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共青团台山市委员会创先争优活动汇报材料
发布时间:2011/11/30 08:21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共青团台山市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把创先争优作为推动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桥梁、纽带、生力军、突击队的作用,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坚持率先突破发展、青年争当先锋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了团组织在台山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锋队作用。
    一是围绕中心,在推进台山转型发展中创先争优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团台山市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积极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岗位,着力在服务中心工作、调整产业机构、破解发展难题中创先争优。
引领青年转变发展观念。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系列纪念活动,进一步增强国情、党情、市情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含的内容,正确认识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新挑战,坚定广大青少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青年投身台山转型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11年4月22日,举办了面向全市团干和新晋公务员的《党有号召,团有行动——“高举团旗跟党走,创先争优建新功”》专题讲座;2011年4月26日,针对电力系统青年“我与祖国共奋进”专题讲座在广东珠三角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举办,对十二五规划中有关电力产业发展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并号召电力系统青年要抢抓机遇,立足本职岗位,以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积极投身于“十二五”规划建设,实现自身价值。
    帮助青年提升自身素质。开展台山市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借推优、评优、树优,广泛宣传“十杰”青年的先进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有效激发广大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学优、赶优、超优。创新青年文明号的创建评审机制, 全面深化这项以职业文明建设为核心的活动。在实行公示制的基础上,引入评审会制。评审团队随机抽查,跟踪指导,现场评审,严格控制质量,力求成功创号的单位“一号一旗帜,人人是标兵”。
    二是着眼加强基层组织,在提升全市基层团建工作整体水平中创先争优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要求,我们坚持把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共青团创先争优的一项重要任务,注重分类指导,下功夫解决不同领域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团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大力加强非公企业团建,着力解决新兴领域“组织存在”的问题。针对非公企业团建“组织难建、对象难找、范围难扩、工作难抓、基础难固”的难题,在认真调查摸底、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大力推行独立建团、联合建团、挂靠建团、工业园区建团等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建团模式,切实加快了全市非公经济领域团建工作的步伐。截至目前,全市共新建非公企业团组织85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占了38个,2010年新建43家,超额完成了江门市当年下达的35家的任务。
    另外,结合近年义工理念广受社会关注与欢迎的现状,团市委在部分建团条件较为成熟但建团欲望还相对薄弱的非公企业,通过先建立义工服务队的手段,让企业主及企业内部青年借义工组织、义工活动进而“扩展认识”团组织,逐步激发非公企业团建欲望。
    加大基层团建示范点建设力度,着力解决传统领域“组织活力”的问题。把共青团创先争优活动与深化“五四红旗团组织”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基层团组织内在活力为目标,以活动建设为支撑点,按照“培育一个、见效一个、带动一片”的工作要求,坚持巩固、建设、扩大、创新“四措并举”,在农村、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各领域基层团组织中,积极开展以整顿转化后进团组织、培育团建工作典型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团建示范点建设。目前,已经确定了大江镇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申报省级非公企业团建示范点,台山市级的示范点正在物色当中,预计年内建成2-3个示范点。
另外,2011年3月,借台山市村、社区“两委”换届之机,团市委向市委市政府建议献策,推荐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进村、社区“两委”班子,其中不少大学生村官顺利当选,以青年带动青年开展新农村、新基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推进志愿(义工)服务,在给力“幸福台山”中创先争优
    今年年初,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珠江三角洲文明城市群实施纲要》,里面明确提出了“2020年各县级市(县城)100%建成‘广东省文明城市(县城)’”的目标。台山作为目标范围内的县级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号角在台山吹响。而在“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志愿服务工作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努力开展好创建工作对我市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势在必行。2011年5月10日,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文艺汇演暨市义工联成立三周年表彰大会在台山市影剧院隆重举行,在纪念属于青年的节日的同时,通过广泛开展评优活动,选树先进典型,起到“一枝独秀引来满园春色”的效果,志愿理念进一步推向全社会,义工服务的受关注度持续升温。2011年4月16日,“绿道骑行共畅享,低碳生活同给力”——2011“五四”系列活动之一在台城首发,沿着15.4公里的绿道一直骑行,沿途是优美的河岸美景,别具特色的水乡古村落和田园风光,联安村古洋楼群、碉楼,《让子弹飞》电影拍制地冈宁古墟,南溪村姐妹双碉楼,金紫里碉楼,银河村碉楼等尽收眼底,活动在推广环保理念、倡导节能生活的同时,也让参与活动的义工对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加深了认识,为下一阶段,助力台山市打造旅游特色文化城市奠定基础。2011年3月24日,借东莞理工大学校艺术团副团长谈娟老师到台山市挂职一年之机,一支有近30人,集城区学校艺术教师、学生和艺术爱好者于一team的台山市义工艺术团正式成立,除了参与大型活动表演外,艺术团还将结合“两进三同”活动,有针对性地面向由于地域、工作强度等条件限制、日常的文化娱乐活动较少的乡镇、企业青年送表演,面向艺术教育的师资水平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送“技术”。
    四是借力“两进三同”,在竭诚服务青年中创先争优。
    承上启下,“固定动作”与“自选动作”有机结合。经过前期调查摸底以及后期的可行性分析,团台山市委在2011年1月初正式下发了《关于印发〈共青团台山市委开展“两进三同”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团台字[2011]4号),在贯彻团市委机关必须有效推进“两进三同”的同时,对各镇(街、场)、各市直属团(总)支部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延伸“两进三同”活动的工作手臂,让基层青年更容易找到组织,享受到应有的服务。
身到、手到、心到,“两进三同”足迹遍台山。2010年12月18-21日,团市委机关第一、第二工作组选取了台城、斗山、端芬和海宴4镇,分别开展“一镇一天”为主题的摸底调研活动,重点了解4镇农村青年的学习、就业和生活现状,为“两进三同”活动的方案制定和正式开展铺路。借此次调研之际,物色非公企业团建的重点对象。2011年2月、3月、4月,团市委机关领导分别走访了赤溪镇的国华台电、冲蒌镇的南洲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台城镇的富华重工和赤溪镇的珠三角电力等企业,与企业青年“同劳动、同学习、同生活”。在富华重工开展活动期间,团市委了解到该企业由于企业岗位、工种的特殊性,厂内男青年较多,而且大部分单身,解决他们的婚恋问题,成为企业开展青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即表示,团市委将结合自身品牌项目“玫瑰之约”,为该企业、青年提供必要、可行的服务。另外,团市委书记李国超还就富华重工建立团委(团总支)的可行性,与该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积极探讨。2011年4月26日,珠三角电力团委的专题讲座,也是团市委结合形势与政策宣讲活动,精心组织策划的针对企业青年、高科技人才的团活动。
    五是给力新媒介,在创新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上创先争优
    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到自办网站、QQ(群)到电子邮箱、到网上论坛等网络媒介,再到现在火得不行的微博“微”媒介,台山团市委、义工联广开渠道,定期发布、及时更新、反映团情、义工工作情况,搜集青年、义工乃至社会对我们团工作的意见建议。除了常规的宣传,近期团市委利用微博,对义工艺术团的成立以及首次活动、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文艺汇演暨市义工联成立三周年表彰大会以及前期彩排及选节目、“两进三同”活动进行了实况播报,让广大基层团组织、团员青年以及社会各界“抢鲜”了解我们的工作、活动动态,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下来,将在全市推行“微”论坛、“微”讲堂,更好地借助新媒介,引导各阶层青年对新形势、新问题进行学习、探讨。
 
地址:台山市中山路23号电话:(0750)5511941
传真:(0750)5501187
© Copyright 2021 - All Right Reserved 台山市青少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