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河与圣华金河流域原是一片辽阔的涝洼地,多年杂草叶茎腐烂,大量腐植质与河流的冲积土形成了肥沃的土层,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而华工仅以每月工资27元(包括食宿),为他们建造堤堰,水闸和开挖沟渠,疏浚河道,以及防止潮水泛滥。这种垦殖工作非常艰苦,常常要在齐腰深的水下劳动,洪水泛滥时工程就要停下来。就这样,在1877年底,华工们便为他们开垦了500多万英亩的可耕地,把原来毫无价值的涝洼地,变成了适应种植小麦、蔬菜和水菓的良田沃地。土地价值由开垦前的每英亩值工至3美元,上升为20至100美元。
律师本杰明?布鲁克斯说:“我曾经请加利福尼亚州前任土地测量长官估算过,中国劳工在修建铁路和整治涝洼地这两个方面,为加州所创造的财富价值,他给我提供的总数是28970万美元。这就是10万中国人为加州所增值的财富,为白人所有,而中国人没有把它带走。”
在夏威夷的华侨还带去农业生产的经验,垦荒造田,精耕细作,提高当地农民的生产率,为农业的开发和发展作了不朽的贡献。华人到檀香山已有200年历史,在举行为期100周年的庆祝活动时,夏威夷州长约翰说:“我建议所有夏威夷人民都参加这项庆祝华人来到夏威夷的纪念活动。因为在漫长而艰难的历史中,华人在建设美国和发展美国多元化方面,都做出卓越的贡献。”
(香港文滙报)
1969年,檀香山市市长花士曾评价说:“中国人大批前来夏威夷是在1852年,首先在甘蔗农场作劳工,从而发展各种农业,又从事各种商业。不论在那方面,中国人都以辛勤劳动为夏威夷的开发,作了巨大的奉献。”
1911年荣获美国威尔德银质勋章的华侨园艺家刘金缵,是我县横湖乡人,他於1870年,年仅12岁,便离乡在港与他人一道往“金山”,初作童工。在偶然的机会结识一位美国范妮小姐,邀他到家里搞园艺工作,由她负责生活、教育。刘金缵用他幼年跟母亲学过的花粉传授知识技术,来进行培育新品种试验。经过多年实践,培育出无核葡萄、清香的苹菓、橙红色的杨梅等优质水菓。其中以橙菓特异,它具有汁多味甜,抗霜冻、耐潮湿、成熟期长、易於贮藏的多功能。人们以他的姓命名为“刘橙”。他为美国园艺工作创造了奇迹,为美国的菓树种植业立下丰功伟绩。是以从1911年美国某树栽培学会授与他威尔德银质勋章。1933年芝加哥的世界博览会和1939年纽约的世界博览会,都安放他的半身塑像。(详见人物传)。
1876年,我县海宴西汶村西门陈嘉贤,因生活逼迫,承帆船前往美国俄勒冈州砵仑埠开荒辟地,种植槐花,虽经挫折,但孜孜不倦地培植20多年,默默无闻地为美国种植槐花的酿酒业,作出无私的奉献。
下川中塔边村区尊让於十九世纪後期被卖猪仔往檀香山,在山巴种植菠萝。他精心培植之菠萝,无毛眼,清甜如蜜,人们称他为“波萝王”。
至於为当地围海造田,在深洼地开垦良田,拦河筑坝搞水利,改良土壤,传播耕作技术,选育良种等农业技术各方面,华侨都流了不少汗水,作了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