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牵游子心——麦浪
栏目:优秀作品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09 10:19 
要是有人问世代生活在黄土地的人民,或是背负行囊异地打拼的乡亲,或是漂洋过海海外谋生的游子,什么东西在你心中最美时,相信他们总会发自肺腑满怀深情回答:故乡最美。
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看似朴实无华的话,实则言简意赅,真正道出人们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对生养之地一草一木一往情深,魂牵梦萦,割舍不下。故乡就像一道深深的印记,永远烙印在人们的心坎里。饮水思源,那个不觉自己可爱的故乡,恰似母亲的温暖怀抱,予人鱼水交融、亲情不断,紧密相依?正如流传千年万世的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所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总能引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就以笔者出生地冲蒌而言,冲蒌儿女热爱故乡源远流长,难能可贵的是深明大义,为善最乐,为振兴家乡,建设家乡,义不容辞,全力以赴。特别改革开放以后,旅居海外港澳华侨同胞,热心慈善事业蔚然成风,不论是捐资兴建学校、文化楼、门楼、凉亭、道路、桥梁,还是仗义疏财的扶贫帮困、兴教助学、爱心敬老,总是不遗余力,贡献良多。时至今日,仍方兴未艾,此起彼伏,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浓浓赤子心、悠悠桑梓情,融汇成一曲荡气回肠的大爱赞歌。
斐誉三台的旅港著名慈善家刘炳光甄兰爱伉俪爱心洋溢,乐捐娘家霞洲村水泥道路以及西海小学“甄德宏纪念馆”一座、又捐资兴建中心小学 “甄德宏纪念楼” 与“刘进德纪念楼”两座、再捐建华侨中学“刘李锦如图书馆”一座,还在冲蒌医院捐建“甄德宏纪念室”,并不惜斥资修建端冲路段的“德宏大道”,彻底解决沿途村庄多年路难行的困境,为造福家乡化费人民币300多万元,爱国怀乡,感天动地。声名远播的旅美陈泽洲麦艳贞伉俪,热爱与致力家乡公益事业,首开先河独资捐建东湖村文化楼、冲蒌医院大同妇幼保健楼、竹湖小学福康幼儿园、麦福康图书馆、华侨中学纪念室2间、中心小学牌楼与冲蒌中学牌楼各一座,又耗资人民币130多万元兴建冲中崇德科技楼和文明教学楼,桑梓情深,义薄云天。竹湖东安村旅加侨领麦灿周伍彩环伉俪,矢志振兴家乡建设,耗费巨资人民币80多万元兴建村中文化楼、冲蒌医院门诊室、华侨中学与竹湖小学教室各两座,以及母校台山一中和冲蒌中学教室各一座,功德昭著,光彩照人。西海南洲村旅美企业家黎亮均先生,致富不忘积极支持办学,竭智尽忠修建母楼西海小学,为西海小学、冲蒌中学各建纪念亭一座,又为中心小学兴建黎余宝叶运动场纪念亭,另与西海霞洲村的旅美侨领甄振扳先生,携手合力捐建一座大方美观的耋英楼,共耗人民币100多万元惠泽蒌阳,成为一时美谈。三和村委会南安村旅美老华侨李永明先生去国五十载,但丝毫不减对故土的眷恋与牵挂,为村容建设慷慨解囊人民币80多万元,兴建村中牌楼、文化楼、灯光排球场、世伟大桥和世伟大道,乡情浓郁,饮誉八方。达材村委会西就村旅澳殷商刘荣浣先生,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为培养家乡未来人才,斥资人民币40多万修建达材小学,赤子仁心,令人敬佩。八家村委会齐洛村旅港实业家伍添福先生,不甘故里面貌落后,耗资人民币40多万元为村里兴建牌楼、凉亭和水泥大道,爱乡情切,义无反顾,赢得村人一片赞誉。官窦村委会朝阳里旅港乡亲伍锦安先生对故里情深意厚,大方输将人民币100多万元支持学校教育和改造修葺村容,德高望重,深受村民们尊敬。同宗兄弟旅英伍卫国先生不甘后人,乐善好施兴建村中水泥大道等村容建设,并分别在母校启育小学捐建教室一座、伍耀质纪念楼一座、冲蒌侨联会门楼两座,功德流芳,美名远扬。冲洋村委会向北村旅美企业家陈彩珍女士,义不容辞热心支持村容建设,豪掷人民币约40万元兴建连体文化楼两座,情浓乡里,善心可嘉。白岗村委会塘顺村旅港著名女画家曾伟志女士,生前于台城捐建台山曾伟志书画院,在冲蒌捐建孔贞礼拜堂、伍曾伟志幼儿园、教育培训中心、华侨中学教室、伞塘小学刘帼英幼儿园、塘顺村文化楼与椿萱亭等。其一生与爱同行,被人誉为有一颗荣神益人的善心,一个宽广温暖的慈怀,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赤子丹心昭日月,厚德载物芳名扬。冲蒌海外乡亲热衷公益事业已成为光荣传统,更成为流芳百世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当中万众敬仰的一个个光辉闪亮的名字,以及心怀故土可歌可赞的高风亮节,永远铭记于家乡父老心中,不可磨灭地镌刻在蒌阳大地的丰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