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赤溪故事 赤溪乡贤 捐款鸣谢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 赤溪客家文化网 > 乡亲事迹 >
6.台山赤溪长安村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叶玉如
发布时间: 2022/12/06 17:12     人气: ℃   责任编辑: 赤溪客属

 

金色海洋托起的巾帼院士

——记江门五邑籍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叶玉如

(伍益民)

 叶玉如肖像.jpg

 叶玉如肖像 

金色的海洋上,知识举起了一个智慧的头脑,发出光茫的旭日——这是香港科技大学(简称“香港科大”)校徽向世界展示的理想。进入21世纪10年代,香港科大突飞猛进,2011-2013年蝉联QS亚洲大学排名第一、2013年又获QS全球年轻大学排名第一,迈进世界名牌大学之列,众多杰出科技人才,这里脱颖而出,江门五邑籍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叶玉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湾区的科技新星

自从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主席见证下,《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于香港签署以来,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大湾区的各项建设全面推进,如火如荼。

2022年5月20日,香港科大校董会一致通过任命叶玉如为香港科大下任(第五任)校长,自2022年10月19日起生效,接替御任的史维。叶玉如将成为香港科大自1991年创校以来的首任女校长。

叶玉如,人称“香港美女生物学家”,1993年加入香港科大,于2016年获委任为副校长(研究及发展)至今年4月。她是世界知名的分子神经科学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也积极推动国际相关领域政策的发展。她在香港科大出任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的主任。

 fe47449ac6293124414862ff0261e65.jpg

香港美女生物学家叶玉如 

叶玉如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是国际科创中心,资源充足,能带给香港年轻人很大的发展机遇。她将通过香港和广州两地校园创新的学术框架继续实践使命,

为新一代人才提供优质教育

2017年6月,叶玉如和23名在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习近平主席写信,表达了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发展创新科技的巨大热情。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并迅速部署相关工作,解决了国家科研项目经费过境香港使用、科研仪器设备入境关税优惠等问题。

“这是内地和香港科技合作上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叶玉如指出,国家的科研资源进一步向香港开放,为香港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基础科研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这也证明香港的科研能力获得国家的肯定和认可。25年前,从在香港科大任教开始,叶玉如就开始与内地很多科研机构有过交流。如今,两地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她期待开拓更多渠道参与国家的科技发展。叶玉如表示,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人才的交流非常重要。香港很多科研工作都是高校在做,两地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固然重要,更希望两地可以考虑联合建立一些科技交流的平台,为两地的年轻人交流和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好地推动创新科技发展。

学成不忘报效祖国

叶玉如祖籍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长安村,1956年出生在香港一个有6个孩子的清貧家庭。她排行第六,是最小的一个。到了读书的年龄,叶玉如与她上面有4个姐姐一样,进的是嘉诺撒圣玛利书院。家中6个孩子都上学,家庭经济负担是十分沉重的,因此,叶玉如的大姐在高中毕业后,主动放弃念大学,决定当老师,其他两个姐姐也都这么做,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供她读书。叶玉如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就是她的姐姐。家里条件不好,叶玉如上学读书困难重重,她小小年纪就已经能设身处地为家人着想:正是由于姐姐们的自我牺牲和支持,她才得以念完小学、中学、本科和硕士课程。因此,为了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倍加努力学习,希望能不靠家里的资助上学。所幸的是,叶玉如从小学一年级到博士业,她没花过家里一分钱学费,因为她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全程拿了奖学金。在哈佛,提起这个拿全奖的东方女孩”,连图书馆的看门人都认识她。

由于学习非常不错,一靠着拿奖学金攻读,叶玉如中学毕业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赴美国波士顿学习的奖学金,前往美国求学。期间,已移居美国的二姐对她照料有加,使她更加勤奋学习。她仅用3年时间,就在1977年以“最高荣誉”于马萨诸塞州美国西门子学院毕业,获得化学和生物学双学士学位,并在22岁便顺利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神经药理学科,成功读到博士毕业。1983年,叶玉如顺利地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并开始博士后研究。当时,她是导师招收的第二个博士生,实验室处在初创阶段,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她迎难而上,日以继夜地刻苦学习钻研,到学校图书馆几乎成了她的专属,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经常到凌晨三四点才离开。这段她求学生涯中最为艰辛的一段岁月,叶玉如以极大的意志和毅力,终于度过来了。

在拿到哈佛博士学位后,叶玉如一直在美国从事药物研发的工作。后来,因思念故土,她放弃了条件更好的研究环境,毅然选择回到香港从事研究工作,任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讲师。1994年,她升任副教授,1998年升任教授。现已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理学院副院长、生物化学系主任和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以及分子神经科学中心主任,并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及神经科学研究所客席研究员,南京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等大学名誉教授。

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

兴趣,是科学研究的敲门砖。叶玉如认为,要真能把科研当成是兴趣,能一直保持着热度,这样才能让自己在科学领域有更高的成就。在中学时期,她受到自己生物老师的影响,从此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上大学期间,她又迷上化学实验,从而使她决心专攻药理,这是将生物化学结合起来一起研究的学科。

 叶玉如在实验室工作.jpg

叶玉如在实验室工作

回到香港以后,叶玉如在香港大学开始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攻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破译人体“大脑”。她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初始,她的团队只有4人,研究环境不是太好,不过,她善于克服困难,慢慢将自己的团队发展起来。

