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铁路是我国第——条用中国人的资金、中国人的技术修筑的民营铁路,因此,建造新宁铁路不仅是江门五邑侨乡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铁路史亡的一件大事。关于新宁铁路,我们首先要从其创建人——台山旅美爱国华侨陈宜禧先生谈起。
陈宜禧先生字畅庭。据陈宜禧家谱记载,清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即1845年12月14日出生于新宁县矬峒都六村宁美堡朗美村(今台山市斗山镇秀墩村委会美塘村)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
陈宜禧先生少年生活的故乡六村,在清康熙年间,出了一位著名的学问家,即陈白沙学说的继承者,广东第一名举人陈遇夫,他的儿子陈瀚,亦为广东解元。在清嘉庆年间,又出了进士陈司耀、举人陈司炳。20世纪,著名实业家、广州爱群大厦修建者陈卓平,中国民航事业奠基人陈卓林等著名人物也诞生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少年在这里度过的陈宜禧先生受到小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滋养与影响,中国文化的根已深深地扎在他的心中,因此,不管他将来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和故乡。
陈宜禧幼年时不幸双亲故去,由本村乡亲收养。童年时期的陈宜禧除了替人看牛,还随养父母种地。到了14岁,他义跟随继父挑货郎担(台山人称“鼓杠”)穿街过巷,以卖针头线脑、茶仔、灯芯等小商品为生。一天,在村边卖货的陈宜禧,被一顽童故意踢翻了货担,他却毫无怒言,也不争执,只是默默地收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货物重新摆卖。这—情景正好被当时六村乡中礼村一位旅美问乡的基督教徒陈宜道看到,他赞赏陈宜禧的宽宏容忍,认为孺子可教,便和陈宜禧攀谈起来,询问陈宜禧是否愿意赴美国谋生,并愿意资助赴美路费。当时的新宁县人民,不但在政治上饱受清朝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经济上也饱受剥削,加之天灾不断,四野荒芜,农村凋敝,农民生活极其困苦。因此,新宁县农民迫于经济压力已有不少人相继背井离乡,出国谋生。在此情况下,未满15岁的陈宜禧征得了养父母的同意后,于1860年6月跟随陈宜道像当时绝大多数的台山海外移民一样,怀着谋求生活出路的闩的来到了美国西海岸。
初到美国,陈宜禧因年少体弱,不能像其他华工一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于是就在西雅图一位美国工程师家中做杂工,陈宜禧刁不仅踏实能干,老实忠厚,而且聪明伶俐,把家料理的井井有条,因而深得工程师所赏识,工程师夫人在业余时间教他学习英文,工程师则指点他学习铁路技术,并送他进铁路学校读书。巾于陈宜禧勤奋好学,进步很快。1865年他20岁时,参加了修筑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工作,逐步从杂工升为技术工、管工。他工作认真负责,得到铁路总办的信赖,又被委以招雇华工的职务。后来他还担任了工程师的助手。陈宜禧在美国参与铁路工程长达40年,获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一时期的工作经历,为他以后创建新宁铁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完工后,陈宜禧手头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他作为合伙人,加入族叔陈程学在西雅图开设的华昌(WaChongCo.)公司。这是西雅图第一间华人开办的商号,它除了经营商业,如从三藩市买进蜡烛、肥皂、饮料和油等杂货经销,办理与香港之间的进出口业务外,更主要的任务是充当劳工经纪。1888年,43岁的陈宜禧离开了华昌公司,在西雅图市华盛顿街208~210号建筑了一幢三层楼,开办了广德公司(QuongTuckCompany),方面继续从事劳工经纪业务,主要为北太平洋铁路工程介绍劳工,同时承包了西雅图市电缆车和商业区建筑工程,有些建筑一直保留至今。
陈宜禧非常热心侨胞工作。当时华侨初到美国欲求工作栖身,并非易事。陈宜禧尽其所能,热心帮助解决。更为可贵的是,在美国掀起排华风潮期间,他挺身而出,全力维护华人利益。19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排华风潮,制造了一系列血腥事件,在西雅图的华人也未能幸免。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过录清档》第273册记载:“1885年9月11日,有洋人多名,突至该地(狄马哥,在华盛顿属邦界内,与西雅图相距20余公里路),尽将华人住屋—‘概焚毁,衣物付之一炬,当场用枪打死华人三名,重伤三名,轻伤一名,共损失四千零五十四元八角八仙……”(朱士嘉:《美国迫害华工史料》,上海中华书局,1958午12月,第82页)在陈宜禧的私人记录中,发生在西雅图的排华事件就有9起,发生在西雅图以外的有25起。对于这一系列排华事件,陈宜禧极为愤慨,勇敢地站出来在本地法庭提出上诉。1886年,他义联合当地有名的美国律师柏克(ThomasBurke),抗议美国工党驱逐西雅图华人,连同1885年狄马哥事件,被列为“华裔陈宜禧专案”。在陈宜禧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不得不;派出公使与美国交涉,结果赢得了斗争的胜利,获得了27万余美元的赔款,大长了华人的志气。陈宜禧把赔款如数分给受害者,自己在与美国政府的数年交涉中花了几千美元,华人商会公议补回,但他却分文不取。还有—次,曾有暴徒威胁华工,声言要驱赶他们下海时,陈宜禧挺身而出,及时向当局提出交涉,致使暴徒阴谋难以得逞。在与美国排华恶势力抗争的过程中,陈宜禧不畏强暴,勇敢的站在前面,团结组织华人进行抗争,他的这种无私、正义、英勇的行为,受到了广大侨胞的钦佩与爱戴。1896~1897年,西雅图华商曾希望在西雅图设立中国领事馆,并竭力推荐陈宜禧为领事候选人。此事虽未办成,但从中可以看到在19世纪末,陈宜禧在西雅图华人社会中的极高威信,他当时实际上已成为西雅图华人领袖之一。后来,他被西雅图商会公举为终身名誉董事。这为他日后倡议集股筑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