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为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在开展“开门寻策问计,共谋科学发展”的主题活动中,结合工会工作实际,突出工会实践特色,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深入开展以“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为经济加油;强基层、增活力,为党政分忧;办实事、做好事,为职工解难;维护稳定,为企业和谐、社会和谐服务”等四大专项实践活动。亮点呈纷,进展顺利,初见成效。
领导带头,深入走访。市总工会党组将市总工会机关全体党员分为6个走访小组,每组由一名班子成员任组长,从4月13日开始,用7天时间分别深入到全市所有镇、街道、场走访企业、慰问职工群众。目前为止,已走访了18个镇(街道、场)工委会,21家各类型企业,36户困难职工家庭。各走访组每到一地,都分别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面对面听取民意;每到一户困难职工家庭,都嘘寒问暖,了解民愿;每到一家企业,都与企业管理层一齐科学分析、探索、破解应对金融危机,走出困境的良策;每到一个基层工会组织,都一齐研究如何发挥工会组织优势,积极组织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大计。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黄传芳于4月13日下午,带领市总工会全体班子成员冒着风雨,慰问台城地区2户困难职工家庭,探访台山柏历制衣有限公司,与公司领导一齐研究、探索如何进一步应对金融危机、发展企业经济的良策,并充分肯定了柏历制衣有限公司在金融风暴来袭时沉着应对,不把困难留给职工家庭,不把职工推向社会,坚决做到不停产、不裁员、不减薪、不少职工一份福利,厂工会积极组织全厂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坚持以产品质量求生存,信誉求发展,与企业共克时艰谋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并号召全市广大基层工会以柏历制衣有限公司工会为榜样,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服务大局、坚守岗位、群策群力,保就业、保增长、促发展,为台山经济加油。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响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深入调研,理清思路。市总工会6个走访小组的全体党员,都带着查找影响、制约工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真正做到听民声、集民愿、纳民智,集思广益,理清工会科学发展思路。已初步形成了《关于金融危机对工会工作、职工权益影响的调查和思考》、《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工会工作大发展的建议和设想》、《关于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关于非公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的调查和对策》、《关于适应新形势、探索新办法、开创工会经费收缴新局面的意见和建议》、《关于加强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关于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困难职工工作的对策》等7个专题的调研书面材料,为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民为本,解决民困。市总工会全体党员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现金,进厂入户,详细了解民意、掌握民愿、解决民困,对受金融风暴影响较大的职工家庭,现场探访、现场办理、现场救助,已救助生活困难职工46户,发放救助金16200多元,对患大病的职工给予及时援助,并到医院病床探访慰问,已援助患大病职工8人,发放医疗救助金30500元。以具体行动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困难职工家庭得到了实实在在帮助。
集中力量,边学边改。市总工会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突出工会实践特色,体现工会工作特点,以“四大专项实践活动”为抓手,集中力量、任务到部室、加强指导、边学边改、重点推进,着力解决几个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一是下发《关于在全市职工中广泛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竞赛活动的决议》,组织广大职工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规模较大、效果较好的是协助市卫生系统组织的全市护士护理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活动,推荐3名女护士参加江门市的技能比赛都取得了好成绩;二是深入发动非公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组建工会组织,破解非公企业工会组建难的难题。通过努力,已有所突破,其中台山桥都温泉旅游度假有限公司已挂牌成立了工会组织,新发展会员300多名;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已调解、化解劳资纠纷10多批次;四是组织职工开展文体活动,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市总工会于4月18日至20日,一连三天在市体育馆举办“台山市第五届‘税收杯’职工乒乓球锦标赛”,组织28支男队、15支女队共215名职工参加乒乓球比赛,既活跃了职工文化生活,又增强了基层工会的活力;五是树典型、表先进,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市总工会及时总结了柏历制衣有限公司工会组织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谋发展的先进典型,在《江门日报》、市政协《社情民意》、市政府网站和市总工会网站进行宣传报导;在全市工会组织中开展“星级职工之家”评选活动,并于4月8日对广东电网公司江门台山供电局工会等19家“星级职工之家”进行表彰,使到市总工会机关全体党员和广大基层工会组织,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有典型、赶有榜样,增强了学习、实践的信心。
台山市总工会学习实践办公室
2009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