进入21世纪,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简称AD)发病率急速上升,势头已超过了癌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叶玉如在破译人体“大脑”的同时,叶玉如专注神经系统研究,选择脑退化症(老年痴呆症)作为研究重点,希望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研究,找出脑退化症成因,从而延缓病情,甚至找出医治这个疾病的良方。

对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这类的凝难病症进行了重点研究,希望让老年痴呆症治疗成为可能,开发出合适的药物,挽救被这些疾病折磨的病患。经过多年的研究,她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发现了几类新型的神经营养素,这对于治疗神经类的疾病有很大的帮助,有助理解神经营养因子如何参与在神经细胞的分化及维持过程中,揭示其应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疾患,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等的可能性。

神经类的研究必然要主攻人脑,在生物学中难度较大。迄今为止,人的大脑结构复杂,科学界对于人的大脑的研究仍然不是十分透彻,因此许多与大脑有关的病症,现代医学也很难攻破,但是,叶玉如还是毅然决然投入到其中的研究之中,希望能靠着自己的研究,改变人类面对脑类疾病束手无策的现状。经过不懈努力,她的团队通过基因研究,成功找到了人体免疫系统与神经类突变的关系,在生物学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对于人们了解这些病症起到了关键作用,叶玉如因此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时当选为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

热忱,是科学研究的内动力。叶玉如认为,“科学是一个探索和求知的过程,除了创意和决心,更重要的是热枕。

热忱就是比兴趣还要强烈。人们往往是有了兴趣才去学习,但是有了热忱,就会更加尽全力坚持下去。”“我的热忱在科研,所以我一直坚持。读书时,因做实验经常工作至凌晨三四点亦不计较。热忱比兴趣更深刻,有了热忱,才会有意愿去克服、解决困难,我想科学家有时会遇到困难实验不是个个都成功,我们要有毅力,解决困难,再继续做下去。”

为了揭开大脑这个复杂器官的神秘面纱,叶玉如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致力于神经科学的研究。长期的坚持不懈,叶玉如和她的研究团队花了6年时间,终于找到一些小分子药物。根据各种蛋白对脑细胞信号传递作用的利弊,这些小分子药物通过口服或注射等方法进入人的大脑,影响特定的蛋白,“激活”有利的蛋白,“抑制”不利的蛋白,进而改善神经细胞的信号传递功能,从而发现了人体内一些蛋白质能对神经细胞的沟通起到关键作用。这使她在研究和治疗脑退化症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这些成果不仅进一步解释了学习和记亿等认知过程的分子机制,也为脑退化症和帕金森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这项发现,对人类健康带来莫大裨益。这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微弱晨曦,让脑退化症等顽疾的治疗前景有望变得明朗,因此,叶玉如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1年,叶玉如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获得中国科学家的最高学术荣耀。当年,她年仅45岁,因此成为当时中科院最年轻的院士。

“女性诺贝尔奖”殊荣

叶玉如运用现代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方法,探时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元发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用于治疗神经性病患的可能性。她的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神经突触形成的机理及突触的功能,对解由此衍生的学习及记忆的机理有很大帮助。叶玉如运用现代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方法,着重探讨神经元的发育过程、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元和靶细胞间突触形成及功能发展之关系,以及它们用于治疗各类退行性神经病患的可能性等,在细胞与分子神经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相当杰出的成就,尤其是她在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发现,将使人类最终治愈帕金森氏症、老年痴呆症成为可能。她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世界科学界的广泛认同,有250多篇论文和综述在顶尖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献被引用17690次,并拥有41项国际科技发明专利。

叶玉如的科学研究成课丰硕,居功至伟,因而使她屡获殊荣: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美国国家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两度获国家颁发自然科学奖,并获法国政府颁授“国家荣誉骑士勋章”;兼任多种国际知名科学期刊的主编或编委,以及国际神经精神药理学协会、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获邀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脑研究会理事。

获“女性诺贝尔奖”殊荣.jpg

获“女性诺贝尔奖”殊荣

2004年,叶玉如荣获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的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殊荣。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奖励科学女性的项目,“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诞生于1999年9月,每年评选一次。迄今为止已经有来自45个国家的91位女科学家获得了这一计划的奖励,叶玉如因此成为生命科学领域首位得该奖的中国人。

叶玉如表示,香港科学界一直积极参与国家科研发展,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香港要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现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十四五”规划,都为香港创造了不容错失的重大发展机遇。香港正在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规划,更加积极和深入地参与国家的创新及科技发展,香港科学家要勇挑重担,努力推动香港科技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叶玉如说:“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动创科发展,投放了大量的资源以及支持措施,已经初见成效,我们希蛰创造个创新型社会,特别是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

(转载《炎黄天地》2022年第3期)

 
/ 上一篇:5.林秀山从事革命二三事——林金水
/ 下一篇:7.不畏白色恐怖 投身革命洪流---共产党员黄秀珍同志事略 离休老战士
 

手机版
主办:赤溪客家文化网    协办:台山市信息化服务中心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80412号    地址:台山市赤溪镇政府侨联大厦二楼
联系人:傅生    联系电话:0750-552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