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教育基地开展预防工作
栏目:调研动态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20 15:37 

浅谈如何利用法制教育基地

深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宣教工作

梁坚  龚杏仪

 

为顺应广东省台山市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形势,20122月台山市检察院率先建立江门首个独具侨乡特色的农村干部预防职务犯罪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教育基地,截止目前,全市农村基层干部、机关干部和学生共46200多人次到法制教育基地参观和接受培训,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但是法制教育基地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如何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挖掘特色、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警示教育实效,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形势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发展需要仍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法制教育基地规划建设概况

在法制教育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利用有限空间,建设符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主题鲜明的法制教育基地。为有效解决这个难题,经通盘考虑,我院确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将侨乡文化和廉政文化有机融合,既突出检察工作的主题特点,又体现台山“中国第一侨乡”的思想文化特征。

(一)科学个性布局,展现法制教育阵地。随着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的不断上升,传统说教式的检察预防宣教工作,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需要。为此,我院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条件和客观需要,利用我市撤并后闲置的原冲蒌华侨中学校舍,改建成农村干部预防职务犯罪法制教育基地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教育基地。教育基地在维持原有校舍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其中原教学楼及文体中心大楼分别改建成 “农村干部警示教育厅”、“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厅”、“综合展览厅”和 “网络视频报告厅”四个室内展区;而原校舍竹林、水井、鱼塘等自然景观则与廉政文化有机融合,打造成“箴言石”、“竹林清风”、“荷塘莲香”、 “饮水思源”、 “清风小径”五个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展示区,更能够将法制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融合侨乡特色,打造预防文化传播阵地。台山作为“中国第一侨乡”,具有浓郁的侨乡历史底蕴。为注重善用现有资源,将原华侨中学的许多华侨文化保留下来并结合现实的廉政文化建设需求加以改造。如室内“综合展览厅”专门设置“法制教育基地历史沿革”版块,详细介绍法制教育基地的由来和原冲蒌华侨中学的概况,并专柜陈列了台山华侨捐资建设冲蒌华侨中学的纪念石碑。此外,为进一步凸显侨乡特色,在“农村干部警示教育厅”单独设置“谁不说我家乡好”版块,以文字、图片形式介绍美丽台山,同时室内所有展板的背景均为实景拍摄的台山侨乡风光,集侨乡风土人情、人文地理于一体,使法制教育基地充盈着浓厚的侨乡廉政文化氛围。

(三)结合农村实际,精心编制警示教育内容。法制教育基地作为开展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内容编排上既要体现检察职能,又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根据不同的社情民情突出警示教育主题。台山作为我省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密集,尤其近年来农村乡镇经济发展迅猛,我市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也呈上升势头。为此,在警示教育内容的编排和展板设计上,我院结合我市农村实际情况,精选近年来我院查办的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例,深度挖掘犯罪原因,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为更贴近农村干部的真情实感,前往省女子监狱对我院查办的某镇财政结算中心女出纳员进行了采访并制作专题教育片,从情感角度对案件进行解读,引发我市农村干部广泛共鸣。

二、依托法制教育基地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宣教具体做法

20115月全国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现场会召开以后,教育基地建设进入空前发展阶段。如何在众多教育基地中凸显本地优势,我院在利用教育基地这一平台时不断探索宣教方式方法,力推职务犯罪预防宣教工作创新。

(一)创新警示教育工作模式。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停留在派发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法制课上,方式单一、效果不佳。为此,我院将传统宣传教育模式与法制教育基地有机融合,探索开展综合性“一条龙+菜单式”的警示教育活动。“一条龙”预防活动,即看一个警示教育展览、观一部警示教育片、听一堂预防教育课、开展一次以案说法、组织一次专题讨论、发一册学习资料。同时,编制课前调查表,参训单位可以在预防“菜单”中自主选择配套预防活动,以此满足不同参训人员的教育需求,极大提高了预防宣教工作的质量和效能。为了让参训人员坐得住、听得进、气氛好,我院干警探索更丰富的授课模式,在编写课件时注重授课内容取舍,精心制作PPT播放文件,挑选适宜案例进行针对性讲解,实现预防效果。  

(二)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宣教。如何在众多法制教育基地中脱颖而出,打造我院法制教育基地宣教品牌,关键是要突出本地特色、开展具有鲜明主题的预防宣教精品课程。为此,我院结合本地实际,针对不同层面的预防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活动。如抓好农村“两委”职务犯罪预防,先后举办新任“两委”干部培训班、农村“三资”管理培训班、“三纪”教育等专题培训班;先后邀请我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及农业、司法、民政等部门单位专家领导登台授课;连续4年联合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组织全市6500名村干部开展分期式、轮番式、多形式、常态化专题培训,实现全市基层干部法制宣教全覆盖。依托法制教育基地平台先后举办法制讲座和专题研讨,将预防职务犯罪课程纳入各类干部教育培训中,实现全市行政单位干部受教育面达85%以上。主动服务企业发展需求,先后与台山核电合营公司、富华重工、国华粤电台山发电公司等50多家企业开展预防宣教合作,帮助构建企业廉洁框架,提供“一站式”警示教育套餐。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载体,使法制教育基地更好地发挥其功效价值。

