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古典家具精品鉴赏会上,伍炳亮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杨兆宇 摄
首届中国(江门)传统家具精品鉴赏会于12月15日落下了帷幕,来自台山、新会的传统家具在此次鉴赏会上各领风骚。其中,《清式紫檀精刻清明上河图地座屏》成为了鉴赏会的一大亮点,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人们纷纷对其精美的雕刻和惟妙惟肖的艺术造型赞叹不已。
它的主人就是在中国古典家具界享有“岭南鲁班”美誉的伍炳亮。他曾经被人们称为“酸枝亮”,从事收购、倒卖古旧家具的生意。如今,他成为家具设计大师,荣获过“中国家具设计杰出贡献奖”,他设计的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其人】
从“收买佬”到设计大师
提及台山大江传统家具,伍炳亮是一个不能不提的人。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明式家具学会理事、广东省家具协会副会长、伍氏兴隆明式艺术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从这些头衔,你便可以了解到,伍炳亮在中国古典家具行业享有不一般的地位。
鉴赏会上,在“伍氏兴隆”展厅内,小叶紫檀、红酸枝、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等名贵木材制作的古典家具,黄花梨休闲椅、七屏式座团……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屏、床、桌、椅、柜、几、案尽可仔细观摩,线条简洁流畅,刀法精密、圆润浑厚,参观者均惊叹不已。
华丽的背后总有沧桑。“我已经入行31年了。”伍炳亮说。出身贫寒的他和很多大江人一样,先是收购各类旧家具,然后再卖出去,之后进入古典家具制造行业。“最初是收购酸枝家具,因此,人人都叫我‘酸枝亮’。”就在买与卖之间,有着木艺基础的伍炳亮开始维修旧家具,从中研究学习,逐步积累了丰富经验。
1987年,伍炳亮开始聘请师傅在台山办厂,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起初,他创业的方向并不明确。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伍炳亮与古典家具结缘。“开厂那一年,我来到台山市端芬镇一位打金师傅的家里,看见了一张清代中后期的鹅蛋形台凳,造型无比精美,我非常喜欢,但是对方不肯卖。后来,我用黄花梨做原料,加上自己的创意,做出一件仿品,从那时开始,我开始主攻古典家具的创新设计。”伍炳亮说。
从此,伍炳亮开始为自己的每一件作品精选上等名贵的木材,精心构思,在汲取明清家具精华之外,推陈出新,精雕细琢出一件件家具作品。伍炳亮惜木如命。“每一件都是名贵的木材,都是稀缺的资源,制作之前,都要精心构思。”伍炳亮说。追求型、艺、材、韵的完美统一,多年来一直是他设计制作传统古典家具不变的宗旨。
经过多年的打拼,“伍氏兴隆”生产的紫檀、黄花梨明式古典家具成为台山市大江镇传统家具的一张名片。
受“伍氏兴隆”品牌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家具专业镇,大江镇的古典家具产业走的是高端消费的路线,制作工艺精湛,吸收了明清两代,苏、广、京等地家具的精华,形态典雅、比例协调,或沉稳庄重、或淳古淡泊,为市场所推崇,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国。
【其事】
不仅是造家具更是造文化
面对记者的采访,伍炳亮显得有些拘谨,但是只要话题触及了明清仿古家具,他便变得自然、活跃。造型优美、做工精细、用材考究,三者有机统一,成就了伍氏兴隆家具的神韵。“除了选材和做工昂贵,一个非常关键的特点是,我们不仅仅是造家具,更是造文化。”伍炳亮说。
2006年,伍炳亮创新设计的作品《清式紫檀精刻清明上河图地座屏》获广东省民间工艺博览会金奖,该作品耗用香紫檀木材料达3000多公斤,此座屏风宽4.5米、高2.3米,是由伍炳亮亲自构思设计,20名民间艺人历时近3年,动用5000个工时才完成的,画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雕工精细。
2007年,伍炳亮携《清式紫檀精刻清明上河图地座屏》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文博会”),一举荣获最高奖项——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特等金奖。2008年,“伍氏兴隆”作品《清式紫檀镶理石精雕云龙纹圆桌九件套》再次扬威“文博会”,整套家具由一张圆桌与八把靠背椅组成,均采用名贵的檀香紫檀制作,动用1000多工时,耗木料1500余公斤。圆桌与座椅均雕刻云龙纹作为装饰,龙纹神采飞扬,雕工精妙且刀刀有序,精工之极而不染一丝匠气,整体气韵森严浑穆、雄浑富丽。伍炳亮蝉联“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特等金奖”。
随后,伍炳亮的明式黄花梨无束腰霸王枨大画桌,在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获特等奖,并与明式黄花梨大号四出头官帽椅一起,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清式紫檀三扇式大地座屏被中南海收藏陈列。伍炳亮本人也曾经荣获“中国家具设计杰出贡献奖”,业内权威人员更是将“伍氏兴隆”称之为当代“岭南鲁班坊”。
【其言】
“江门风格”独具特色
在本届古典家具精品鉴赏会上,伍炳亮的“伍氏兴隆”在展会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忙前忙后,为参观者介绍他的作品,告诉大家怎样去欣赏这些古典家具,他成为展会上最忙碌的人。
伍炳亮说,传统家具已成为江门市一张亮丽的名片,鉴赏会上展示的家具,既有“广作”优良传统的精品家具,又不乏“京作”、“苏作”的代表;既有中低档的适合普罗大众的普通消费品,又有高档国宝级适合收藏的精品。在我市举办这样高层次、具影响力的中国传统家具行业的盛会,展望中国传统家具产业未来,将为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使得江门在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中取得示范者的地位,增强江门的知名度。
伍炳亮介绍,近年来,江门市传统家具产业增长很快,逐步形成了以大江—公益展厅加基地模式古典家具产业带、新会古典家具第一街、五邑古典家具城、新会河北村古典家具产销十里长街为主的全国最大的传统家具产业带。在我国传统(古典)家具的三大产地(台山、新会、福建仙游)中,我市就占据其中两个席位。我市的传统家具继承了明清家具中的“广作”艺术传统,与“京作”、“苏作”鼎足而立。制作工艺上颇具先进性和创新性,把观赏性、收藏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江门风格”。
伍炳亮说,传统家具精品鉴赏会邀请了国内专家学者对参展作品进行评审,对家具制作工艺、艺术造型的开发研究,从实用商品向艺术作品的层次转化,有助于提升传统家具中的文化附加值,此举对于推动我市传统家具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