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摩电”车辆 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栏目:人大动态   作者:台山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间:2023/07/31 17:45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摩电”车辆 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摩电”车辆在极大便利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也给交通秩序、公共安全带来压力。聚焦这些热点问题,五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陈迺章率调研组对我市“摩电”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深入一线察实情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为更深入了解我市“摩电”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情况,调研组选取了“摩电”车辆交通事故多发的国道G240新宁大道以及省道S534水南路段,实地视察交通道路通行、道路安全设施建设、道路风险点等情况,并察看了台城板岗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的建设、运作以及一些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情况。


图片

▲视察省道S534道路通行和安全设施建设情况


通过实地视察,调研组重点关注了电动车执法难以及城市非机动车道建设短板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刘文认为,治理电动自行车,要做到“整治而非禁止、管理而非抵制”,这是解决问题的方向。基于此,他建议在制定相关条例,让电动车管理有法可依的同时,也要完善慢行系统,加大对非机动车道路建设的资源供给。


图片

▲视察校园交通安全教育情况


“购买电动车能不能直接在这里上牌?”“电动车废旧电池如何处理?”在台冲路爱玛电动自行车销售点,调研组一行认真查看电动自行车的技术规范,详细询问车牌申领、上牌投保等流程。随后,前往“摩电”车辆维修点以及加油站了解相关情况。市人大代表岑雄伟提出,“尽管市面上销售的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车,但是非法改装、加装的电动车也不鲜见,尤其在农村地区,超标或无牌号的电动车有很多,行车安全问题亟需我们关注”,对此,他认为对电动车的生产、销售、维修等环节的监管和执法,需多部门合力共治、把好关口。


图片

▲实地视察电动车销售和登记上牌的情况


开门纳谏听民声

群众的建议意见是破题的“金钥匙”。此次活动,调研组还结合我市实际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我市三级人大代表以及部分市民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针对“摩电”车辆安全出行、电动车管理以及城乡道路安全设施建设情况、道路风险点排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征集意见建议,共收回调查问卷2155份。与此同时,广泛发动人大代表关注“摩电”车辆安全管理的“身边事”,深入社区、工业区以及农村地区开展走访,主动收集有关情况向调研组反馈,一条条来自代表和选民群众的“真问题”、“金点子”汇集起来,进一步拓宽调研的广度和深度。


共商共议解难题

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调研组一行通过视频调度系统察看了台城城区车流动态和通行状况,在深入了解“摩电”车辆交通安全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相关职能部门专题工作汇报。座谈会上,与会代表针对目前“摩电”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相关职能部门现场一一进行了回应。


图片

▲视察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


对于进一步加强“摩电”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调研组建议,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争取上级人大制定出台符合电动车发展现状和道路管理实际的政策和法规,为推进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力促电动车从生产销售到使用管理,变“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局面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要完善道路配套基础设施建。要注重科学规划,在充分评估我市交通道路通行条件基础上,协调好城乡道路交通发展,统筹好近期建设、长期建设与改造道路交通规划。同时,要有序健全城市慢行系统,科学规划行人、“摩电”专用道,推进设置连续的非机动车道或机非隔离设施,逐步消除人车、机非混行安全隐患。三要深入推进交通整治攻坚行动。要加大路面交通安全劝导力度密度,加大对问题车、超标车、隐患车的查处,为“摩电”车辆再上一道安全“保险”。四要加大协作共治力度。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机制,对“摩电”车辆销售、通行、管理等全过程开展常态化协同监管,既要满足民生所需、正面引导规范上路,也要依规依法严管、确保通行安全有序。五要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宣传的覆盖面、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图片

▲召开座谈会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