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检红七月 | 台山市检察院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新时代“四有”检察服务窗口
栏目:检察动态   作者:台山市人民检察院 发布时间:2024/07/25 16:44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台山市检察院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12309检察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牢固树立“我把群众当亲人”工作理念 ,倾力打造新时代服务团队“有力量”,履职方式“有创新”,矛盾调处“有章法”,纾困解难“有温度”的“四有”检察服务窗口,在能动检察履职中释放“党建+12309”检察品牌生命力。

坚持党业融合,服务团队“有力量”

一是以党业互促作为工作主线。将12309检察服务中心所在部门优化成立为一个党支部,坚持“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作为支部建设工作主线,确保业务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该中心连续多年保持“五星党员示范岗”荣誉称号,并被授予江门检察机关“集体三等功”。

二是以争先创优提高服务水平。围绕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开通“律师接待”“服务民营企业”“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绿色通道,挂牌“检侨联络站”,提供“一体受理、优先办理”检察服务,打造出“接待热情、氛围和谐、服务文明”的新时代检察服务窗口,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称号。

三是以文化润检提升服务环境。12309检察服务中心现有女干警7名,占比70%。该院充分发挥该中心女性优势,提出“热心接访”“耐心倾听”“贴心帮扶”服务模式,营造温馨温暖的文明窗口氛围,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同时,结合岗位职责,创新设计文化IP,打造“海韵检花”文化品牌,丰富党建工作内涵,该品牌成功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窗口干警3人入选江门检察机关人才库,5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个人嘉奖”,1人获评“台山好人”。

蝉联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

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

荣获台山市五星党员示范岗

荣获台山市直机关模范机关创建先进单位

致力与时俱进,履职方式“有创新”

一是加强数字窗口建设。紧扣数字检察目标要求,开通线上12309绿色通道,依托12309检察服务热线、手机客户端、新媒体等渠道同步接收群众控告申诉,实现“数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便捷效果。牢牢把握业务需求导向,研究创建“大数据赋能司法救助线索筛查模型”,不断探索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

二是大力开展检察听证。建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居委会工作人员等第三方人员组成的听证员库,配套制定《听证员库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深入践行民主司法,让第三方人员参与检察听证,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近年来共举行检察听证38场次,经公开听证后息诉罢访率达100%。

三是主动下沉基层一线。针对来信、来电、网络信访人员,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主动上门约访老、弱、病、残信访人士,认真倾听司法诉求,详细进行调查核实,耐心予以释法说理,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将诉求反馈,把问题解决。

健全制度规范,矛盾调处“有章法”

一是研究出台《信访工作细则》《信访接待实务操作规范》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信访案件办理流程,建立长效化接访机制。

二是制定《关于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实施意见(试行)》,扎实开展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专项活动。近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861件,其中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93件,包案率达100%。

三是研究制定《关于开展“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窗口辐射范围,依托派驻镇(街)检察室,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深化司法救助,纾困解难“有温度”

一是深挖司法救助线索。主动与市法院、妇联、民政局、农业农村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联签协作机制,实现司法救助线索快速移送。近年来共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87件117人,发放救助金123万余元。

二是实施联动多元帮扶。积极协调市民政、残联、社保等社会救助职能部门,共同研讨“司法救助+社会救助”衔接方式,持续推动长效帮扶。如该院办理的孙某某司法救助案,除了联合江门市检察院向其发放司法救助金外,还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帮助其解决医保办理问题,减免部分医疗费用。该案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精品案件”。

三是主动回访救助对象。组建“巾帼爱心志愿服务队”,定期回访救助对象,了解救助对象身心情况,积极帮助解决其面临的实际生活困难。近年来共回访救助对象35人次,获赠锦旗12面,收到感谢信10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