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侨叶观盛,是我邑赤溪镇北门村人,生於1846年,殒於1901年。
叶公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贫困,18岁卖“猪仔”去马来亚做矿工,得叶志英(紫金县人)的提携,1870年随叶志英往雪兰莪,协助叶亚来(惠阳人)开发吉隆坡。1889年,他在吉隆坡开发矿塲,雇用工人7000多人,积资甚丰,是当时雪州境内最大的矿主之一,成了雪兰莪华人甲必丹,任雪州官委立法议员,又是吉隆坡广东义山五位创办入主一。他後来兼营商业,开设“新就记”和“新兴泰”商行。十九世纪末,吉隆坡大兴土木,将所有亚答改建为砖瓦屋。他投资在十五碑开设砖瓦窑,供应建材,获利甚丰。
叶公热心慈善事业。1881年,他捐巨资创建“培善堂”,施医赠药,独资维持该堂达13年之久。後与热心侨胞集资10000多元,将培善堂改为公办,他又慨然捐出一间店铺充作该院不动产经费。1894年,他鉴於许多侨胞寒无衣,饥无食,风雨无居室,便与几位华裔领袖创建“大华楼”,收容这些沦落天涯的同胞。并设有“大华楼基金委员会”,委员五人,他任主席,主持“大华楼”的日常事务。
华人甲必丹是当地华人的领袖,由当地政府委任,为华人的利益服务,协助政府维持地方安定。他在任甲必丹时,为华人“新客”安排劳动就业,为失业侨胞安顿生活,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深得侨胞爱戴。1890年,当局为登记和安置华籍侨民,成立劳工站,叶公受任为该站五人委员会的主席。
1889至1901年,叶公为谋求同乡福利,联络乡谊,独资创立赤溪公馆。时至今日,赤溪侨胞仍流传叶公怜贫恤孤,乐善好施的事迹。此外,对华侨的教育,也十分重视。1894年维多利亚书院的创立,他是主要捐资创办人之一。
当地中外人士为纪念叶公的功绩,在吉隆坡以叶公名字及其店号“新就记”命为街名,现仍保存。叶公逝世後,人们又建一座叫做“三叶庙”(三叶即叶亚来、叶志英、叶观盛)来纪念其功续。
光绪末年,叶公曾回家乡,捐资为家乡修桥筑路,做了不少好事。并在赤溪城内建中国宫廷式的住宅一幢,是当时赤溪最华丽高贵的住宅。住宅的正门横楣上挂着一个柚木牌匾,日“朝义第”。据说是他以华人甲必丹及华侨巨富身份上京见慈禧太后,为光绪皇帝所赐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