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台山的交通中心
栏目:台山历史文化集8台城古镇   作者:梅伟强 戴永洁编 发布时间:2013/05/14 15:06 

    台山地区山脉连绵,山峦阻隔,交通十分不便。据嘉靖二十四年纂修的《新宁县志》载:“邑属地势多岗峦,少平地。水路唯县城北水出荻海以达省城,其余陆路迂迴,不能径直取达。”为了疏导交通,当地人民“披山通道”,先后开辟了城南古道、城两古道和城东古道。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又以台城为中心,拓宽了乡问的小路,并向四周辐射,形成了东大路(出县城东门经圆山等地至四九圩,经石花山颈等地至水步圩,至大江圩);南大路(出县城南门,经丰和桥等地至冲蒌圩,过冲蒌圩,经竹湖等地至都斛圩,由冲萎分路,经福场等地至斗山圩)和西大路(出县城西门,可至公义圩、潮境圩、白沙圩及三合圩)。初步形成了以台城为中心的道路网络的雏形。

    到了近现代,随着铁路、公路的修建,台城交通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以台城为中心的铁路、公路、水路交通系统,台城不仅成为台山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也成为台山地区的交通中心。交通事业的发展,改变了台山地区以前落后封闭的状况,对于促进台城和台山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新宁铁路的修建

    在台山的交通发展史上,以台城为中心,纵贯台山南北的新宁铁路的修建,是很值得大书特收的。这条铁蹄虽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就已毁于日寇侵华的炮火之中,但它却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史上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出资、中国人设计、中国人建造、中国人管理的铁路,因此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民营铁路。

    新宁铁路是台山旅美爱国华侨陈宜禧先生创建的。陈宣禧先生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6月22日出生于新宁县矬洞都六村宁美堡朗美村(今台山市斗山镇秀墩村委会美塘村),1860年赴美国谋生。在美国期间,陈宜禧参加了修筑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工作,由于勤奋好学,逐步从杂工升为技术工、管工。后来又被委以招募华工的职务,还担任了工程师的助手。丰富的筑路经验,为他日后创建新宁铁路奠定了基础。

    1904年,陈宜禧同到故乡台山,开始实践其为家乡修建铁路的宏伟计划。功夫不负有心人。新宁铁路从1906年5月开始修筑,前后历时14年,建起了长达130多公里的干支线铁蹄。

    这14年的筑路工程是分三期完成的。第一期工程是公益至斗山段,1906年5月动工修建,至1909年3月完工,全长61.25公里。第二期工程是公益至江门北街段,1910年1月动工,1913年4月通车,全长50.577公里。第三期工程是台城至白沙线,于1917年2月动工,1920年3月通车,全长20.496公里。

    新宁铁路公司共有客车16辆、货车60辆、机车9台,分别为美国和德国制造。全线在台城、公益设有车房,供停放机车之用。

    长达130多公里的新宁铁路以台城为中心,从南到北,几乎纵贯台山全境,并一直延伸至新会和江门北街(铁路北面终点站),与西江水上交通线相贯通。铁路的修建大大改善了整个台山地区的交通状况。在铁路修建之前,台山地区交通十分不便,水路靠木帆船,陆路靠手推(车)、肩舆(轿子)。台山海外华人取道江门回乡或出国,如果步行或坐轿,不仅需费时两到三天,而且由于土匪猖獗,很不安全。铁路通车后,时间大为缩短,且在安全方面也有了很大保障。在未通车前,从台城到斗山,一天可勉强到达,通火车后,仅需两个小时就可到达。铁路的通车,还大大促进了台城经济的发展。台城作为新宁铁路通车后台山侨乡的一个交通枢纽、铁路总站所在地,可谓是交通便利、客商云集,其人口迅速增至2万多人,金铺银号达50余家,饮食旅业300余家,数量之多,居全国首位。新宁铁路在运营的30年间,不仅促进了台山地区的发展,而且还带动了江门、新会在交通运输、经济、文化和市政建设等领域的全面发展。新宁铁路在台山的交通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同时也创下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为中国铁路建设树立了一个丰碑。

    (二)公路网的形成

    在清朝末年,台山尚未修建公路。新宁铁路的修建虽然大大改善了台山地区的交通状况,但仍然解决不了台城与各乡镇及各乡镇之间的交通问题。因此,当时的台山县工务局制定了“台山公路交通网”计划,规划路线达36条,分省道、县道、乡道、支路四种,号召各区人士集股分期建筑。1923年,由华侨商人李金钊承办的“台山全属行车公司”,采取出田、出丁、投资的办法修建公路。刘栽甫复任台山县长后,十分重视公路建设。

