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警示教育展览、观一部警示教育片、听一堂预防教育课、开展一次以案说法、组织一次专题讨论、发放一册学习资料,不久前,在位于冲蒌镇的一个特别的教育基地,来自台山的300多名村(居)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主任集体接受培训,预防职务犯罪以及规范“三资”管理等内容,第一次系统而清晰地呈现在这些村官面前。
这个特别的教育基地,是台山市检察院精心建设的一个农村干部预防职务犯罪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教育基地。像这样设在农村一线、专门服务农村干部的法制教育基地,在全省都是一个先例。
江门市委书记刘海在不久前调研农村工作时指出,“三资”管理是农村所有工作中的核心问题,是“牛鼻子”,要围绕“三资”如何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核心来做工作。台山检察院打造的这个法制教育基地,已经开始在规范农村“三资”管理方面作了不少有价值的探索和尝试。
一个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基地
这个法制教育基地虽然是由闲置的冲蒌华侨中学校舍改建而成,但是其设置和整体布局,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台山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冬根向记者介绍,该基地共分室外廉政文化景观展示区和室内警示教育展览区,其中室内展区设置了农村干部警示教育厅、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厅、综合展览厅和同时可容纳150人的网络视频报告厅。
“这个法制教育基地充分收集了近年来发生在台山的农村干部在管理‘三资’等公共事务中违法犯罪的案件和事例,以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为切入点,充分运用文字、图片、实物、场景塑造及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剖析近年来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根源和典型案例,警示性很强。”刘冬根告诉记者。
为了做到通俗易懂,该院干警前往省女子监狱,对台山市本地一名因挪用公款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的服刑人员进行采访,将采访过程制成警示宣传片用作警示教育材料。廉政景观展示区以“箴言石”、“竹林清风”、“荷塘莲香”、“饮水思源”、“清风小径”5个廉政文化为主题,将预防教育从“听”和“看”,延伸到“思”和“悟”,不断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集中培训预防“三资”管理违规
在用视频、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展示违规“三资”管理带来的各种恶果的同时,该基地还围绕强化农村“三资”管理、预防职务犯罪等,组织多场教育培训活动。
“截至目前,台山市18个镇(街)村(居)‘两委’干部、村财务人员、村计生专干、财政所人员等1200余人在这个基地接受了教育,真正做到‘送法下乡’。”刘冬根告诉记者,台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也已把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制教育工作纳入该市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大格局中。不少企业和单位参观该基地后,都纷纷要求组织干部职工到这里来进行法治培训。
“这个法制教育基地组织的培训班很吸引人,听起来有意思,不觉得累。通过培训,收获很大,懂得了怎样做好一个农村干部,怎样去科学规范管理农村‘三资’。”汶村镇大担村党支部书记关沃光参加培训后感触很深。
据了解,从5月开始,台山将在这个基地举行38期共5591人的“农村干部法制教育培训班”,强化农村干部廉政意识。下半年,还将组织全市的村民小组组长进行“三资”管理专题教育培训活动。
“法制教育基地结合台山农村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干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很有实效性。”台山市委书记谢伯欣说。
“江门市委、市政府已把农村‘三资’管理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台山市检察院以此为契机,建设法制教育基地,这一经验值得在江门全市推广。” 江门市委副书记聂党权也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江门日报记者谷江民 通讯员李顺平/梅伟庭)
审编:陈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