情况,巧妙地瞒过国民党的官方。
1940至1941年,他在大隆洞教书;1942年至1943年到恩平县沙湖乡鸟石村小学任教,进行地下活动。1944年春,他在中山五桂山游击区珠江纵队,任海燕队第二班政治、文化战士。1944年4月,日寇进犯五桂山游击区,海燕二班立即奔赴前线,顽强地坚守战斗岗位。最後,在撤退时,李立不幸中弹光荣牺牲。
邝 华 原名锦椿,1926年生於附城岭背的蟹村。父亲是古巴华侨。他曾於台山中学肄业一年,1941年因家贫停学,往高州当银行工人。1944年春他的亲属邝炳衡前往粤北国民党空军招待所做地下工作,带他同行。在江西遂川空军招待所为接待美国盟军的职员。1945年抗战胜利,他随邝炳衡回乡当小学教师。平生喜爱武侠小说,为人慷慨,见义勇为,信仰共产主义。1946年参加共产党,工948年春参加台山人民游击队,任武工组长。蟹村他的家,便是游击队的联络点。
1949年4月2日中午,他领组员三人在三合墟与国民党警察队遭遇,他机智地装作大队部的尖兵模样,镇定地挥枪喝道:“丢那妈!还不快走。”吓得国民党警察队伍卓权等几十人躲进朱家祠。4月下旬用报纸包裹手枪挂在单车头,进入兵警林立的台城打探情况。接着便当先锋夜袭台城。5月4日夜间,又当先锋袭击那金派出所,杀敌缴械。6月10日,他又带领武工组深入敌後,在台荻公路淡村桥附近击毁国军汽车後,奉命插进台山心脏,在台城周围发动群众,收集情况,并募集款项,输送大批弹药给总部。坚持活动以牵制国民党,减轻台南游击区的压力。
7月25日晚,武工组在矮岗长盛村,得悉情况紧迫,准备转移。26日凌晨被坏蛋岑樾引来台山自卫队李和部属70多人把驻地包围。他迅即烧毁文件,振臂高呼“跟我来”,还没冲出门口便身中八弹倒地身亡。
梅烈军 又名陈方,端芬模范村人。1920年出生於华侨家庭,父亲是美国华侨社团工作人员。幼年就读於端芬中学,1938至1939年参加台山抗日救亡活动。
1939年夏,他就读於香江中学,在校组织一个学生团体,叫做“光芒社”,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同年,与梅龙夫一起回乡参加武装抗日斗争。1941年春,他在敌後游击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任小队政训员。在保卫西海乡的狙击战中,不幸头部、胸部中弹,但仍然鼓励战友坚持战斗。终因伤势严重,光荣牺牲在阵地上。其时,年仅21岁。
温梦熊 附城大亨乡沙步村人,1903年生於一户贫苦的英国华侨家庭。少而好学,每试第一。14岁因家贫而将失学,老师闻而怜之,让其在校半工半读两年。17岁在五十墟当药材店工人。19岁往广州姑丈店中做佣工,经常受老板仔的谩骂,因而怀愤离店,在街边靠卖粥为生。後由酒楼茶室工会介绍,参加广州农讲所学习。
毕业後回乡,开展台山农民运动,组织一支约有百人的农军,实行减租减息,举办农民夜校。1927年12月8日,他赴广州参加11日举行的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後,重操旧业,进行地下活动。1928年6月间,被同村人温学艺告密被捕入狱。一年後的6月4日,被国民党杀害於广州白鹅潭,时年28岁。
李兆叠 台城石洞村人,是美国海员工人李圣操的养子。在广州市做理发工人,後转为印刷工人,先後参加印刷工会和共产党。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後被捕,不肯屈服,被国民党杀害。遗体葬於红花岗烈士陵园。是台山为共产主义献身较早的人之一。
陈仲博 原籍三合良村,1914年生於广州。幼年随父旅居南洋,20岁左右回台山,任台山师范学校庶务。1937年为台山《劲风日报》总编辑,常发表反帝反封建文章,促进台山革命思想的传播。1938年北上延安,转入敌後抗日。在山东解放区历职至专员。1945年,在沂蒙山区反扫荡,被日寇杀害,时年32岁。
曹国英 又名曹正,生於广海那章村一户南洋华侨之家。1941年在台山县立中学读书参加共产党。当年9月20日台山沦陷,他往海宴平民学校教书,从事地下工作。1944年冬参加台山人民抗日游击队,任连队文化教员。1945年5月粤中人民抗日解放军在台、恩、阳边区,派他回小江禾镰坑据点联络。途经长迳时,遇见木龙村烟鬼陈英赏,被陈欺骗,乘夜引他到陡门乡公所而被捕。乡长陈月三和联防队长陈润寅连夜进行严刑审讯,但他始终保住部队机密,只好解往台、恩、阳边境联防大队。
联防大队长吴任平,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地霸。对曹正采取软硬兼施,威迫利诱,只要他悔过,就认他为契仔。曹正断然拒绝说:“我无过可悔,要我认贼作父,真是梦想。”敌人疯狂了,进行严刑毒打,但什么也得不到,只好再押往恩平县城。在国民党的衙门里,他还是免不了被拷打、迫供,最後被国民党判处死刑。在行刑的途中,他痛斥国民党欺压人民的罪行,又唱国际歌。敌人要制止他,用枪托敲落他的门牙,鲜血满口,但他正义的呼声仍响彻云霄。到最後时刻仍高呼“中国人民解放万岁!”
