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与海外远隔重洋,在地理、空间距离上,华侨与家乡很难直接的联系。另外,由於各国对我国的政策不同,不少国家的华侨直接与家乡联系很不方便。然而,香港作为东方的金融、贸易、旅游、航运中心,又实行开放自由港的政策。因此,香港便自然地担负起家乡与海外联系的中转站角色。例如,不少人在海外积蓄下血汗钱,寄回家乡作瞻家之用。於是就有人开设“金山庄”,为华侨转驳滙款。早期就有邑人余育之开设的“日昌银号”,李煜棠开办的“金利源行”,彭绍芬开创的“广泰源”,刘子清、刘笏廷合办的“宝荣昌”,陈孔祥开的“新源盛”,李海云父亲开的“同源隆”,陈符祥创立的“陆海通有限公司”等。它们都是为方便华侨,服务家乡的商号。
近期的,如冲萋李华照开设的“华信参茸行”,它虽是经营人参药材、海味杂货、金银找换、华侨信托等业务,但平日所有从家乡来的人,不管是往港联系业务的单位,或个人出国途经香港,他都热情接待,留食留宿,代购机船票、租赁小车等,给乡亲予方便。因此,乡人称“华信行”为“冲蒌驿站”。
又如旅港乡亲朱灼云、陈策文、雷登、余锦等发起组织“新宁贸易公司”。他们经营进出口贸易,及国内各项投资合作经营,承办国内旅行及探亲联运,代办华侨港澳同胞捐赠物资托运回乡,办理华侨、侨眷信托及各项服务。後来,为了公务方便,又在弥敦道设有招待所,乡人称之为“台山公馆”。
总之,百多年来,香港、澳门,不仅是众多的台山人为工为商谋生之所,亦是邑人来往於世界各地,从事经济贸易,旅游、探亲、移民国外等必经之地。故而说港澳是华侨、侨眷的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