    1924年11月8日,刘栽甫发出布告称:“本县长垂莅兹土,既划台山为自治,先予人民求交通。现如城市马路,粗有端倪;四郊公路,如台海、台荻、台潭、台冲、横湖、台赤三干线,亦在计划中”,布告要求各乡“宜于乡村附近,修筑宽16英尺支路,俾与公路干线衔接”,同时公布鼓励筑路办法15条。1925年,台荻路台城至圆山仔5公里路段修通(继而全线18公里修通),这是台山第一条公路,同年,“台山全属行车公司”购回英国产奥斯汀柴油汽车,开始经营公路客运,台山开始有了汽车运输。至1927年,台城至端芬上泽、台城至广海、台城至大江、台城至斗山等路段相继建成通车,全县运行里程达76公里。至1930年,台山县政府取消了“台山全属行车公司”的专利,按汽车运行的线路,分设台鹤、台海、台赤、台新、台荻5大行车公司,全县汽车运行里程发展到156公里。各线往返台城班车达30个班次。

    以台城为中心的公路交通网的迅速发展与形成,其根本的推动力是台山侨乡社会经济力量的发展与壮大。正是由于当时的台山侨乡逐渐从落后走向繁荣,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们对交通状况改善的愿望才更为迫切,人们已不满足于铁路运输,而对方便快捷的公路运输有了更多的需求。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当时的台山县政府所拥有的强制执行的权力,这种行政的权力,使地方豪强无法阻挠施工进程,这与新宁铁路在施工过程中处处受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在征用土地补偿等方面也较为合理,乡村有望得到长期收益,这也减少了征地筑路的阻力。

    在抗日战争期间,台山公路交通运输一度中断。抗战胜利后恢复了汽车运输,至1949年,台海、台赤、台鹤、台新、台冲、台荻、台瓶、台东、台沙等16条行车线路,各自设置车站,开设客运班车。1946年,台海、台赤、台鹤、台新、台冲、台荻及台沙7条行车线路办理货运,以运大米和日用品为主。

    新中国成立之后,于1951年成立了由16家行车公司联合组成的“台山县行车公司”,统一经营全县汽车运输业务。汽车运行里程不断增加。

    (三)水路运输

    台山水路运输历史悠久,立县初期以境内为主,后来逐步扩大到境外,直至通往香港、澳门。台城的主要水路是经由台城河入潭江,经开平通往江门、广州和港澳等地。使用的船只,开始为木帆船,后发展为电动机船。随着公路客运的兴起,轮船客运日渐减少,但货运仍十分兴旺。

    (四)重要桥梁

    台城的桥梁建筑众多,比较著名的有丰和桥、通济桥、桂水桥等。

    丰和桥(现名“南门桥”):坐落在县城南门,为清代驿道桥,是通往县境的四九、冲蒌、斗山、都斛、赤溪和广海等地区的重要桥梁之一。据《新宁县志》记载:台城南门有水一条来自北峰山,水多时,有船摆渡,但遇干旱少水,渡船无法摆渡,老幼妇女则要涉水过河,甚是维艰。清道光二年(1822年),知县江涵暾倡议建桥,得到邑中绅士耆老和各界人士的捐输,建成一座长60米、宽2.8米的石墩石板桥。并以祈“年丰物阜,政通人和”而命名为“丰和桥”。民国22年(1933年)重建,桥面改铺钢筋混凝土,用花岗岩石砌筑桥墩9座,桥面宽4米,每次能容纳一辆汽车通过。1981年6月,县人民政府拨款改建,1982年1月竣工。改建后的丰和桥(南门桥),桥长(桥身及引桥)80.83米,宽11米,6孔,孔跨13米,为铭梁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通济桥:在县城西门。筹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历时5载,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竣工,为石板桥。由地方乡绅余灼等人发动募捐兴建。民国20年(1931年)11月,县政府组成“改建通济桥办事处”,并筹款12万元(法币),动工改建为混凝土结构,于民国23年(1934年)建成通车。