许洪羡 是水步龙荣里人,1919年9月18日生於一户旅美华侨之家。少时孝顺父母,聪明好学,对人谦虚有礼。1938年他与培英中学同学梅龙夫一起参加抗日知识研究班,被吸收为共产党员。他是台山青年抗日先锋队发起人之一,是该队常务委员,任训练部副部长,是队列《先锋队》的主要编写者。1939年任台城区工委书记。同年底,“抗先”被解散後的几年间,历任台山县委委员、宣传部长、新会县委委员,并改名许林彬。1941年古井再度沦陷,他和赵彬到敌後三江依靠党支部,团结一批青年垦荒种菜,又在天亭开咸鱼店为联络站。
1945年春,粤中人民抗日解放军第四团派他回台山为北才武装党委负责人。1945年夏又调回四团任连指导员。1945年10月21日早晨在恩平朗底集训的粤中人民抗日解放军2000多人,遭到国民党军的突然袭击,激战半天,情况十分紧急。他奉命率领教导连与警卫连开路突围,为司令部杀开一条血路。在这场恶战中,他光荣牺牲在恩平朗底的观音山麓。时年刚26岁。
陈泽民 1921年出生於广海山背村的一户华侨家庭。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台山抗日先锋队。後参加珠江纵队抗日游击队,曾任珠江纵队广九支队小队长。1940年10月在中山五桂山战斗中牺牲。
黄森琪 又名黄奇,1917年1月生於白沙西村塘湾村的一户华侨之家。共产党员。1937年在陕西参加革命,曾任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队营级编辑。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伍沛霖 又名伍华胜,1904年4月出生於端芬美湾乡小金村。是侨眷子弟,共产党员。1927年在岭南大学毕业,党派他往香港,以从商掩护革命。曾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联络干部。1942年5月在香港被日机炸死。
梁 立 1922年12月生於都斛坦塘泥冲村的华侨之家。中共党员。1943年参加粤中游击队,任粤中游击队四团班长。1945年1月25日在恩平城作战中牺牲。
黄华强 1915年生於白沙西村塘湾村一户华侨之家。共产党员。1943年参加粤中游击队,任粤中游击队司令部无线电员。1945年2月22日在新兴县焦山战斗中牺牲。
林彩琴 女,1925年出生在附城长岭东湖村华侨之家。共产党员。1944年参加东江纵队,任粤中纵队政治部民运干事。1945年2月22日在新兴县焦山战斗中牺牲。
雷晓峰 又名雷佶棠、李冲,1920年生於新大江乡福林村的华侨家庭。中共党员。1938年在香港参加革命。1946年1月於增城被捕,在狱中牺牲。牺牲前任东江纵队四支队大队政委。
黎兆胜 1909年10月生於都斛福宁村的华侨之家。1949年5月在福建起义入伍,同年10月5日在福建厦门鼓浪屿战斗中牺牲。
吴厚信又名吴罩栈,1924年生於大江沙冲新田村的华侨家庭。1952年8月9日在朝鲜蒲房战斗中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