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栏目导航
文明实践在行动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文明健康科普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文明创建“九大行动”进行时①丨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升行动
时间:2021-08-12 11:27

一堂暑期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课,让乡村孩子们感受到美的熏陶;一次红色家风培训,让村民在培养孩子方面茅塞顿开,一场农技科普课,让农民接触到致富秘籍;一场读书学史宣讲会,坚定了大家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根据《广东省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的工作要求,我市按照省委和江门市委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升行动。行动开展以来,我市依托市、镇(街)、村(社区)三级33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59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7000多场次,覆盖群众近120多万人次。

图片

一、强化示范引领和平台建设

(一)高度重视,切实提升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水平

一是打造文明实践精品范例。台城街道和斗山镇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入选为广东省示范所,17个镇(街)各打造了2个村(社区)省级文明实践示范站,常态化督促指导和经验总结提炼,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台山模式”,打造文明实践“第一方阵”。

二是创新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建设,市财政局注入文明实践基金种子金额30万元,社会各界参与捐款,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推动“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开发出“台山融媒”文明实践云平台。

三是抓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培育出“宁城民声汇”“堂前燕”等52个品牌项目,推动理论和形势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志愿服务广泛开展。

图片

(二)深入推进“两中心”统筹融合发展,切实打通线上线下“最后一公里”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谋势造势,围绕群众最喜爱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和群众打成一片,不断提高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服务能力,更好的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形成大宣传大格局,讲好台山故事、传播台山好声音。至今,融媒体中心各媒体平台共刊发(播)各类新闻信息3万多条,广播电视节目6000多期,公益广告15万多条次。二是守好阵地,引导舆论。结合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特色,聚焦我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生态文明等重点工作,精心策划,推出《奋力2021》《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乡村振兴》《第一书记》等系列主题宣传报道50多个。三是创新形式,提升质量。深耕本土华侨文化,融合文明实践要求创作,通过图片、动画、漫画及视频等多种形式,创作一批具有本土特色、形式创新、丰富有趣的融合作品,如原创短视频《台山话本土原创歌曲<落水微茶>》,图文新闻、视频《粤海同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59条融合作品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选登。

图片

二、培养乡村志愿服务骨干

一是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骨干。全面铺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社工+志愿者”“项目+队伍”双联动工作,创新打造“8+N”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出党建理论宣讲、道德模范、巾帼志愿、文艺表演、农业科技宣讲、科技与科普、全域旅游等28支核心志愿服务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由市财政投入694万元推广“社工+志愿者”“项目+队伍”双联动工作模式。

二是强化培训管理。台山建成全省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训学院,依托台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训学院,开展了5期项目展示和骨干培训会,300多人次参与。

三是加大褒奖激励。由团委、文明办、教育局、民政局等14个部门单位联合进行,以“志愿公益行 奉献新时代”为主题,共评选了10大类示范项目和重点培育项目,并对500多名星级志愿者进行了奖励,同时成立志愿者商家联盟,持证志愿者去商家联盟可享受专门优惠。同时,还设置“台山市志愿服务贡献奖”“优秀志愿者工作管理者”“先进志愿者组织奖”“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先进家庭(亲子、情侣)志愿者”奖等8个奖项,自2018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起,每年有超过1000多名志愿者或家庭获得嘉许。建立文明实践积分奖励机制,各所、站结合实际给群众兑现参与奖品。

图片

 

三、开展送文化下基层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开展读书学史活动。开展“书映百年伟业”好书荐读活动,在17个镇(街)和64个市直单位中开展了260多场党建文献专题阅读学习活动,结合侨乡阅读季开展“红色经典·献礼百年”阅读活动,98所中小学共开展了2000多场线上线下阅读活动,覆盖全市60多万党员群众。

二是组织基层宣讲活动。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比赛选拔出了120多名志愿者成立“百姓宣讲团”,印发《关于开展“红色讲堂”宣讲活动的通知》分批到17个镇(街)开展巡回宣讲,用小故事讲透大道理,举办20场形势报告会、“四史”专题宣讲。

图片


三是开展学习体验活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梳理红色遗址29个,打造红色现场教学点4个,精心推出中共党史奠基人“何干之”展览、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3条,开展庄严仪式入队入团教育60多场,七一前夕市四套班子带头参加新党员入党宣誓暨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多场次。

四是开展致敬革命先烈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组织全市12万中小学生在线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98所学校派出小分队到全市29个红色遗址敬献花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牵头开展“红色讲解员”大赛,举办30多场初赛29名选手进入决赛,通过网上展映的形式弘扬英雄精神。

五是开展学习先进模范活动。深入学习“3个100杰出人物”事迹,依托33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获得者、时代楷模等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联合市民政局牵头深入走访慰问老战士、老同志、老支前模范、烈士遗属300多人次,实现微心愿200多个。

六是开展红色家风传承活动。发挥获全国、省、江门和市级的各类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优秀家庭共155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依托“妇女微家”“妇女儿童之家”、 台山市侨乡巧厨娘家教家风体验馆、侨乡巧厨娘文化营等阵地,举办 “少年儿童心向党”百年党史知识巡展,并引领“侨乡巧厨娘”讲红色故事,争当“侨乡红厨娘”, 传承家国情怀,通过巡讲、主题展、快闪、家庭故事汇等方式讲述感人家风故事。

七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未成年学生通过线上学习方式,在线聆听“迈向强国新征程·军民共筑强军梦”巡讲,组织高一学生参加军训动员大会,依托台山市国防教育基地进行红色研学12场,强化全民国防观念。

八是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童心向党”主题实践活动,以歌咏、演讲、合唱、绘画、手抄报、黑板报等方式呈现,全市近12万中小学生全部参与,开展“百场红色微型剧展演”活动,发布展演视频120多个,全市359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以“榕树讲堂”“快乐社区”特色品牌项目开展了活动600多场,举办“学党史 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35支队伍报名参赛,举办“红色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举办初赛200多场,开展“唱支山歌给党听”群众歌咏活动,近万名群众参加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