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台山市代表工作总结
栏目:代表工作   作者:台山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间:2020/11/27 15:51 

2020年,我委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和江门市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常委会的工作计划,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认真履职尽责,严格依法办事,进一步加强代表履职监督管理,依法有序做好选举任免工作,持续推进镇街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党的领导,选举任免工作依法有序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法履行人事任免工作职责,严格落实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和宪法宣誓制度,通过法定程序确保市委意图和人民意愿高度一致。全年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9 人次,依法终止3 人的市人大代表资格,1人的江门市人大代表资格,补选江门市人大代表1名;做好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的组织工作,顺利选举产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名、委员4名。

二、加强监督问效,民生实事有序推进

为做实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工作,我委牵头制定《市人大常委会开展2020年度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监督工作方案》,组建10个监督小组,通过“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满意度测评”的方式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确保民生实事项目高效有序实施。一是健全监督工作机制。明确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为各监督小组组长,各委室主任为副组长,每位领导班子成员均领衔一项民生实事任务开展监督,并对十大项目31子项进行全面细化,按照职能分工分解到市人大常委会各委室具体落实,全力助推项目实施。二是代表广泛参与。注重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根据代表所在区域情况与项目的关联程度,将全市312名市人大代表全部编入10个监督小组,力争代表全参与、项目全覆盖、监督全过程、合力全方位。三是开展民生实事监督周活动。9月第二周集中开展民生实事监督周活动,各监督小组通过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深入一线对 10个民生实事项目进行集中监督,力促民生实事落实。监督周期间,各监督小组开展监督活动共计20余次,参与人数达347人次,提出意见建议46条,有力推动了问题整改落实和项目进度。

三、强化五项举措,代表工作有声有色

我委通过强化五项举措,进一步加强代表履职监督管理,推动代表工作创新,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一是狠抓代表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小组活动分组学习、外出取经等多种形式,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学习法律法规以及市人大编辑的系列履职能力提升专题课程。5月,邀请市宣讲团成员赵清波为市代表作《中国之治制度密码——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专题授课。7月,邀请江门市五邑大学政法学院院长王继远教授为市、镇两级代表作《民法典》专题报告。选联任工委主任苏玉霞全年送课下乡 8次,为代表讲授《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建议的撰写与跟踪》等专题课。2020年以来共培训代表30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代表履职能力和素质。二是精心组织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认真服务、组织和协调我市五级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组织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活动。7月份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聚焦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主题,组织五级代表联动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代表主题活动,全市累计有1399名代表参加活动接访、走访选民约1100人次,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142条,有关问题和意见建议全部得到回复,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组织指导江门市、市、镇三级代表共110个小组围绕各类专题开展代表小组活动约600次。三是持续开展代表述职评议活动。有序组织台山籍江门市人大代表和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并接受满意度测评,截止10月底全市  名直选代表共开展述职活动300余次,覆盖率达98%,在江门地区走在前列。四是抓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制定《台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重点建议和各委室督办建议办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常委会领导和各工作机构督办工作的职责和范围,层层压实办理责任,组织承办单位与代表“三个面对面”、开展“建议办理督办周”等活动,督促推动今年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收到的39件建议全部答复完毕,实现办复率、沟通率、满意率“三率百分百”。今年继续投入代表建议办理“微实事”专项办理资金200万,推动解决21“民生微实事”。五是健全落实“双联系”制度。进一步推进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双联”工作和代表层级联系工作的常态化,10月份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活动,共走访代表 70 名,收集意见建议38件。

四、深化站点建设,代表联络站提档升级

我委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新举措,以推进“一镇一品牌”建设为契机,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从站在前沿到用在关键,进一步擦亮台山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品牌。8月5日至6日江门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交流会在台山市召开9月9至11日,广东省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片区(粤西)座谈会在台山召开,省选联工委副主任钟卡、江门市人大副主任易中强对我市代表联络站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蓬江、开平、恩平、广西梧州、珠海、阳江等兄弟市(区)先后组织人大干部 650多40次到我市学习打卡。一是打造一批在抓好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选取基础比较扎实的镇(街)中心联络站进行提档升级,深井镇人大建设“四个一”特色中心联络站;台城街道人大工委和白沙镇人大打造星级中心联络站。水步、大江、三合、冲蒌、广海等镇人大也相继对中心联络站进行重新选址,优化升级。二是打造特色联络站。川岛镇人大在去年成功打造打造全省首个“人大代表海上联络站”的基础上,今年在下川岛再创建了一个海上代表联络站,进一步扩大平台辐射能力。三合镇人大聚焦镇委中心工作“全力打造温泉旅游特色小镇”,积极探索“站在一线,履职靠前”创新项目,在温泉圩创建全省首个“人大代表游客联络站”,切实发挥好代表履职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的作用。水步镇人大打造“五级小平台”,探索建立网上代表工作站,实现代表履职全天候。三是创新拓展联络站活动形式。台城、大江、广海、白沙、三合等镇(街)人大依托代表联络站,围绕“乡村振兴齐聚力,人大代表来助力”主题,开展“代表议事会” 12场次,让代表的“履职之根”扎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台城街道人大工委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网格联络站”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回选区、进网格、代民言”。北陡镇人大利用流动联络站,制作《人大代表联络卡》,组织人大代表进村、进景区、进商户“摆摊”的形式,听取群众意见。

五、抓规范谋创新,基层人大展现新作为

我委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交流会为契机,连续三年对镇街人大工作开展绩效评价,各镇街人大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强化阵地建设,配齐配强人大干部,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依法履职行权,镇街人大工作持续规范提升。在抓好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一镇(街)一品牌”建设,镇(街)人大创新步伐更快更稳。比如台城街道工委以“共商会”形式票荐民生实事项目;海宴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分片包干,打造彩色农业家园”主题实践,赤溪镇推进“站、点、员”代表联络制度,白沙镇人大搭建人大代表“四个专线”、广海镇人大组建专业代表小组,较好发挥了代表作用,促进建议办理高效落实;都斛镇人大建立人大代表履职考核办法,促进和激励代表履职等。

六、立足提升能力,自身建设实现提质增效

一是突出政治建设。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作为人大工作的看家本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年内进市委党校、镇委党校3次,江门市鹤山、恩平市区2次向党员、人大代表宣讲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好人大故事。二是突出作风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年内深入各镇街指导工作,下基层达100多次。提高学习作风,委室干部扎实研究乡镇人大工作条例,代表建议提出、选举法等业务知识,编撰《新时期镇人大工作实用手册》,规范镇街人大工作上新台阶。三是突出人大宣传。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宣传人大制度优势和特点以及实践创新,讲好人大故事,我委撰写的稿件在《人民代表报》、江门人大公众号发表,《江门打造全省首个海上“代表之家”》的稿件荣获第29届广东人大新闻奖三等奖。

虽然我委在今年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几方面的问题:理论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镇人大工作的指导性还需进一步加强代表小组活动方式需要进一步丰富、代表活动实效需要进一步增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