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栏目:台山历史文化集1“金山伯”的故乡   作者:梅伟强主编 发布时间:2013/05/14 09:27 

    台山市是我国闻名遐迩的侨乡,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华侨文化与侨乡文化的资源十分丰富,是台山侨乡响当当的“名片”。为了大力弘扬台山侨乡的文化资源,提高台山的文化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服务于侨乡文化大市的建设,打造台山的文化品牌,2005年9月,时任中共台山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的谭国渠同志、副部长马福荫同志,同五邑大学原党委书记胡百龙同志以及张国雄、梅伟强同志多次磋商,决定共同策划出版一部图书,这就是本书编写和出版的由来。之后,双方组成以谭国渠、胡百龙

    同志为组长的课题小组。

    承担本书写作的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和“五邑侨乡文化研究所”的张国雄、张运华、梅伟强、冈虎、刘进、戴永洁等6位老师,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并致力五邑侨乡文化的研究,并有不少著述;研究者们对台山的侨乡文化情有独钟,积累了不少研究资料。组成课题组后,老师们迅即拟定写作计划及题纲,经与谭国渠、马福荫同志认真讨论后,决定从10个不同的侧面去揭示台山侨乡文化的内涵,凸现“中国第一侨乡”台山的文化之魂。本书以多年学术研究为基础,大量使用第一手资料,采取较通俗的形式表现,每本5万字左右,图文并茂,努力做到真实性、知识性、可读性兼具,希望使专业研究人员和一般读者都能够受益,并成为对外友好交往与文化交流馈赠之礼品。

    一年多来,课题组成员多次深入台山侨乡进行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其间得到了台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市文联、市宗教事务局、市档案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还有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为作者阅读及拍摄有关的图文资料,提供了诸多方便,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各撰稿人还阅读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著述,限于篇幅和体倒,对所引用的图文资料,除特殊情况外,均未注明出处,恳望予以理解,并致深切地谢忱。

    台山旅居美国的乡亲、实业家陈泽洲先生伉俪关心并资助本书的编写工作,对此深表谢意。中国华侨出版社及台山彩宁印刷制品有限公司,对本书的编写与出版,给予了宝贵的指导和支持,我们表示由衷地感谢。

    台山侨乡研究的基础很薄弱,作者们的工作也是初步的,书中可能有错漏之处,恳请行家和读者们批评指正。

    本书每编书稿的初稿写出后,马福荫同志都及时地把它们发给台山有关的专门研究工作者作为“第一读者”进行审读。这些研究工作者都是“台山通”,他们认真审读,严肃把关,订正史实,提出修改意见,令我们非常感动。为此,我们在“后记”中列出审读者的姓名,以示感谢。参与本系列书审读的台山同志有(按姓氏笔划为序):邓有源、王景芳、邝阜双、朱银仙、刘锡培、李光潮、李剑昌、李道强、陈文俊、陈杰华、陈现辅、陈哲深、陈新贺、余振明、余振扬、苏育人、吴齐羡、杨设仍、梅逸民、黄剑云、黄造时、梁金华、詹长发、谭启明、谭锡明、蔡和添。

台山历史文化集编写组

2007年10月于五邑大学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