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山的文化中心
栏目:台山历史文化集8台城古镇   作者:梅伟强 戴永洁编 发布时间:2013/05/14 15:06 

    台山是著名的文化之乡,人才荟萃,硕果累累。台城作为台山的文化中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事业发达;二是文化古迹众多。

    (一)文化事业堪称发达

    我们说台城的文化事业发达,一是文化设施创办早、数量多;二是文化出版物众多。

    1.文化设施创办早、数量多

    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戏院、书店、印刷厂(所)等,是进行文化活动的必要载体与平台。新中国成立以前,台城就建设了众多的文化设施,这是台山任何一个镇都无法与之相比较的。

    印刷厂。从明代以后,台城已成为全县印刷业的中心,前面已作介绍。此后,如《新宁县志》、《赤溪县志》等地方志、《新宁杂志》等侨刊、《大同日报》等报纸,还有各种文艺著述等,都在台城印刷出版。

    民国11年(1922年),台山建立了第一间公立图书馆——台山县立通俗图书馆;1933年,台山县立图书馆新馆由香港台山商会及乡亲捐建,在县城中山路建成,面积450平方米。这是全县第一个公立文化设施。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台城建成4间著名的戏院,这就是联华戏院(在西门圩)、钟声戏院(在西宁市)和太平戏院(在台山城区)。联华戏院(又名光声戏院)建于民国17年(1928年),是台山第一间较豪华的戏院。民国19年(1930年),台西路基督教青年会礼堂改建成戏院。一个县城建有4间较具规模和豪华的戏院,这在四邑侨乡是极少见的。

    戏院的建造大大丰富了台山人民、特别是县城及四乡乡民的文化生活。当年,这几间大戏院经常演出粤剧、曲艺等台山人喜闻乐见的“大戏”,广州、香港、佛山等地的粤剧团常被邀来演出。台山的民间业余剧社,如琳琅剧社、海燕剧社、台山县音乐工会等,也是这些戏院的“常客”。民国26年(1937年),琳琅剧社在台城演出时,轰动全县,好评如潮。30~40年代,话剧活动在台山兴起,台城各学校的进步师生组织课余话剧队,排演反封建、反独裁、反侵略、求民主、争解放的话剧、活报剧,在戏院演出,对推动民主运动和抗日民族运动起了一定作用。电影发明后,这几间戏院都“变成”了电影院,台城居民和四乡乡民争相观看,盛极一时(前已述及)。

    民国时期,台城办有光东、台城、会源堂、民光、大地、岭南、新民、广大林、新生、现代、美光等1O多间私营书店,专营或兼营书刊销售业务。虽规模不大,但深受文化、教育界人士、学生和居民们的喜爱,成为传播现代科技文化、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2.文化出版物众多

    自明朝立县至清朝,台山有200多人著书达310余种。台城是主要出版地。这些出版物不仅数量多,而且门类广,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如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由知县王臣主修、陈元珂编纂的《新宁县志》,是现存最早的台山地方志,共10卷,另卷首图经。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知县宁林修、麦汝梓编纂的《新宁县志》刻本,为北京图书馆珍藏。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知县张殿珠修、曾灏编纂的《新宁县志》刻本,为南京图书馆珍藏。清乾隆三年(1738年),知县王暠修、李郁、陈份编纂的《新宁县志》刻本,为故宫博物院珍藏。这都是很难得的。

    除了地方志外,出版物还包括文学、史学、诗歌、小说、语言、地理等著述,如陈遇夫的《史见》、《白沙陈子年谱》、《白沙门人录》、《白沙先生语录》、《涉需堂文诗集》,赵燮的《梅初诗草》,赵天锡的《宁阳诗存》、《宁阳杂存》、《宁阳学存》,雷译普的《新宁乡土历史》、《新宁乡土地理》,江逢辰的《赤溪文集》、《赤溪诗集》等,都是传世佳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清初,与陈遇夫并称为“新宁三大家”的文化名人李文曜、邓振翼,其著述活动主要是在台城进行的。李文曜是德行都人,当年寓居县城西门,潜心研究易学,废寝忘食,经48年写成《易学详原》3卷,备受后人赞誉:“其用力可谓勤矣”。邓振翼是大隆洞人,瑶族,少贫,生而好学,年17县试第一,知县王暠“嘉其笃志,召入署中肄业”。他在县城用心研读,著有《五经辑义》、《四书辑义》,后人称赞他为“笃学君子”,其“声气之孚,遍于郡国”。