(三)加强信息搜集及研判分析。为增强法制教育基地预防宣教整体实效,务求宣教内容更贴近受训人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为此,在组织参训人员到法制教育开展活动前,我院通过科学设计培训调查表,通过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挖掘参训单位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需求,适时调整预防工作重点,帮助参训单位量身打造宣教内容,力求做到分层、分岗施教。在参观过程中更是注重采用互动式、交流式、谈心式的宣教模式,鼓励培训对象提问,促使参训对象深入思考问题,并根据参训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及时调整更新宣教观点,做到因人施教、量体裁衣。培训结束后,在调查问卷基础上探索建立鼓励调查机制,激励参训对象认真对待调查问卷,实事求是地评价法制教育基地的宣讲效果。通过信息搜集及研判分析,及时分类归纳整理建立台账,总结分析法制教育基地预防宣教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升法制教育基地警示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探索法制教育基地预防工作与检察室工作相衔接,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近年来,农村社会矛盾高发、突发,建立完善农村检察预防工作网络,主动服务基层司法需求,拓宽传播预防文化及服务群众的新渠道,是预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派驻检察室具有直面广大农民群众的司法诉求的地缘优势。为此,我院在建设教育基地过程中,探索将原派驻台城检察室(现冲蒌检察室)迁到法制教育基地,让检察室和法制教育基地一同建设,使法制教育基地预防工作与检察室工作相衔接、同发展,充分发挥检察室贴近基层和法制教育基地预防警示的双重优势,提高农民群众对职务犯罪的监督力和对预防工作的参与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如2013在组织村干部到法制教育基地学习时,一名村干部向我院预防干警反映某村委干部冯某检等人涉嫌贪污种粮补贴款的职务犯罪线索,预防干警马上将信息反映冲蒌检察室,由检察室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及时移交反贪部门跟踪调查后,成功立案贪污案件14人。

三、如何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力促职务犯罪宣教工作创新发展

法制教育基地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探索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完备之处,如法制教育基地的整体规划布局、宣教内容、工作机制、人员保障等各方面仍有很大完善空间。今后将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力促我院法制教育基地职务犯罪宣传工作上新台阶。

(一)优化整体规划布局,打造独具侨乡特色的预防文化传播阵地

1、坚持侨乡特色理念,提升教育基地文化内涵。在现有规划布局上,进一步突显侨乡文化特色,丰富法制教育基地文化内涵。如探索利用室外场地,增加本地侨乡特色元素,如本地廉政人物、革命先烈雕塑等,利用活动展板开辟廉政文化建设专区或LED专栏集中展示台山侨乡历史、本地风土人情、侨乡廉政文化特色,使侨乡文化与检察文化有机融合,丰富职务犯罪预防宣传的思想文化内涵。

2、展板内容多样化,突出实效。目前农村干部展厅主题以我院查办的涉农领域职务犯罪为主,在展板主题、内容上有提高的巨大空间。如结合我市地缘和侨乡历史因素,适当增加涉侨、涉外、海域滩涂领域、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素材,形成独具本地鲜明特色的警示教育展览。同时,加大科技投入,探索运用现代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如增设触摸互动点播系统、隔空电子翻书等现代技术手段,改变展板布局单一性,打造具有侨乡特色、拥有现代科技手段,饱含丰富内容的法制教育基地。

(二)优化培训格局,提升培训实效

1、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预防文化建设。在宣教内容上,加强对展览讲解词、讲课稿件的整理归纳,强化信息交流和意见收集,确保宣教内容独到新颖且满足不同参训对象的需求。同时,在制作课件时增加多媒体元素,将法制课的主要内容配上结构图、漫画或音频、视频短片等加以说明,使之生动、形象,吸引力更强。探索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的廉政文化活动,如模拟法庭、演讲、咏歌、书画创作,廉政人物评选活动、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预防文化品牌。及时总结并推广好的培训经验做法,以典型引路,以示范为先,如邀请各行业系统的专家领导或优秀村干部等“活教材”亲自授课、开展法制夏令营等活动,扎实推进警示教育宣传工作的多样性。此外,探索开展远程宣教预防,采取视频同步转播等手段,将法制教育基地精品课程通过远程视频进行同步宣讲,或刻录成光盘通过视频播放系统组织学习,进一步普及和推广预防文化。

