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白色恐怖 投身革命洪流 ——共产党员黄秀珍同志事略 (离休老战士:罗玉良) 归侨少女黄秀珍,原名黄梅霏,田头茭笋村人,1930年3月4日在南洋出生,十岁时(1941年)随父黄祥光回国,并在田头小学读书,1946年考入长沙师范,长师毕业后返回家乡田头。当时,田头地区地下党领导的武工队活动十分活跃,革命处于高潮。黄秀珍在革命形势的影响及武工队同志的教育下,积极参与武工队的革命活动。茭笋、文明两个村子是田头地区反动势力统治的中心,参加革命活动是十分危险的。黄秀珍毫不动摇,悉心投入活动。 
图为年轻时的黄秀珍同志 (照片由其胞妹黄妙霏之子傅文锐先生提供) 1949年4月,田头的一场吓跑伪县长李法尧事件,是赤溪武工队在赤田地区的宣传线上打了一个大胜仗。黄秀珍以学生身份作掩护,在家积极印制传单、标语,并大量散发,宣传革命形势及党的政策。鉴于黄秀珍的积极表现及其对党的要求,1949年4月被吸收入党,成为中共党员。 1948年2月始,台山县的斗山、冲蒌、都斛,赤溪县的全部及新会县的崖南、崖西、黄冲等地的游击区连成一片,由当时的台新赤县工委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属下各小片的武工队加强编制。此时,黄秀珍由田头武工队调往崖南,归入新会党组织,从这时起,黄秀珍便一直在新会那边工作,极少返回台山(田头、赤溪)。 1949年5月,当时台新赤县工委领导机关临时驻地——台山都斛泥冲村。笔者此时所在部队正好在该村负责警卫。一天中午,该村的一幢房子里出来一位武装的女武工队员,笔者正好值勤,两人不期而遇,互相对视一下,顿时相楞起来,原来两者是在田头小学读书时的同学,两人相互简作介绍,表明身份来由。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特殊的环境下相逢,既惊奇又激动,时间仓促,无法久谈,惜惜话别,各自返回自已的岗位。原来,这次黄秀珍是随同新会片的领导人过来台山泥冲参加会议的。别后,再没有机会相见,也缺少联系。 解放后,黄秀珍被分配在新会县工作,1980年调回阳江。几十年间,黄秀珍一直競競业业、忠心耿耿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到台城何仲儒同志的家时,老何拿出一包精致的茶叶对笔者说,“这是梅霏从阳江寄来送给家乡(田头)的同志作为留念的”。老何随即从那包茶叶中分出一小包给笔者。茶叶虽小,它深藏着梅霏同志的深情厚意。梅霏同志的真挚情怀使笔者不能忘怀。武工队员黄梅霏当年的丰姿绰影,仍在脑海中涌现。 1984年,黄梅霏同志因病离休,1985年2月,与世长辞。知命之年,正好发挥余热,再立新功,兼享晚年之福,但事与愿违,令人惋惜。 在革命战争年代,赤溪田头地区参加革命人数过百,加入地下党者亦有数十。惟是女同志只有两人(陈小云、黄秀珍)。她们俩人抛弃优越的家庭生活,甘冒风险,不怕牺牲,这种情操,尤值赞扬。 过去了,前者的革命精神,让年轻的一代继续发扬、传承下去吧! (2022年10月于田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