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放改革后的侨乡社会
栏目:台山县华侨志   作者:台山侨务办公室编 发布时间:2013/05/10 11:02 

    1977年,邓小平在批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制造的海外关系谬论时指出:“说什么海外关系复杂,不信任,这种说法是反动的。我们现在不是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这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台山根据中央和省关於拨乱反正和有错必纠的精神,认真落实各项侨务政策,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大力消除解放後历次政治运动中极左的错误影响,从而调动海内外“两个台山”的积极性,促进了侨务的发展,全县城乡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1、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进行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改变过去“以粮唯一”的生产结构,实行多种经营。粮食产量连年增产。1963年粮食总产已达271161600公斤。粮食除自足之外,成为我省13个每年提供商品粮1亿公斤以上的县之一。林业、渔业、畜牧业也有很大的发展,通过旅外乡亲引进一批优良品种,生产优质农副产品出口外销。工业生产经过十年开放改革,发展异常迅速,过去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大於工业,现在工业产值却是农业产值的几倍。以1990年为例,全年工业产值22.75亿元,相当於农业产值4.2倍。目前已形成了纺织、医药、家用电器、机械、建材、食品等几大行业,不少产品被评为国家、省优质产品。

    2、外经外贸开创了新局面。台山过去是一个外购内销的消费型社会。现在已一改这种状况,台山出产的土特产、农副产品、鱼产品、工业产品源源出口销往国外和国内各地。1990年全县外贸收购总值18809万元,外贸出口总值4284万美元。从1979年至1990年,外贸出口总值24174万美元。近几年来在利用外资兴办企业方面,发展也很快,先後办起“三资”企业、“三来一补”企业320家。这些企业,不仅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出口产品,而且还解决近万人劳动就业,增加人民收入,同时,又引进了先进设备、技术、管理方法,促进了台山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海外乡亲投资办实业也蔚然成风,10年来共签订各种合同4919宗,实际利用侨资3206万美元。除了办成一批企业外,还开发荒山、荒地、涂滩兴办农塲、菓塲、养殖场99个,经营面积18854亩,投资港币1036万元,人民币263万元。在投资办大型企业的,有於1983年由香港威扬有限公司与我县合资港币780万元开办的“园林酒店”,1989年投产的“台山纺织厂”,是由香港名驹制衣厂有限公司与我县共同投资1亿5千万元兴建的;还有在1990年开业的“台山宾馆”,是由澳门新光发展有限公司与我县合资人民币1770多万元兴建的。这些企业为地方人员就业,市塲繁荣收到了很好效果。

    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较好的有大江镇与四九镇。大江镇10年来接受总投资额有港币4000多万元,兴建项目130多个。属下的来安管理区,在海外乡亲资助下,先後引进丝网印刷机12台(套),兴办晒蚀工艺厂40家。现有个体、联合体企业50多家,解决800多人就业,占管理区总劳力的81%。1989年,管理区人平收入达2520元。随着经济日益壮大,全管理区有客车3辆、小车9辆、农用车5辆、摩托车60多辆。村民新建两层以上楼房90多间,还有19户在江门、台城等地买了新住宅。乡人誉之为“小金山”。

    四九镇引进外资兴建的企业有20家,利用外资总额达1亿5000多万港元。其中利用台资的企业有5家,总投资额为台币2亿多元,相当於港币6700万元,占镇的外资总额41%。已有16位台商在四九镇办厂,有5家企业基本连成一片,厂房面积3500平方米,乡人称之为“台资街”。

    3、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各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台山旅外乡亲捐赠支持家乡建设,主要的项目是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方面,全县八成的学校校舍都进行了新建、扩建或修建,教学设备得到扩充,130多所学校设立了奖教奖学金,台山被评为全国“校舍特级县”。城乡医院绝大多数也通过旅外乡亲的资助,进行新建、扩(修)建,添置医疗仪器设备,为人民保健、治疗提供了良奸的条件。旅外乡亲捐建的文化室、图书室、体育娱乐室、老人室等也遍布城乡各地,成为群众工余活动的好塲所。还有不少乡亲捐资举办艺术节,进行文化艺术竞赛、排球赛、拔河赛、龙舟赛等活动,以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

    4、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城乡建设的发展。台山也是如此,人民群众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提高,大兴土木,从1979年至89年的10年,全县竣工房屋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加上原有的房屋,总面积26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206万平方米,分别比1978年增加477万多平方米和334万多乎方米,平均每人居住面积由1978年的12.8平方米增加到15.7平方米。曾有“小广州”之称的台城,1949年城区面积0.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2.4平方米;现在,台城总面积已扩展到1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6.0013平方公里,比原来增加7.58倍,新建楼房面积205.4万平方米,比原来增加4倍。在农村,款式新颖、设计美观实用的楼房比比皆是,把侨乡面貌装点得更加漂亮。

    5、人民群众生活日益改善。改革开放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收入增加。1978年与1989年相比,职工平均每人全年收入由542元增到2417元,增长3.5倍,农村平均每人全年收123元增至1080元,增长7.8倍。人民群众收入增多,在消费上出现新的变化:一是穿的消费,由过去经济耐用型向美观型转化;二是食用由营养型转向健康型;三是住宅从过去的砖木结构平房,转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四是消费从低档转向高档。农村使用三大件(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已是普遍存在。1983年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7台,1989年则每百户拥有29台。过去没有摩托车,1989年则每百户拥有5架。

    台山侨乡改革开放以後除了上述变化之外,在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以及社会公德、社会治安秩序等各个方面,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