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福强
金融海啸爆发以来,我们外经贸部门与企业的接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差不多每周都要下到企业,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落实优惠政策,协助企业化解难题,可以说,努力帮扶台山有出口贸易的170多家企业稳定发展已成为外经贸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开栏语:
金融海啸爆发以来,中国各地的实体经济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帮扶企业抵御寒冬,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了多项帮扶措施和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为身处困境的企业注入了一股重要力量。政府帮扶困境中的企业,具体的行动和措施体现在相关职能部门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细微举措。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台山一些与企业关系密切的职能部门纷纷推出了怎样的帮扶举措?这些举措如何确保能够切实帮扶到处于困境的企业?具体的实效又如何?从今日起,江门日报推出“一把手话御冬”栏目,通过专访台山市一些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听他们讲述各自的政企携手、共御寒冬之道。
点对点的全程“服务”
再好的政策,只有落实到企业身上才能显出作用和效果,对于这一点,做企业出身的游福强显然更加清楚。为了在金融海啸的大背景下,切实提升服务水平,迅速有效落实各项帮扶举措,台山市外经贸局专门成立了三个工作小组,分别由局领导牵头,点对点地负责联系服务具体镇街内的企业,详细到把每一家重点企业名录都罗列出来。
点对点的分工明确后,相关小组必须每周都要深入到重点企业,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经营状况,遇到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当场拍板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如果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到企业现场了解情况的,也必须定期打电话了解情况。”游福强说。
定期的点对点“服务”,迅速有效化解了一批企业遇到的各种重点难点问题,在逆境中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在帮扶企业中起到了看得见的实效。游福强告诉记者,台山大项目富华重工在进口设备减免税过程中,台山外经贸局派人全程协调跟踪服务,顺利办好进口设备总值865万美元的备案手续,有效推行了该项目的推进速度。同样,在台山核电在还不具有进出口权的情况下,外经贸部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实现其进口设备在台山口岸报关进口,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助力企业危中取机
危中取机成为金融海啸爆发以来最为流行的词汇之一,企业欲危中取机,政府能有何作为?游福强介绍,台山外经贸部门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协助企业寻找新商机,开发新兴市场,比如,在纺织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协助台山捷德纺织寻找商机,最终签订了纺织牛仔布220万米的大额订单,目前该企业正在紧张有序投产。为了帮助进出口贸易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台山外经贸部门还组织得力人员,积极掌握国内外各类展会的动态信息,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国内外的展会,从中寻找新商机。
游福强告诉记者,通过台山外经贸局的努力,在今年的广交会上,台山市的企业参会展位从35个增加到45个,在金融海啸的大环境下,能够让更多的进出口企业到广交会上寻找商机,应该说是一个有效之举。“除了组织企业参展寻商机之外,我们还深入企业调研,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适时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游福强说,外经贸部门积极协助一些实力较强的品牌企业申请国家发放的品牌开创基金,以及开创国内外市场的资金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