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的历史变迁》
栏目:台山历史拾零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6/28 14:53 

   台山于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立县时,并无县城城池,新宁县境内,有一座于建县前的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巩固海防、抵御倭寇(日本海盗)掠夺而建成的溽城—广海城。但其位置在县境南隅,不宜作县城。巡抚两广左都御史邓廷瓒于1498年题本奏请设新宁县时,建议在岺边村设县治,1499年6月佥事徐綋、同知高绶来主持建城事宜时,认为岺边村不宜建城,改在上坑朗一带平旷地方为县城,大体上是略少于今天环城北路、环城西路和环城南路所包围的一个三角形内的地方。当时并无城墙,只是“令民取木为排栅为之”,周长为530丈(明朝的1丈不足3米),开南、西、东三个门,没有北门是因为县署(现市政府)之北是三台山,不便交通之故.新宁县城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八月开始设建设,十三年(1450年)十月建成了县署、布政分司(掌管财政、税收、入事)、按察分司(掌管司法)、儒学、医学、城隍庙等公宇,城内有居民四十五家,都是简陋的茅房。弘治十六年(1503年)九月初九,台风大作,把房屋全部毁掉。
   正德六年(1511年),由通判(州掌管粮运和农田水利的官员)朱源主持重建新宁县城事宜。用砖砌城墙,城墙仍为530丈,高1丈1尺,女墙筑有垛口1112个,供兵士射箭用。城墙外高凸处挖有壕堑,外植竹丛作子城。城内的街道名称是:德振街(城东路)、政平街(县前路)、纠察街(中山路)、肃治街(正市街)、施惠街(青云路)、迎旭街(东云路)、阜财街(南门路)、有成街(草朗街)、常盈街(健康路)。新宁县城筑城后,人口增加很快,于是在城西门外建立了归化坊圩,现在叫西门圩。
   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新宁城人口迅速增长,县城加上西门圩已不能满足群众经济的需要了,乃由华侨集资建立西宁市,形成了今天台城旧城区的规模,县城内街道名称也更改,比如学宫(二小)东侧明伦堂的墙上有“青云直上”四个大字,因此正对学宫的那条街叫做青云路。当时的青年人不论贫富,只要考取功名,就是平步青云了。未立西宁市以前,西门城边是农村牛群来往的通道,牛屎随处可见,古人称“牛屎巷”。立了西宁市后,改名为革新路。
   1922年,刘栽甫担任台山县长,他呈准台山实行地方自治。他实行改建市政,成立市政襄办处,由台城商会会长李克明和工务局长谭铁肩负责,对台城城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开展拆城墙、辟马路、筑骑楼等一系列的城区改造。1924年拆除了西宁市为防盗而设的四个早晨开启、黄昏关闭的闸门;拆除了城墙,将原城墙改造成环城北路、西路和南路、使城区、西门圩和西宁市连成一片。市政改造后,华侨纷纷投资在市区建房。著名华侨黄笏南在完成台山县立中学新校舍建设任务后,与黄仿周、谭焕堂、李星衢、李勉辰等人成立光兴公司,集资25万,历时12年,将原西门圩破旧的平房改建成为繁华、美观的商业区。台城成为全中国最漂亮的县城之一,人称“小广州”。内外乡亲同心协力,在台城创办了许多学校。除县立三校(台中、台师、女师—现侨中)外,还有黄栽华创办的栽华职业学校、伍汝舟创办的尚实商业学校,还有纲纪慎女子师范,培英、敬修、任远、溯源,居正等中学。四乡的学生纷纷来台城就读,台城的总人口中,学生超过半数,成为“学生城”。台城的新闻出版事业也空前繁荣,据1947年7月《居正月报》刊登的《四邑出版业调查》,在台城的新闻单位有:大同日报、民国日报、人报、凯旋日报、南华日报、新宁杂志、华侨杂志、云山月报、大千通讯报、执中通讯社、永胜通讯社等。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台城的建设日新月异,有关的文章很多,这里就不重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