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台山台山市博物馆!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台山市博物馆 > 科研与收藏 > 科研成果 >
【用脚步丈量台山】浮石村——文化底蕴深厚的赵宋皇族村(三)
发布时间:2019/07/25    

 浮石村

 文化底蕴深厚的赵宋皇族村(三)

叶玉芳

背山临水的浮石村

 

文风蔚然  遐迩闻名

      赵氏家族600多年在浮石村繁衍生息,培育出特色鲜明、风貌独特具有时代性的非物质文化。阵容鼎盛、造型巧妙、活色生香、动感十足的浮石飘色,活跃于村头空地的排球运动,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广为流传的诗歌传说,凝聚着浮石人民无穷的智慧。这些活态的、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在浮石古村里世代相传承,并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丰姿日渐吸引着世人的眼光,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浮石飘色-

“浮石飘色”是古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精华,是台山赵氏的一种乡土习俗活动。

三月三,去哪里?到浮石,看飘色……

每逢佳节,人们便从四面八方涌到浮石一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浮石飘色,令浮石人倍感骄傲和自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浮石飘色

陈天海 摄

 

      浮石飘色始于清乾隆年间,据说是浮石村上京赶考的举子,在京城观看了童子彩衣装扮古代脚踩高跷和划旱船这类表演后,受到启发,学习技艺, 回乡逐渐摸索创造出来,因装扮古代的童男童女(色)凌空而立,神态自若,好像飘在空中,故称“飘色”。清朝以来,飘色于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出巡,庆祝北极神诞,祈求丰收驱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浮石飘色

胡思红 摄

 

      浮石一坊一台飘色,造型各异,多以历史故事定名,如“赵子龙救阿斗”、“吕布戏貂婵”、“牛郎织女”、“昭君出塞”、“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穆桂英挂帅”、“薛仁贵与柳金花”、“罗通扫北”、“白蛇青蛇”等。每台飘色由两个色仔,一上一下组成。色仔由赵氏琳琅剧社的师傅在浮石学校中挑选,要经过剧社师傅专业的训练。坐在下面色屏的色仔叫下色,凌空三米高立在色架上的色仔叫上色,也叫飘。两个色仔穿好戏装,便形成了一台飘色。每台飘色的道具,由下面的木箱“色屏”和支撑色仔的“色架”两部分组成。

 

浮石飘色——“赵子龙救阿斗”

陈天海 摄

  

      飘色巡游,前有锣鼓、瑞狮、旌旗、色标、罗伞开道,后有八音弦乐、八仙贺寿,紧跟十架飘色,庞大壮观的巡游队伍由北极殿出发,穿过承惠里门楼,一字展开,浩浩荡荡巡游十坊,气势壮观,令人在赞叹声中流连忘返。


 飘色巡游队伍穿过承惠里门楼

 

 

-浮石排球-

 

浮石村排球是世界早期排球运动的活遗存。

 

中国第一支农民排球队——华利磨(volleyball)

周总理盛赞“全国排球半台山”

 

      台山是“排球之乡”。1914年,传统的九人排球运动由在广州读书的华侨子弟传入台山城乡。华侨从国外带回排球的打法、技术和专用术语,促进排球运动蓬勃发展,并深受侨乡民众喜爱。《浮石志》载:1919年初,浮石青年以倡导排球运动,引导乡民以正当娱乐,冀移风易俗为宗旨,成立了中国第一支农民排球队——华利磨(英语volleyball的音译)学会,它对台山乡村开展排球运动发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浮石排球队曾于1936年荣获六邑排球公开赛冠军,并为省、市输送不少排球运动人材。1972年,周恩来总理更是以“全国排球半台山”赞扬台山排球人才辈出。一百多年来,九人制排球的赛制、规则依然在浮石古村延续,各坊均有自己的排球队,群众基础坚实广泛。

 

 

-文风蔚然美名扬-

 

      浮石村文风蔚然,崇尚文明,重教兴学,人才辈出,素有“仁里”、“宁阳礼选”之美誉。从明万历十九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浮石士子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的有:文举人6人、武举人5人、钦赐翰林院检讨1名、贡生18人、秀才67人、生员102人,共计199人。其中,清道光元年(1821年辛巳)赵允光(文举)、赵炳垣(武举)两人同科中举,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辛卯)赵宗坛、赵天锡两人同科中举、同登一榜,是台山有名的“举人村”

 

·赵天锡(1855—1905年)

近代著名学者,清光绪十七年辛卯科举人。

中举后立志“将讲学代耕,自食其力。将以我所学,培育兼通中西学的人才,为国效力”。

辛勤耕耘二十四载,为本县培养大批博学之士。

编著有《宁阳诗存》、《宁阳文存》、《宁阳学存》、《宁阳杂存》和《新宁县志》(光绪版)。

为保存本县历史文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对台山文化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赵天锡故居,位于浮石村委会七坊村村中

 

 

·赵宗坛(1862—1938年)

著名外交家、教育家。

光绪三十三年(1907),受聘于旧金山台山宁阳会馆主席,

伍廷芳出任驻美国等国公使,邀赵为公使馆三等书记官,

后又被驻美公使张荫棠聘为公使馆商务委员。民国后升任英属加拿大副总领事。

在任期间,为维护华侨权益、组织当地华侨社团、兴办华侨学校和台山县立中学(今台山一中),

贡献卓著,深受侨胞爱戴,曾荣获国民政府颁发五等嘉禾勋章。是台山县立学校首任校长。

 

20世纪初赠中国驻加拿大赵宗坛领事花卉纹“为我保安”铜镀银纪念杯(台山市博物馆 藏

 

 

·赵灼(1882-1956年)

国民政府注册会计师。早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获商学士学位。

1926年编译出版的《纳氏英文法讲义》,是中国第一本英文语法书,

用英文和中文讲解英文语法,全书四大册,为当时全国各大学采用的教材,为推动中国近代英语教学贡献突出。

 

赵灼故居,位于浮石村委会四坊村村中

 

      640多年来,赵氏家族在此立村、繁衍、开拓,形成的古村落群不仅是赵氏家族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和见证,更是岭南珍贵的古村落遗产。以赵氏为主的村民依然是这个空间的主人,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表现出农耕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同时,这个生命体也在不断吸收新文化来营养自己,近代华侨传回来的西方文明,在这里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而灿烂的浮石村,是岭南历史文化长河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完结!

 

注:转载本文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