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悦读馆”等,不断升级阅读硬件设施,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同时,越来越多的阅读爱好者加入到文化志愿者阵营,推进“全民阅读”积极发展。
上周六下午,记者来到24小时自助图书馆天岭馆。一进门就看到不少读者在凝神阅读,安静有序。图书馆的出入口放置一台智能借阅机,市民可自助办理读者证、借还手续。这种集智能化、人性化为一体的新型图书馆,实行“平等、开放、免费”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阅读体验,深受市民欢迎。据统计,我市两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自去年12月开馆至今,接待读者近6万人次,平均每天近300人次,纸质文献流通量1.35万人次,电子文献外借量2万8千多册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了较好地管理自助图书馆,今年上旬,我市还招募了12名文化志愿者协助管理。这些志愿者中,有学生,有白领,还有退休人员。他们都表示,很享受参与服务的过程,深深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雷洁明是一名高中生。平时只有周末才有时间过来做志愿服务。打扫地面卫生、整理馆内环境、分门别类整理读者们归还的书籍……这些听起来简单的工作,其实相当繁琐。他说:“比如有一些读者,他会随手把书摆在桌面上,那我们需要收拾干净,并重新归类放在书架上。还有还书箱,市民会把图书放到还书箱,我们也要把它重新归类放回到书架上。同时,做这个图书管理工作,需要很大的耐心。然后还可以认识到各种各类的书籍,还可以开阔眼界,还可以让自己知道图书馆现在有哪些方面的书籍,到时自己需要的话,自己来这边找也非常方便。”
而另一位志愿者廖英慈就跟我们说,一开始的初衷,是为了在业余时间看更多的书。如今,在这里除了能认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爱书人士之外,感受最深的就是看到城市的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厚。廖英慈说:“以前传统的图书馆去的人还是比较少的,自从自助图书馆开了之后,包括传统图书馆那边借阅的人数都有一个激增。我最大的感想是,政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便利的社会资源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做志愿服务,自己也会感到很开心,这是一件对身心都比较健康的事情。”
志愿者们的爱心义举和无私的奉献,为广大市民营造了舒适的阅读环境和优质的图书借阅服务,保障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良好运行。我市相关部门会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图书馆知识的基础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 (通讯员:梁苑青 梁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