2、综合灵活运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手段。在利用法制教育基地开展培训活动工作的同时,把预防调查、预防咨询、案件剖析、预防检察建议等一系列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手段综合灵活运用,如培训前,深入培训单位帮助培训单位查找廉政风险点,并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方案、培训课程,避免授课内容陈旧空洞缺乏实效性。此外,在调查基础上还可以对培训单位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管理薄弱环节发出预防检察建议或预警提示等,帮助培训单位堵塞漏洞,实现点对点、点对面全方位服务,改变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单一性。

3、科学谋划培训项目,提高培训项目质量。由于预防工作面广点多,而人员相对不足,因此培训工作不能四面出击,要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弯,务求在一个领域上做实工作。如结合每年的预防工作重点及年度惩治报告突出问题开展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某个领域、某个系统职务犯罪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培训项目,或挖掘侨乡资源优势,增加涉外、涉侨等主题鲜明的警示教育活动,展现预防培训特色和工作专业水准。

(三)畅通内外协调,提高预防协作整合力

1、对内沟通协作,形成宣教合力。(1)强化管理和内部工作衔接。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及时调整教育基地管理细则内容,细化冲蒌检察室在培训工作中的协调配合职责。同时预防科应强化与冲蒌检察室的日常沟通及联系,及时通报培训信息并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及分析,形成固定的信息交流工作机制,确保衔接顺畅。(2)明确各内设机构在教育基地中的配合职责。尤其在教育基地举办大型专项培训活动时,预防科应合理调动我院各内设部门的宣传资源,提前制定培训计划方案,将培训时间、主题、内容、完成的时间节点、负责部门具体细化,在领导审批后可以通过开会纪要或发文形式固定下来,既可避免预防科孤军奋战,又便于各科室对照执行,可操性更强。(3)在司法改革和“侦防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考虑到自侦部门亲身经办案件,对案件细节、犯罪原因、管理漏洞等情况更为熟悉,调动侦查人员参与预防宣讲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预防宣讲的准确性及专业化。                      

2、对外合作与交流,构筑预防网络。职务犯罪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应调动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走开放型的预防职务犯罪道路。一方面,争取党委领导支持,主动做好沟通汇报工作,把教育基地预防工作纳入党委领导下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另一方面,以教育基地为中心,形成“一个小组”和“一个网络”的机制,“一个小组”是市委领导下的市预委会,“一个网络”即是由纪检监察、组织、宣传、法院、公安、党校等相关部门构成的预防工作网络,通过该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以法制教育基地工作为中心的联系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专项推进会,交流预防信息,推广经验等做法,将分散在各单位的人力、物力统一起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四)强化人员保障,扎实推进预防专业队伍建设

由于预防人员配备有限,有效利用现有人员资源组建运转协调有力的宣教队伍是当务之急。考虑到冲蒌检察室对教育基地基本情况、展厅展览内容相对熟悉且在教育基地固定办公,在开展活动时比预防干警更便捷,因此小型参观活动可以由检察室自行组织并进行解说、参观指引等工作。在大型参观活动时,冲蒌检察室应协助做好在人员分流、讲解指引、参观接待、拍摄活动照片等工作,缓解预防人力不足现状。另一方面,加强我院宣讲团管理,建立对宣讲员的管理考评制度,对优秀宣教员适当奖励,提高宣讲员参与宣教工作的积极性。

(五)强化经费保障,确保宣传工作常态化发展

教育基地自成立以来一直免费对外提供培训,基地日常运作、建设等费用均由我院自行解决,已无余力承担额外的开支。此外在省统管财务后,保障经费由省财政统一拨付保障,教育基地的经费保障成为重要问题。而相关部门单位在利用基地教育资源过程中并未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个别参训单位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和未成年人在自行解决集中培训产生的餐饮、交通等费用存在一定困难,直接影响该类人群到教育基地参观的积极性。因此要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保障,将教育基地培训工作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或由市相关部门牵头设立专项培训资金,对受训单位进行适当补助,降低参观成本,让更多的单位可以组织人员到法制教育基地参观。

(六)提高法制教育基地的知悉度和宣传力度

职务犯罪预防,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因此应结合预防“五进”活动,主动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机关、走进农村,拓宽职务犯罪预防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此外,可以考虑依托派驻检察室,建立法制教育基地巡回工作站、联系点,利用活动展板开展巡回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公共宣传活动,使法制教育基地的宣传工作更贴近农村基层一线,及时为群众释法解疑,提供法律服务。另外,运用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公众媒体或利用我院门户网站,及时发布法制教育基地宣传信息,公开相关职务犯罪预防内容,制作出以法制教育基地工作为主题的宣传片、宣传小册子等方式,提升群众对法制教育基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参与及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