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青云寺
栏目:台山掌故   作者:冯蔼廷 发布时间:2013/05/13 17:01 

    沙栏镇近广海镇地方,有条山脉叫“上弓岭”,伸延入海,把两地方拦住。岭上只有两个山凹,可以通行。山凹即是山迳。一是蛇仔迳,现是广海公路通海宴之处;二是上弓岭迳,该迳高而且大,不易通行。

    明朝年代,海宴东股地方,有个落第书生,名叫阿河,他在晚节之年,鉴及山路不通,是行人之苦,乃立志在这山岭开路便行人。他独自勘踏地势,那里有坳,那里崎岖,那里较平,规划一番,心中刊上蓝图。即奔走附近各村做了一番宣传,深得地方人士赞许而拥护,于是就这样把这条路开通。在那时对交通有官路(主要交通要道)和民路之分,这路是由县城至广海往海宴必经之路,故引起宫府重视,把这路定作官路。且在迳脚交叉路口,竖石碑为标志。石碑刻着:“左往海宴,右往沙栏”。在迳脚仰望迳顶,形似张开的弓,因此命名“上弓岭迳”。

    后人为了纪念阿河老人开路之功,乃在迳的东北面半山处,立一寺为纪念开路人之劝,名之曰“青云寺”。因阿河老人,虽应试落第,但心怀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而取其义也。

    青云寺在半山上,坐西南向东北。门上有石匾刻有“青云古寺”之凸字。门有石刻联云:“青山环绕三摩地,云路长通万福门。”寺内殿前还有楹联(木刻):“青眼苍生,凿石移泥,劈岭成通路;云腾宇宙,途人沾德,建寺纪殊勋。”

    落款是陈善敬书。考陈善是今沙栏镇楼岗村人。清光绪年间中式举人。

    寺型是单进式,门内左右两边各有一禅房,中有天井,天井通入佛殿,殿上坐着一个头戴莲花帽,身穿紫蓝袍,盘膝而坐。据说是开路人阿河老长之偶像也。

    寺宇左旁是迳上之通道,道旁有石罅流出清沏之水,直泻石窝成为石水并,不仅是供寺内和尚之饮用,也是过迳人喝水之佳处。寺前山势峭陡,不易上下,但有石级十八级,好似石梯,地方人叫它为“十八步”。有了石梯,行人不致倾倒之险。闻说“十八步”,是前时有个叫白眉的和尚,在寺内打理香灯,他亲手移石建十八步的。数百年来,石级安如磐石,此是白眉和尚之功也。考白眉和尚,是迳脚萧村人,姓萧名平地,中年时削发为僧人青云寺奉侍香灯,后来曾到广海灵湖寺为管家,不久则进肇庆鼎湖寺云云。

    该寺因无寺尝,只有一个和尚奉香灯,还要外出化缘度日。民国三十二年饥荒,和尚出走了,任由寺内香灯冷落。寺梁桁间,任由鼠雀所居,虫蛀蚁蚀,木料剥落,乏人管理,加因年久失修,上盖逐步倾下,继而墙壁坍塌,成为废墟。而今该寺只留残迹。

    光绪十年,广海某秀才路过上弓岭迳,谒青云寺僧而作一诗:“彳亍山林亦偶逢,茫茫乔木翠阴浓。晴岚欲抹青云寺,红日斜过上岭峰。翁在路亭犹卖酒,僧凉高树未敲钟。遥看鸦背阳光闪,有远子行早适从。”

上一篇:5、巫公岩石刻
下一篇:2、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