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院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化能动司法检察工作、破解队伍建设难题为抓手 扎实推进“五好”基层检察院建设
栏目:理论探讨   作者:台山市人民检察院 发布时间:2021/09/16 14:48 

  台山市院按照省院、江门市院关于开展新时代“五好”基层检察院建设活动有关文件精神,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化能动司法检察工作、破解队伍建设难题为抓手,扎实推进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开花结果,自身发展能力和服务大局水平有了新的进步。

    一、发挥“三大作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一是发挥党组“头雁引领”作用。院党组坚持把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创新“党建引领+公益诉讼+军地协作”公益诉讼检察办案模式,联合广州军事检察院办理了全国首例“净海”领域军事设施安全保护公益诉讼案,被解放军军事检察院评为军事设施保护专项行动典型案例;督促保护鸡罩山散葬烈士墓行政公益诉讼案先后入选省和全国红色革命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二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党支部建在业务一线,组建“不同业务融合”“综合搭业务”党支部阵地,由业务部门负责人兼任党支部书记,选任一批有战斗力、思想活跃的青年业务干部担任支部委员,形成“一党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在党支部的引领下,近年来我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检察机关集体一等功”“全国文明接待室”“广东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等18个省级集体荣誉。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建暨检察文化建设领航工程规划”为引领,通过提拔年青业务能将进党组,选拔优秀年轻党员干部为中层正副职,号召党员干警冲在办案第一线等措施,最大限度发挥发挥“每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模范效应。近年来涌现出“广东省优秀公诉人”“首届全省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能手”等20多名省级先进个人。

    二、聚焦“三项建设”深化能动司法检察工作,提升法律监督工作质效

    一是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建设。近期农村留守老年人、工业区工厂工人等群体反映经常接到骚扰电话扰乱了社会秩序的诉求,我院充分发挥检察的能动主导作用,在大力参与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同时,延伸办案效果,成功提起包括江门检察系统首宗在内的7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以此制发规范个人信息保护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并联合科工商部门召开通信行业联席会议等措施,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对个人信息保护呼声。二是积极深化业务品牌建设。台山濒临南海,沿海海岸线长达306千米,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近年来非法捕捞、非法采海沙等破坏海洋资源案件频发。我院针对上述地缘特点,创新设置党组成员挂钩联系派驻镇(街)检察室制度,深入沿海乡镇实地调研,并调取相关办案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检察视角撰写沿海地市海洋资源保护调研报告,并与与江门海警局联签协作机制,主导成立“海洋检察工作室”。同时,基于台山案件总量及新型案件不多等情况,我院探索以典型案例打造促进业务发展的工作模式,开设案例汇编专栏,并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办案作用,引领全院办案力量争先办理“国家级、省级典型案例”,推动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近三年,成功办理了包括入选“广东省检察机关打击涉疫情犯罪第一批典型案例”“广东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第二批典型案例”在内的12件全国全省典型、精品案件。三是推进“四大检察”规范化建设。刑事检察以“专业化建设”为主题,根据“案-件比”“认罪认罚从宽”“少捕慎诉慎押”等重点工作,出台一系列推进、落实工作的实施办法,保障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好。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以贯彻落实“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为切入点,内部与刑检、案管、控申等部门制定协作配合规定,外部与审判、司法行政、市场监督、环保、水利等机关联签一系列合作机制,多赢、共赢、双赢为理念进一步增强。

三、立足“三个打造”破解队伍建设难题,着力夯实检察履职能力

一是AB岗工作机制打造复合型人才。针对我院目前人才留不住、业务尖兵少、青年干警占比高等队伍现状,以青年成长“蔚蓝行动计划”为统领,创新设计“AB”导师传帮带制度,采取刑检部门检察官与非刑检部门检察官结对传、帮、带、教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该制度在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江门赛区)选拔赛评比中荣获三等奖。二是轮岗交流机制打造综合性人才。针对司法行政人员“空心化”问题,制定出台“轮岗交流制度”,促进业务部门与司法行政部门人员定期交流轮岗,形成业务与综合能力良性“互补互动”,全面提升干警的综合素能。三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打造台检铁军。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检,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紧盯司法办案重要岗位和人员及关键环节,建立执法廉政“档案”,在江门检察系统率先将个人重大事项的报备范围从科级以上干部扩大到全体公务员,并要求及时主动申报个人事项变更,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