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栏目导航
讲文明树新风
核心价值观
诚信宣传教育
法治宣传教育
先进模范学习宣传
传统节日
“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
文明旅游正面引导和反面曝光
文明乡风
江门台山:铸就乡村文明之魂 赋能“百千万工程”
时间:2024-11-06 16:35

来源:文明广东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百千万工程”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是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推进乡村塑形的有力抓手,文明乡风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乡村铸魂的重要举措,能更好地赋能“百千万工程”。

近年来,江门台山市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部署,大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一体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探索乡村特色宣讲、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推广移风易俗等文明乡风建设有效载体,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形成广泛的社会参与面,实现文明乡风建设与“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助力台山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续写新辉煌。 

“侨味宣讲”开创“新气象”

台山市通过融合侨乡侨情打造“侨味宣讲”品牌,多层次、广覆盖、集中性宣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展现台山人民听党话、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蓬勃气象。

宣讲阵地形式多样。梳理出29个红色革命遗址,选树出30个红色学习人物,建成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台山滨海松苑、台山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李凌生平事迹展等红色现场教学点,依托红色阵地,融入地方党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变成一节节生动“红色课堂”,引导本地基层干部群众自觉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探索打造对华侨群体的宣讲阵地,如台山市用“商会”带“侨民”,以“侨创中心”为传播支点,积极牵线港澳青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通过新开设《新宁杂志》英文版,让“侨二代”“侨三代”更加方便了解中国发展。

宣讲内容独具特色。以“粤菜师傅”活动为牵引,创新开展具有“侨味”的“学煮餸”惠侨群众性文化活动,寓思想于活动,增进侨胞“爱国情怀”;以五丰村“感恩亭”为讲坛,开展“东南亚归侨听党课”活动,展现华侨农场侨民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过上稳定美好新生活的乡村振兴动人画卷;在台山华侨文化博物馆举办“飞虎队”“古巴唐人”“黄嵩龄家族百年历史”“台山华侨与早期美国铁路建设”等特色讲堂,讲好台山故事,让“爱国爱乡、自立自强、开拓开放”的台山人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文明广东)(2024年11月06日)江门台山:铸就乡村文明之魂 赋能“百千万工程”964.png

飞虎队专题展

宣讲方式侨味浓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换成群众喜欢听、听得懂、乐谈论的话语,依托全市33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1158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创新开展“榕树讲堂”“渔港讲堂”“禾上讲堂”“老兵讲堂”“土话讲堂”等百姓宣讲活动。创新打造“党旗号”海上流动特色课堂,开展“休渔不休学 台山渔村‘百千万工程’理论宣讲”系列宣讲活动,以“宣讲+文艺”的方式,把活动送到渔民集中生活的村中,依托“侨乡巧厨娘”项目品牌,引导“侨乡巧厨娘”争当“侨乡宣讲能手”,积极开展“最美家庭”讲堂、名人家书诵读会,唱响红色歌曲、讲好红色故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千家万户。

(文明广东)(2024年11月06日)江门台山:铸就乡村文明之魂 赋能“百千万工程”1270.png 

榕树讲堂

 

“乡土文化”激发“新活力”

近年来,台山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抓手,加强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培育和擦亮乡村文化品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润泽心灵的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民间飘色艺术传承基地”等称号。

开展浮石飘色民俗活动。斗山浮石飘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斗山镇在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创新发展,大力支持鼓励村民群众开创思路,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对飘色的表演形式、内容、技巧等方面进行创新完善,对服装、道具、音乐等进行了更新升级,使飘色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传统节日里精心组织“龙腾虎跃迎新春 非遗飘色绘华章”新春飘色巡游等主题活动,为广大群众和游客奉上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飘色的表演和传承中来,飘色也成为了连接村民之间、村民与游客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文明广东)(2024年11月06日)江门台山:铸就乡村文明之魂 赋能“百千万工程”1708.png

浮石飘色民俗活动

因地制宜推进文旅融合。三合镇围绕重大节日,融入节庆民俗,挖掘浓厚的本地传统文化资源,依托“广东第一泉”及美丽的田园风光等资源优势,着力实施好“农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将一河两岸旅游风情街升级为“热水街”,举办“创想假期 泉城狂飙”“三合硒泉小镇·欢乐亲子大作战”等五一、中秋、国庆大型节庆活动,打造特色品牌。定期组织“铁树金花落 万点繁星闪——传统技艺‘打铁花’”表演等活动,增强民众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文明广东)(2024年11月06日)江门台山:铸就乡村文明之魂 赋能“百千万工程”1923.png

欢乐亲子大作战主题活动

传承活化归侨特色文化。海宴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融入东南亚风情歌舞作品,升级东南亚风情园演艺馆,将东南亚民族舞蹈与“昂格隆”乐器演奏、东南亚歌曲等各种归侨文化符号搬上舞台,以村民喜闻乐见、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舞蹈形式,培育熏染归侨侨眷道德情操,充分展示民俗风情的独特底蕴。以舞为媒浓乡情,组织本地归侨侨眷专门成立归侨文艺表演队,定期开展东南亚风情歌舞艺术表演,增进村民情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邻里友爱乡情更浓、团结互助氛围更厚、村风民风更加和谐。

(文明广东)(2024年11月06日)江门台山:铸就乡村文明之魂 赋能“百千万工程”2164.png

东南亚风情歌舞艺术表演

 

“移风易俗”引领“新风尚”

台山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侨乡特色,多管齐下,从规范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推进婚俗改革等方面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遏制农村陈规陋习,大力培育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乡村文化,有效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选树先进模范,发挥示范引领。台城街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开展“树文明新风,建和谐社区”“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慎终追远文明祭扫”主题座谈会等主题活动,深化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观念,引导群众自觉破除陋俗,增强文明意识。同时挖掘和宣传勤劳致富、孝亲敬老等先进典型,开展“敬业奉献先进事迹宣讲”“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学典型、争先进、作表率的浓厚氛围。

(文明广东)(2024年11月06日)江门台山:铸就乡村文明之魂 赋能“百千万工程”2520.png

好人事迹分享会

加强乡村治理,夯实基层建设。汶村镇找准“小切口”做实“移风易俗大文章”,结合各村(居)实际,修订完善村(居)规民约,组织有能力、有意愿的乡贤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自治组织,建章立制,以点带面,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灵活运用“积分制”引导群众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抵制“黄赌毒”行为。树立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淳朴民风。

(文明广东)(2024年11月06日)江门台山:铸就乡村文明之魂 赋能“百千万工程”2724.png 

“践行村规民约”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