    在近代,台城是台山报刊的发源地,台山进步的文化人借助报刊向人们传播先进文化及思想。台山第一家报纸《新宁日报》于民国2年(1913年)在台城创刊。以后,《台山日报》、《大同日报》等相继创办。《劲风日报》创办于民国19年(1930年),它公开传播革命真理,号召民众起来抗日,后被国民党当局查禁,于民国27年(1938年)被迫停刊。《台山日报》创刊于民国21年(1932年)7月,同年10月,因积极宣传进步思想而遭国民党当局查禁。《大同日报》创办于民国27年(1938年),社址在县前路原台山人民印刷厂,由黄氏宗族集资开办。它敢于评论时政,揭露时弊,宣传抗日救国,颇受读者喜爱,日发行量2000份,居台山各家报纸之首。

    此外,各党派办的机关报有:《先锋报》(中国青年先锋队台山县队部)、《滨海人民报》(滨海总队部)、《持正报》(中共台山地下党组织与民主同盟合办)、《民国日报》、《凯旋日报》、《正气报》(均为国民党县党部主办)、《民报》(民社党创办)、《青年报》(青年党主办)等。

    民办的报纸也不少,如《晨光日报》、《光华日报》、《台山旬报》、《时中月报》、《台山新闻报》、《新新宁》、《新台山》、《人报》、《真报》、《都市与农村》等。

    一个县城办起数十家报纸,这在四邑侨乡绝无仅有,可见台山文化之发达、人才之鼎盛、财力之雄厚,实无愧于“中国第一侨乡”的誉称。

    台山创办的侨刊乡讯更是闻名全国。清宣统元年(1909年),《新宁杂志》在台城创刊。这是中国首家县级侨刊。在它带动下,20世纪30年代,全县民办侨刊达110家,为全国之冠。

    (二)文化古迹遍布全城

    台城在明、清两朝先后建起了众多烙上封建社会印记的文化设施。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自然灾害、市政建设和人为破坏,这类文化设施很多已不复存在。

    今天,人们只能从文献资料中去记忆和认识这些文化古迹。这些文化古迹彰显了“小广州”台城作为台山文化中心的风采。

    1.古塔

    台城的古塔不多,最著名的古塔是凌云古塔,又名凌云石塔。位于城西塔山(山因塔而名)上。由知县王尚贤倡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清同治年间重修。塔高48米,呈八角形,仿楼阁式,砖瓦结构,外7层,内9层。首层门额上有隶书石匾刻“凌云石塔”4字。塔内为螺旋式梯级。登塔远眺,台城美景尽收眼底。为台山著名的八景之一。是台城现存最古的石塔。

    清末,这里成为烟赌窟和穷人自杀场所,被知县下令封闭,封门的大石上刻有“凌云古塔,永远封闭,如敢废损,严拘不贷”16个字。民国13年(1924年),塔山被辟为公园,塔门仍未打开。抗日战争期间,1940年遭日本侵略军炮击,塔身上留下两个大窟窿。

    1958年,县人民政府将塔山公园改为革命烈士陵园,在塔前小山坡建革命烈士纪念碑。1960年,县政府拨款重修古塔,安装避雷针,打开塔门修复楼梯,对游人开放。1979年5月,县政府再次拨款将塔身修葺粉刷一新。1989年4月,被定为台山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市政府拨款为古塔装上霓虹灯。

    连珠塔:原在城东南连珠山上。顺治十六年(1659年)建。后圮。道光十八年(1838年),知县张深重建。后再圮。

    纸墨坟塔:位于东郊石花山上。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仓下人所建。塔高约5米,中空,呈六角形,共6层。首层正面直书“纸墨至宝坟”5个字。第三层正面横书“敬惜纸墨”4个字。第五层正面书“文光射斗”4个字。塔为青砖仿楼阁式砌筑。塔的第一、二层有圆孔,以方便焚烧纸墨。

