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市义工联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组织了90多场义工(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包括义工培训、医疗卫生服务、社区服务、爱心扶助等,参与义工(志愿)服务达到2000多人次,累计服务时数共5000多小时。打造了一批留得住、常态化开展的义工(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为文明城市建设、社会和谐进步、幸福台山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受广大市民的好评。
“义”起来,“晒帐篷”志愿集市便民又利民
2013年,市义工联分别在台城商业城广场、台城步行街、台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了三场大型的“晒帐篷”志愿集市活动,现场提供义修、义剪、义诊、义卖、义务法律咨询等服务,受到群众的欢迎。市义工联通过集中行动带动各义工组织关注民生并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应急求助、便民利民、文明劝导、保护环境等义工(志愿)服务活动,使更多困难群体得到帮助,不断提高我市的文明指数。另外,市义工联还通过“爱•设计”义工(志愿)文化产品设计创作大赛,广泛征集能彰显义工精神、反映义工(志愿)服务内容的文化产品设计,不断提高市民对台山义工的知晓度、满意度和参与度,截至2013年12月,我市的义工人数达3万人(其中网上注册义工1.8万人)。
“幸福台山”:百场服务开启党员义工网格化模式
2013年9月,市委组织部联合团市委、市义工联等多个部门单位在党员义工队伍中开展“幸福台山”服务行动,开创了党员义工“网格化服务”的新局面。分别根据各义工(志愿)服务队的地域分布情况,精心划分出17个乡镇大网格和42各城区小网格,通过整合、调动网格内的行政服务办事窗口、学校、诊所等各种资源,在每个网格内建设“党员义工服务点”,每个网格都结对一至三支相对固定的由政府、部门单位干部、教师、警察、医生等组成的党员义工团队,各团队根据义工信息平台和网格内群众服务申请,开展以清洁卫生、文明劝导和社区服务为主的三大类义工(志愿)服务活动,截至12月底共开展100多场服务行动,参与活动的党员义工达1856人次,共同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积极推动我市的城市文明建设。
两支民间义工服务队成立,让义工(志愿)服务更接“地气”
2013年,市义工联属下的两支民间义工服务队——晴天义工服务队和阳光计划工作组成立。晴天义工服务队以空巢遗孀为主要服务对象,成立后共走访了我市15个镇的敬老院,通过交流、亲情陪伴等方式给予老人们精神关怀,并记录下老人们的需求,发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共同关爱他们。阳光计划工作组以低保家庭为主要的服务对象,2013年共组织了50多场活动,跟踪服务的家庭有21个,遍布10多个村(居)委会,其中安步管区一瘫痪孩子温锦源以及广海单亲家庭孩子杨文海的故事受到多名爱心人士的关注,并从金钱和物资上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义工多次到他们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两支民间义工服务队的成立,促使义工(志愿)服务更广泛、深入地走进了乡镇、走进了社区、走进了困难群众家中,更加接“地气”。
义工有担当,在9.29事故善后工作中传递正能量
2013年,市义工联在“9•29”南沙渔民协会生产渔船遇险事件发生后,通过微博、微信、网页等新媒体渠道,正面引导,传递正能量。积极主动开展多场“情系西沙遇险渔民”活动,为西沙遇险渔民同胞筹集到善款人民币7089.1元,港币20元。认真制定慰问方案,分别到失踪遇难渔民家属家中进行慰问,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并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早日从痛苦中走出来。系列活动受到广东电视台、中国江门网络电视、南方都市报、江门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活动动态微博点击量累计超过10000次,转发超过2000多人/次,社会各界反响较好。
2014年,市义工联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创新社会治理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广泛传播义工精神,大力普及义工理念。在做好日常工作、组织好日常的活动外,重点通过“六个一”( 建立一套长效管理机制、打造一系列品牌项目、创新一种服务模式、建设好一项工程、成立一个社工机构、组织一场授星大会)为抓手不断推动我市的义工(志愿)服务事业向“管理规范化、项目品牌化、服务专业化、运作社会化”发展,将义工(志愿)服务打造成台山的闪亮“名片”。(团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