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苏里大学自然资源学院博士金文驰多年来在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等地开展科学考察,从热带雨林到高山苔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作者不仅为考察活动留下了精美照片,还用第一人称撰写了大量科考手记,专业而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幅全球各地生态、动物、植物、地理和地质等博物学画卷。本书精选其中的29篇笔记,按森林、高山与高原、峡谷、荒漠、湖泊与河流、沼泽湿地和海岸七大生境类型分为7章,为博物学精神在当代的践行提供了一个样本。

(书中插图)
1.科学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作者兼具深厚的专业背景与优美的文笔,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清晰的描述,让科学不再枯燥,让自然触手可及。
2. 知识丰富:书中涵盖了丰富的博物学知识,包括植物、动物、地理、地质等方面的内容,对每个地区的植物及它们在生境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于未去过这些地方的人们有着引领作用。
3. 激发探索与保护意识:书中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态脆弱性的揭示,能有效唤起读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并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生态环保理念。
●“金文驰博士用双脚丈量横断山,用心灵感知自然之美。这本《博物之旅》……既有科学考察的严谨,又有行走笔记的温度,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本土原创博物学作品。”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本书将艰深的专业知识化解为流畅优美的文字,辅以大量精美的图片,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横断山脉自然奥秘的大门,是一部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科普佳作。”
——《光明日报》
●“一位科学家版的‘徐霞客游记’。金文驰的观察细致入微,笔触饱含深情,带领读者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横断山博物学之旅。”
——《三联生活周刊》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考察经历,图文并茂地向读者介绍了森林、高原、峡谷、荒漠、湖泊、沼泽、海岸等不同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博物学知识,对每个地区的植物及它们在生境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无疑是标杆性的,对未去过这些地方的人们有着引领作用。这是一本有事实、有分析、得出合理结论的好书,很适合旅行者、植物学者及兴趣广泛的爱好者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马炜梁
1. “站在海拔4700米的垭口,寒风凛冽,远处的雪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亘古以来就矗立在那里,沉默地见证着地质的变迁与生命的轮回。”
2. “高山杜鹃林在五月迎来盛放,那铺天盖地的粉红与雪白,不是柔弱的点缀,而是生命在严酷环境里迸发出的最炽热、最顽强的宣言。”
3. “一只岩羊幼崽紧紧依偎在母亲身边,它们站在近乎垂直的崖壁上,身影在巨大的山体衬托下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韧,那是生存艺术的大师课。”
4. “溪流切割着古老的岩层,每一块岩石的纹路都像是地球的年轮,诉说着千万年前造山运动的轰鸣与沉寂。”
5. “在昏暗的原始森林里,附生在树干上的兰花悄然绽放,一缕阳光偶然穿透浓密的树冠,恰好照亮了它精致的花朵——那是森林秘藏的珍宝,不为取悦谁,只为完成生命的仪式。”
6. “观察自然,需要的不仅是眼睛,更是心灵的谦卑。每一片叶子,每一粒沙石,都在讲述着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故事。”
7.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仅仅为了那些珍稀物种,更是为了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复杂、精妙、充满奇迹的生命之网本身。”
这本书展示了自然之中所有事物对美好的向往,和强大的自然生态系统。欢迎广大读者前来借阅,开启一场震撼心灵的自然博物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