    2.庙宇、社坛

    城隍庙:是供奉城隍神的场所。城隍是迷信传说中指主宰某个城的神。据说对城隍神的崇拜始于唐朝。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定制,直称日某府某州某县城隍之神。

    台城城隍庙在学宫之东,与县城同年即明弘治十二年建。是台城历史最悠久的庙宇。明正德、嘉靖、万历年间及清乾隆、道光、咸丰、光绪年间,知县们先后多次修葺或重建,其中,有两次最为重要,一是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知县熊文华,“以风雨倾塌重创建”;二是光绪十一年(1885年),邑人捐资数万“撤而新之”。庙内除供奉城隍神像外,还设有十王殿。当年,很多无知乡妇被巫婆或神棍诱惑前往膜拜,香火终年不断。

    民国36年(1947年),县参议会因议员们指控,作出议案称:城隍庙之设,导人迷信,徒耗钱财,亟应将庙内神像拆毁,改建成民众礼堂。县政府接案后即派员调查处理,因需款浩大,一时难以筹措,迫得暂缓处理。但为杜绝乡民潜入膜拜,除发布告严禁外,加派军队在庙外驻守。然民国37年(1948年)春节时,善男信女前往进香者络绎于途,且有不法神棍乘机黑市售卖香烛,庙内外乌烟瘴气。参议会乃函促县府照案切实执行。县长黄伯轩于二月十九日率同民政科刘英及警员30余人,携带锄头、铁铲等工具前往清拆,城隍神像及两旁六神像,还有十王殿大小泥偶全部击碎,被运往城西投入雷公潭中。至此,被人供奉了400余年的城隍,终于销声匿迹。

    关帝庙:在旧千户所之西,中间供奉关公神像。每年春秋仲月及五月十三日进行致祭。

    龙潭庙:在城南河外,为祀龙母之地。昔日庙侧有一小桥,一小河水将庙前冲成深潭,树枝下垂到水面,被风吹动,水花四溅,甚为奇观,誉为“龙潭化雨”,是新宁八景之一。

    医灵庙:在城东东门街。

    真武庙、龙湖庙:在城南。

    北帝庙:在南门直街东。

    天后宫:在城西正街。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重修。道光、同治年间续修。天后神像章服旒冕如后制。每年春秋二仲癸日行奠礼。

    文昌宫:在城隍庙西。万历三十八年(161O年)初建。雍正、乾隆年间续建。嘉庆六年(1801年)奉旨列入祀典,春秋致祭。

    真武行宫:在南门外永定坊,本去思祠,祀明城守刘躍门、霍罃常、立林后三人。

    社稷坛:原在西门外归化坊。雍正十年(1732年),知县王暠改建于东门外。每年春秋二仲上戊日致祭。

    风去雷雨山川坛:原在南门外连珠山下,雍正十年,知县王暠改建于北郊三台山下。每年春秋致祭。

    先农坛:设在城东郊。坛深二丈五尺、宽三丈六尺,高一丈一尺。坛台方三丈、高三尺。拜台方三丈、高一尺。傍有官厅、借田。雍正四年(1726年)设。五年起,每年仲春之日,知县率官属及耆老农夫致祭,祈求五谷丰登。

    厉坛:又称邑厉坛,原在城西。雍正十年,知县王暠改建于普陀岩后。其祭制定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每年以清明及十月朔日致祭。

    3.祠、寺

    名宦祠:位于文庙戟门之左。崇祀明知县邱泰、张文造、顾瑷、黄国彦、王尚贤,教谕蔡佑、张绎、陈宏毅,清巡抚杨文乾、王来任、杨宗仁、朱宏祚、总督祁贡。

    乡贤祠:在文庙戟门之右。崇祀宋义士伍隆起、元南恩州教授罗蒙正、明赠冠带李桂、义士伍骥、清朝新贵知县梅命夔、解元陈遇夫。

    忠义孝弟祠:位于学宫之右。崇祀宋义士伍隆起、明义士伍骥、清赠都司冯俊。

    节孝祠:在草朗街,旧东坡书院、按察分司行署废址。雍正二年(1724年)奉敕建。后乾隆、光绪年间重修。同治四年(1865年),署训导李维瑶援总旌例,倡采应旌妇女一百九十二名与旧主一例同祀。光绪元年(1875年)修牌坊。春秋丁祭,由县派分。台山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创办时,假节孝祠为校址(民国16年即1927年,该校迁入学宫上课)。

