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爱老敬老是美德,也是重要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基因。在当代,孝老爱亲已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推动我市移风易俗工作,近日,冲蒌镇在镇府会议室召开2022年第一次道德评议会,冲蒌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共计20余人参加。
厄运面前,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坚强。台山市冲蒌镇竹湖村有这样一位妇女,在家婆中风瘫痪、丈夫和家公相继被病魔夺去生命等一连串的家庭变故下,始终没有向命运屈服,为破碎的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她就是孝老爱亲模范—台山好人李雪云。评议会上,李雪云向与会人员讲述自己的事迹:2002年她从广西嫁到竹湖月湖村,与丈夫婚后相敬如宾,两人育有一双子女,家里有两个老人,生活朴素,平时靠种农作物维持生活,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以后家公家婆就是我的爸妈,我要承担起照顾这个大家庭的责任。”这是李雪云结婚时,给自己默默许下的承诺。岁月流逝,这份承诺也慢慢渗透到了李雪云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全心全意地担当起好儿媳的角色。2008年3月,家婆因中风瘫痪,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李雪云主动承担起照顾家婆的责任。2015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落到了李雪云身上,她的丈夫因病离世,李雪云几乎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但在家公、家婆和孩子的支持下,李雪云决定一定要振作起来。2016年家公因外出买菜不小心被摩托车撞伤了,那段时期李雪云既要照顾家婆,又要跑医院照顾家公,还兼顾两个儿女的生活学习。可谓身兼多职却也只能自己一个人扛着,2017年5月家公又因病去世。不幸的事接连发生,给李雪云带来了精神和经济上沉重打击。但是,李雪云咬牙坚持着,克服重重困难,用打工的微薄薪酬支撑家庭生活,承担起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这样一位对老人尽孝尽责、悉心照料的好儿媳,也为孩子们树立起榜样。她的事迹感动了现场所有人,纷纷为她鼓起热烈的掌声。
团镇委书记黄浩贤表示:李雪云女士的事迹让人甚为感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们将继续开展道德评议会、道德讲堂等新民风建设活动,弘扬先进典型,激发后进争先,做新民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力求让文明道德的种子传到每一个居民心中。
会议结束后,冲蒌镇政府组织志愿者们到三星公园开展活动,通过悬挂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用群众能听懂的话,为广大群众讲解移风易俗新规定,加强群众对婚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祭扫新理念的正面引导,把移风易俗理念传播到每位群众的心中,做到家喻户晓。
冲蒌镇委、镇政府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进村入户,把移风易俗内容纳入到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建立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抵制天价彩礼、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良风气,弘扬中华孝道,传递正确的婚恋观,形成婚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践行移风易俗过文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