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杏怡是小蜜蜂(台山)制衣有限公司技术部科长兼工会主席。她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深怀感情,用心服务,深受公司老板和员工的爱戴。
顶呱呱的生产能手
1998年5月,谭杏怡进入小蜜蜂(台山)制衣有限公司工作,由一线的流水线
车衣女工起步,不久当上车间的班长,负责整个生产车间的排产、生产以及工价。在公司发展的最高峰时期,每月要排产近400张生产单,总产量近14万打,除去外发加工厂接受加工的5万打左右,余下来的就要自己车间生产了,万一外发厂赶不上货期还是要收回来车间自己赶。那时既要监管外发厂,还要管理自己的车间,最后还需在这些生产单报上工价,保证工人取得合理的劳动所得之余还要控制生产成本。她象个忙碌不停的陀螺,真恨一天的时间只有那么的短。2004年,她怀孕了,每天顶着个大肚子在2800多平方米的工场不断行来行去,检查质量,累到浑身都痛,生女儿的前一天她还在工场。连坐月子也忙着赶回公司帮手。在公司发展的最高峰时期,加班加点是常事,每天忙到十一二点才回家,回去女儿早睡着了。第二天女儿还未醒,她又已回到公司上班。
2005年8月,谭杏怡晋升为生产部副厂长。新的工作岗位,新的起点,但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生产部的主管,如何能将产能再提升,从而达到公司管理层的要求,但同时又要兼顾质量及一线员工关于合理工资和正常休假等问题。由一线员工出身的她,深深体会到长时间的加班工作,不一定能带来高效率的产能,因为人的身体不是机器,必须适时的休养生息,何况机器都需定期保养。只有在最佳的状态下,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她以人为本,提出改革方案:一是每天减少2个小时的加班工时;二是适当提高工价,这样可弥补一线员工因加班时间减少了所带来收入减少的问题;三是将车间按实际需求再细化小组,并划分责任制,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四是在非繁忙季节,让工人们适当的休假。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证明,公司产能达到了,产品质量提升了,员工工资提高了同时家庭也可以兼顾到了,真真正正达到了多赢局面。
2009年,谭杏怡又一次迎来职业生涯的挑战,担任公司技术部的科长,管理样板科及印花班。在制衣行业中,样板科犹如一个微型工厂,是一间企业的灵魂所在。勇于挑战,永不止步是谭杏怡的人生格言。她以身作则,推行责任制,对各相关小组的负责人实行奖励制度,每月都没有出现错误及投诉,即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励。提高了同事们的积极性,也极大地提升了相关质量及效率。她还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工作经验传授给同事们,实行薪火相传。
当好员工的娘家人
谭杏怡还兼任小蜜蜂(台山)制衣有限公司的工会主席,她全面履行工会各项职能,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深入推进工资协商制度,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她经常说:公司就是我的家,过好日子靠大家,将这个家建设好,有温暖感,归属感才会留得住人才,员工才会尽心尽力工作。她切实为员工分忧解难,努力当好员工的娘家人。
2007年6月,一名职工患大病,在她与家人一筹莫展之时,谭杏怡发起献爱心捐款活动,共筹集1万多元的爱心善款。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谭杏怡又发起 “抗震救灾”募捐活动,为灾区人民共筹集了3万多元的爱心善款。近年还牵头建立了助学基金,资助公司6户困难职工子女继续深造。谭杏怡还特别关注女职工权益,举办女职工健康知识讲座,专程请教授回来上课。
每年谭杏怡都会组织全厂员工外出旅游一至两次,并诚邀大家携带家眷参加,令员工开宽眼界的同时也能尽情享受家庭之乐。深圳的欢乐谷,德庆盘龙峡及韶关的丹霞山等省内多个旅游景点都留下了小蜜蜂(台山)制衣有限公司员工们及家属们欢乐的足迹。
员工们最满意是公司食堂了。食堂以前承包给别人,伙食差,员工有意见。2012年谭杏怡带领工会接管食堂,工会委员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掌盘数,有人负责监管煮菜,有人管卫生,有人做市场调查,有人了解员工口味。员工吃得饱,吃得好,心情舒畅。
在充满诱惑的当下,谭杏怡坚守自己平凡的岗位,一干就干了17个年头。老板和员工都说“能与杏怡共事,是我们的福气!”
谭杏怡身上充分展示了当代女职工的时代风采,无愧于“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这个光荣称号。
(台山市总工会 李丽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