    王侯遗爱祠:在城西归化坊。祀明知县王尚贤。祭田九十亩零四分一厘。

    杨侯遗爱祠:在城西宁阳书院右。祀清知县杨德懿。后配以广海主簿王言、宁坊千总黄应祥、典史戚士清。

    民国4年(1915年)春,台山私立尚实乙种商业学校开办时,假这两祠为校舍。

    昭忠祠:在王侯祠之左。同治四年,巡抚蒋益澧捐廉饬建。祀在镇压土客械斗中死去的翁桂秋、王东林、贺国辉三位副将。尚书懋都统书“克完大节”堂额。

    宁公祠:在草朗街。祀清知县宁林。

    万安祠:在西岩寺右侧。祀无后者。康熙十九年(1680年),邑人所建。

    寺,原指佛教的庙宇,通称寺庙。台城最有名的寺院建筑是西岩寺。原址在县城西郊的西宁市和西门圩之间。由知县余应郊主持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大悲阁”。20世纪20年代因市政建设而毁。后迁建石花山公园。

    东郊寺:在城东纱帽山,麓前为先农坛。这里红棉翠篁,面对青山,环境幽静。番禺仪墨农孝廉克中赏游于此,绘红棉碧障图,并配诗,以贻寺僧。

    普陀岩寺:在城西迎恩桥外。

    三台庵:在城东北,先农坛右、山川坛左。雍正十二年(1734年),知县王暠建。

    4.表坊(牌楼)

    义士坊:在县前街。雍正十年(1732年),为宋义士伍隆起建。

    尚书坊:在城内平政街。为宋尚书李乔木建。

    名贤继起坊:在县前街。为明义士伍骥立。

    三代一品坊:在南门正街。为陈照建。

    父子解元坊:在南门正街。为庚午科解元陈遇夫、甲午科解元陈瀚父子而建。

    升平人瑞坊:在城内。为伍道沛百岁而立。

    好义可风坊:在城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为生员李邦彦建。

    进士坊:在学宫前。为乙酉科进士甄松年建。

    百岁坊:在县城内外立的有:雷德蕃,104岁;李适本,102岁;李良洽,100岁;余宏士,100岁。

    节妇坊:在城内立的有:伍道周妻李氏、伍世厚妾罗氏、李元珪妻张氏、伍德见妻赵氏、邝馥妻陈氏;在西门圩口立的有谭捷暹妻黄氏。

    此外,在明、清时期,台城还建有不少庵或禅院,如水月庵、转祥庵、永寿庵、净禅庵、西竺禅院等;不少亭子,如敬一亭、迎恩亭、旌善亭、申明亭等。

    5.祠堂

    又称公祠。解放前,台城建有不少祠堂。这些祠堂多以姓氏始祖的名字命名,是姓氏宗亲祭祖及议事的场所。现存最古老的宗祠是岑边村的尧俊岑公祠。此外,黄氏、李氏、梁氏、朱氏等也建有大宗祠。20世纪二三十代,旅外宗亲捐资在台城分别建造了雷方邝溯源堂、黄氏居正堂、李氏敬修堂、谭氏育英堂、马氏东华堂等5座恢弘典雅、中西合璧的大祠堂,都集中在中心城区,彼此相距仅百余米,形成“一区五祠”的景观。在台城郊区乡村里,这种宗姓祠堂更多。

    6.教堂

    1890年,旅美邑侨赵子良将西方基督教传入台城。1906,华侨捐建的台城第一座哥特式宗教建筑——台城礼拜堂落成。1926年,旅美华侨集资兴建了耶稣圣心堂,天主教开始传入台城。这两座西方式教堂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成为台城中外文化交流的“证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