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上川的天主教堂
栏目:台山掌故   作者:冯蔼廷 发布时间:2013/05/13 16:33 

    上川有天主教堂三处,至民国初年仅存两处:一是离三洲不远的大洲村,这教堂可算是上川天主教堂规模较大设备较齐全的。另一间是在西牛坪村。

    现在先谈大洲村这间教堂吧。它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已建立的,是十字形状的一间平房,主堂大约有一百平方米之大,混凝土与花岗岩结构,门前有五级石梯,左右是对角形,旁边建有宿舍,客厅、厨房和厕所等配套,后边有小花园。美国派有牧师两名和女教士数人常川驻着。教堂内设有医疗室给教徒治病,每逢星期日,进教或不进教的人,都可入教堂内做礼拜。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飞机炸毁了教堂,日军占据上川时,更把教堂各项配套摧毁迨尽,牧师和教士也早已逃走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只派牧师一人前来,在教堂旁边建一座内分两间设两层房屋为住所,往日之各项设施已无有矣!那个牧师带来一只铝制汽艇,暇时乘汽艇在海边游弋作乐。解放后,牧师走了,那座教堂也用来做上川卫生所之用。

    再谈西牛坪那座教堂吧!教堂是—座平房,正中为一大厅,瓦为上盖,木石结构。大厅高约五米,长约七米,宽约四米,厅前左右两边各有小房子,分两层。大厅左边的配套有厨房、杂物房和厕所。大厅前有小骑楼,成十字屋型,坐北向南。这间教堂始建于民国初年,是该村梁姓人。申请进教,而由美国拨款建的。起初是有一牧师驻堂传教,与大洲村教堂之牧师往来联络,数年后牧师调走了,只由大洲教堂之牧师往来兼顾。抗日战争被日军占领上川,日军把教堂两房之阁桁拆建兵房。抗战胜利后,该村人集资买回杉桁修复两房。解放后,这教堂用作上川乡立学校校舍。1952年改名马山小学,以后由国家拨款,把教堂改建,并在教堂前面扩建校舍,为上川培养人才之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