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海书院坐落在广海城西隅,头枕麒麟山,面朝西水关口,门通硖石街(今改为校道),南临建城指挥官之夏家庄(夏必振之故居),东近八仙桥。远眺可见南湾渔港与烽火台和溽洋台如在咫尺相望。
正院原来是一连三进,背有后座和魁星阁。每进以木柱梁椽支撑。进与进之间隔一天井,旁有水腰和走廊。第一进左右两边各建一室,第二进是讲学之舍,第三进供奉五夫子之神座。后座是报功祠,是供奉捐款人之神主牌。两边有勒石碑文,记捐款人之芳名。魁星阁楼高两层,是藏经之室,如今日之图书馆。第一进正门前有石阶四级,门额上悬有红地金字木匾,上刻“广海书院”四字,落款是“吴丹桂书”。考吴丹桂是高要人,任新宁县令。门有石刻对联,联曰:“广南衣冠气,海滨邹鲁风”。院宇花檐绿瓦,门檐梁椽刻有浮雕,甚是壮观。正院右边是副院,一共五进,用作学生宿舍。后座西侧高处,建有四柱凉亭,名曰“观海亭”(已毁)。亭内没有石桌,供学生课余活动。院外周围有围墙,正门前有古榕一株,配合新种之树木、花圃,成为门前之花园。
广海书院之前身是溽海义学,其旧地原在水松塘东边,近朝阳门。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由邑令康基田创建的。后因年久失修,风雨摧残,墙壁倒塌。至道光年间,广海各界人士有关心教育事业者,乃发起筹款重建溽海义学。办法是:劝捐抽拨(向各姓祖尝议抽)和入神主三种方式。款已筹到,但位置还得选择,因旧址地狭人多不适合办学。后来选定西门麒麟山下,那里地方空旷,但其地是陈启明祖受封之地,后经商得启明祖父老捐出其地,始奠院基。位置择定,几经经营,溽海义学乃重建成,由当时县令李延福书写“溽海义学”四字,在石匾落款是:“李延福书道光乙巳仲春谷旦”。乙巳即道光十五年。义学虽重建成,但经费缺乏,至道光二十年,得邑令林当世在县尝内拨出稻田近八百亩为学田,该田分布在都斛、浮石、上川和广海等地(广海北湾围有个土名叫义学围)。另拨海滩一段(由大洋桥冲口至南湾)和置有尝铺等为义学尝产。从此义学经费比较充裕了。
溽海义学后来改为广海书院,是与台城宁阳书院同等并列,是光绪初年广海左堂官梁荣寿曾主其事。
原来溽海义学学舍,只有正座三进,副座一进。光绪十八年,聘请浮石举人赵天锡为山长,在此讲学,他倡议捐款重修和扩建书院,以下三都名义发出劝捐。这次捐款范围广,人数多,损款也多。扩建由光绪乙未冬开始,落成于丙申之冬,即用一年时间完成此事。学舍扩建后之规模已如上述。这次扩建所用材料,墙用青砖阶用石,柱栋梁椽多用坤甸,这可防虫蛀蚁蚀。院内通道以石筑级,各项做得周到。
民国初建,学堂已兴,地方绅士议将广海书院原讲经制改办新学制,即命校名为“广海公立景星学校”,这校名之取义是以陈景柳(前清秀才)与陈星垣两位豪绅的合称。自赵天锡山长离开广海书院之后,书院尝产则被几位豪绅把持,每年只拿出些少钱办学。按当时院尝收入,足够办中学有余。民国十四年(1925年),邑人刘栽甫任县长,为了发展台山教育事业,曾发指令“推广小学”之后,城内已有小学数间,但无中学,当时广海教育界的陈国柱、冯干臣等十数人,倡议将广海书院改办中学。事刚开始,适陈祝三等股匪攻陷广海城,波动全县,此事乃作罢论。匪乱平定,城也光复,广海各界人士舆论纷纷,认为广海书院尝产要整理,景星校名要取消。地方各团体联合起来,组织“广海书院尝产整理委员会”,呈县批准,乃进行管理书院尝产。同时将景星学校改名为“广海区立学校”。民国十八年,有位华侨叫陈象山,广海新彭村人,看到广海缺乏师资的培养场所,乃发出公开函,倡议将广海书院改办师范学校,但遭到豪绅反对,双方打起官司,当时县署采取折衷办法,将广海区立学校收为县办,改名为“台山县立第三小学”。陈象山的倡议又作罢论。经过数年,为了校名要符合地名,又改为“台山县立广海小学”。1930年正当抗日战争之时,政府推行“新县制”。学校因之有些改制,将县立广海小学下放由乡办,即又改名为“广海乡中心国民学校”。
解放初期,广海的热心教育事业人士,认为广海必须有一所中学,乃倡议筹办“广海中学”,当时得到广海临时乡政府的重视和主持筹划,经过—番筹措,乃将广海书院开办广海中学,由黄伟韬为校长。原办的广海小学,即迁往卖柴街,以陈、曹、刘、梅、谭五姓的祖祠为校舍。
广海中学初办时,因经费不足,只因陋就简。至1952年由政府拨款办理,校务乃日见起色,由初办初中而办成完全中学,学生来自各区。自改革开放以后,该校根据国家和社会需要各种人材,则扩办多种技术性质的教学班。如水产养殖班、英语班、机修班等,成为一所多职能的学校。
广海书院自清朝光绪丙申年(1896年)修建完竣,至195O年开办广海中学,历时五十四年多,院舍已有些腐烂,政府虽历年拨款修葺和扩建,但仍感不足现代教学需要。1980年,由校友曹小驹捐建该校图书馆一座,屹立在魁星阁后面。又由首任校长黄伟韬组建“广海中学扩建委员会”,专为向华侨捐款扩建校舍。委员会成员多是地方德高望重的著名人士,有的是侨眷,所以对劝捐做出显著成绩,把旧日校舍改建或扩建,更有的是新建筑物,广海中学的旧貌,已转为新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