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检察院第五党支部以“一支部一品牌”为抓手,结合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特点,发挥党建赋能增效作用,以党建业务“素能融合”“履职融合”“品牌融合”纵深推进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协同运行,打造独具“侨味”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
一、聚焦党建业务素能融合,提升未检工作凝聚力
坚持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把政治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部门负责人兼任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习近平关于未成年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到未检工作实处,不断提升支部党员政治站位和“一切从政治上看”的能力。该党支部连续两年在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支部书记被评为全省市县两级检察机关优秀个人。注重将政治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激励党员干部在各项工作中走在前、做表率,支部一名干警担任院妇委会、共青团委员等职务,多次参与全院各类宣传视频拍摄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并作为“台检君法治微课堂”系列普法宣传片编制和拍摄的核心骨干,真正把党支部打造成党员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聚焦工作业务水平提升,以高质效办案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不断学习更新业务知识,打牢支部党员“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业务基础。组织支部党员在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并注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未检工作成果,培育出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懂得未成年人心理的业务能手。两名党员通过自学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一名干警被授予省级、江门市检察机关未检业务能手和江门市十佳优秀公诉人称号,一名干警被授予江门市优秀公诉人称号,两名干警荣获江门市检察机关“护苗爱心行动”“优秀志愿者”称号。在业务水平提升带动下,办理的两个案件获评“广东省优秀妇女儿童维权案例”“广东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二、聚焦党建业务履职融合,提升未检工作战斗力
党建与检察业务融合,在“主题党日”融入“业务元素”。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家庭教育指导等主题党日活动,提升主题党日活动成效,切实把主题党日打造成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比如联合沿海镇政府开展“检镇联动聚合力,共织海岛未成年人保护网”等主题党日活动,增强未成年人保护共识和工作合力。党建与社会治理融合,扩大未成年人保护“朋友圈”。与该市妇联、团委等8个部门共联签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联动机制文件8份,运用数字检察、检察建议、公益诉讼、支持起诉等多种方式,把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等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推动涉案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落实,织实未成年人保护网。根据办案经历撰写的涉未成年人案件调研文章分别获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了特殊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措施。党建与大数据赋能融合,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加“数”度。积极推动参与江门市首创的未成年大数据平台——“台山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智慧平台”建设,设置六大未成年人大数据司法保护模型,以“六大模型”促推“六大保护”落实落细。平台运行以来,全市未成年人侵财型、斗殴型轻微刑事案件发案率为零,经验做法获《法治日报》专题介绍。另外,该支部党员构建的两个未检工作数字模型分别获江门市级模型竞赛二等奖、优秀奖。
三、聚焦党建业务品牌融合,提升未检工作创新力
突出模范性,打造岗位品牌。积极参与各类争先创优活动,激励支部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将党建成果转化为未检工作成果。该支部女干警占比83.33%,为更好发挥女干警心思细腻等优势办理未成年人案件,该支部近年来成功创建台山、江门两级“巾帼文明岗”,目前正在创建省级“巾帼文明岗”。同时,发挥广东省青少年维权岗标兵、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江门市巾帼志愿服务队、江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的效应,将未检团队的“单打独斗”,延伸到岗家结对、巾帼志愿关爱、巾帼志愿服务,守护侨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力量得到不断壮大。突出专业性,打造普法品牌。协助15位院领导和检察官完成法治副校长受聘工作,整合全院资源组建“向日葵”法治宣讲团,开设“红色课堂”“男生课堂”“无声课堂”等10多个系列特色课堂,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300余场次,覆盖师生群体超20万人次,“向日葵”法治普法品牌获评江门市法治文化“十佳”特色品牌,开办“无声课堂”的工作经验被新华网刊登报道。此外,自主创作“台检君说法”系列法治动漫和法治微视频10部,深受师生欢迎,其中一部动漫获第六届全国检察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优秀作品奖”,一部获全国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精品网课三等奖,三部作品分别获学习强国平台和广东省禁毒办采用。突出侨乡特色,打造文化品牌。深挖特色鲜明的“红、海、侨、农”侨乡文化资源,依托“向日葵”法治宣讲团和法治教育基地等平台打造侨乡“法治City Walk”靓丽风景,“台山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教育基地”共接待参观11万人次,获评“广东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结合新时代法治教育需求,该支部围绕正在“一个品牌”“两个功能”“三个中心”“四大特色”,在设计中融合新宁火车、菩提树、海洋等侨乡元素,全力打造集普法教育、犯罪预防、自护自救于一体的全省一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并计划与该市华侨博物馆联合打造成江门文旅线路,在播下法治种子的同时让参观者接受文化熏陶滋养,增进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