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传播民主思潮的通道
栏目:台山县华侨志   作者:台山侨务办公室编 发布时间:2013/05/09 16:17 

    台山地处广东西南角,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上封建势力的统治,过去的台山社会,是一个封闭式的、生产力低下、思想保守落後的社会,後来,随着民主思想的传入,才逐步打破这种局面。经过长期的发展,以致使台山成为闻名遐迩的文明侨乡。这些变化,也得赖於香港和澳门作为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通道的积极作用。

    据《华侨华人历史论丛》,1904年,李煜堂之子李白重奉孙中山之命和冯自由在省、港、澳开展革命组织活动。他与在港青年陈元英回台与乡间青年归侨李是男,在台城组织“励志社”,传播民主思想,反对君主立宪。1909年,邑内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下,创办国内第一本侨列——《新宁杂志》,宣传民主思想,抨击时政。1910年,在新加坡参加同盟会的陈卓平奉孙中山之命回来澳门组织同盟会,鼓吹革命。同年2月,香港李海云在广州新军起义後回乡,利用社会各界的关系,积极宣传民主革命。当时参加同盟会组织的有300多人。

    邑人在港澳工作生活,容易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他们往来於港澳与内地,其思想言行自然地在家乡起到潜移默化作用,他们成了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媒介。所以在辛亥革命的前夕,不少革命党人在台城、潮境、公益、冲萋、水步、广海等地区作公开的宣传民主革命,抨击满清政府。

    抗日战争乃至解放运动,不少进步书刊,都是从港、澳传播至内地。一些抗日的爱国人士和解放战争的志士,也是辗转从港澳回到内地从事解放事业。因此,可以说,在各个革命时期,港澳既是传播进步思想的通道,又是从事革命,输送革命者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