通济桥碑记

    我邑城西有王步头河,上接城东南石板潭蛮陂头合流之水,下通紫霞河,那西河,西北流而达于茭荻海王步头河,量颇广。秋冬时水浅沙明,行人可涉推;每当春夏山潦暴涨,几成泽国,一望汪洋,浩流湍急,横舟仍不敢渡,西南诸乡村人,欲进城而不得,恒以此为苦。清光绪间,邑绅余灼等,惄然忧之,本古人徒扛舆梁之意,发起建筑石桥,以通济西南诸乡村,故名通济桥。桥长华尺六百五十余尺,阔七尺,桥下石墩二十七度,计募捐共二万余元。自光绪十一年倡议,至十六年建筑工竣,前后盖五六年矣,艰难缔造,因非鞭石即成也。迄今又四十余年,石墩有倾陷者,随时修葺所费不资,近数年来,公路交通汽车轧轧,风驰电掣,每过此桥,仅容一辆,路人奔避,常恐不及,且石质坚脆,重量过多,难于承受,前数十年之建筑物已不适用于今日矣。去年台山县长李海云,建设局长陆觉生与炳华、明超等,为改建此桥计划多次,拟将桥腰加阔为英尺三十三尺,桥长除东岸为西宁市西门圩镇筑长堤外,得五百四十尺,中间桥墩十七个,每个高二十五尺,其建筑材料,先将旧石击碎,和英泥沙结成三合土,石仅足三分之一,加购三分之二,并于石墩下竖以木椿,预算工料费约十三万元。至筹款之法,向全邑各公路汽车客票附加,每里加铜币半仙,年可得二万元,六年后可尽筹足此数。惟欲急于建筑,故先向西宁市市务公所、西门圩光兴公司、新宁铁路公司、城厢内外各商户及附城诸乡村借债八万元,发行筑桥券,给以一分周息,余五万元,即取诸建筑期内,汽车每日附加,其借债亦以完工后附加,陆续所得递次清偿。计划既定,由县政府转呈广东建设厅备案,并委任炳华、明超等主理其事。桥图由蔡荣添设计,工程由李沅、李惠泉承建。改建之始,在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越十四月,而藏事夫,英为于前,虽美费彰,英为于后,虽善弗传,今斯桥之改建,固以继余公之志,亦以适应时势之需求。我台人得此康庄坦途,何只高车驷马可以通过,即作砥柱中流,亦可以永久存在,是则斯桥之通济,全台人实受其益,又不仅西南诸乡村而已。吾侪恐其久而忽忘也,故勒石而为之记。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十一月八日立

    桂水桥:在县城西1.5公里处,乾隆二年(1737年),知县王暠建。桥高4.6米,长21.6米,3墩2孔,为石墩石板桥。

    (五)现代邮政、电信、电话

    1.邮政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三月十八日,新宁县在县城正市街开办了“新宁大清邮局”,建于明代的驿站、邮铺全部裁废。到民国元年(1912年),“新宁大清邮局”改称“新宁邮局”。1914年,新宁县易名为台山县,“新宁邮局”也随之改称“台山邮局”。

    2.电话

    早在清末,台山已有了电话设备,这是与新宁铁路同时建设的铁路公司专用电话线路。台城电话的发展,始于民国初年。在民国2年(1913年),县城区通了电话,主要为国民党军、政部门和商号使用。同年,新宁铁路架设了县城至江门北街的交通专用长途电话线路,此为台山长途电话之始。民国12年(1923年),台城大搞市政建设,拆除了古城墙,西宁市与旧城区联成了一体,城区内电话也随之进行了规划改进。民国15年(1926年)开始筹备架设全县公用电话网,民国17年(1928年)台城市区电话装置完毕,并开始架设由台城至各地的电话线路。几年后,以台城为中心的电话网初步形成。到抗日战争初期,全县有三个电话系统:新宁铁路公司电话部,拥有台城经公益至江门、台城至斗山和台城至白沙三条线路;台山县“长途电话所”(20世纪20年代末在台城开办)拥有台城经三合、端芬、广海至海宴,台城经四九、冲蒌、斗山至都斛,台城经荻海至白沙的线路;私营“同声电话公司”(20世纪20年代末在台城开办),拥有台城至新昌、荻海,台城至水步、大江,大江至新昌的线路和台城、新昌、荻海的市内电话设备。民国21年(1932年),县电信局又利用电报电路开通了江门、广州的长途电话。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宁铁路与其电话设备全毁,“同声电话公司”和“长途电话所”两个电话系统线路一度中断。至民国37年(1948年),才又恢复了长途电话通讯,长途电话站9个。

    3.电报

    台山电报业务的开办,始于民国初年。民国7年(1918年)10月,在台城新河路9号开设了“台山电报局”,办理电报业务,但当时电报业务主要为国民党军政部门使用。至民国37年(1948年),台山电信局开始办理民用电报业务,设置摩乐斯电报机一台,以密码传递方式传报。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