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以来,我市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地促进美丽宜居村庄创建和乡村振兴。
海宴镇
大江镇石桥下古村
赤溪镇护岭村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目前全市17个镇(街)共配备村庄专职保洁员3748名,全面覆盖全市3757条自然村,全面覆盖3757条自然村,村庄保洁覆盖面已达100%,实现了农村环卫保洁定人定岗定责,农村保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长效管理机制已建立。
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收运处置体系已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17个镇(街)共建成垃圾收集点7684个。各镇(街)定期对辖区垃圾收集点进行检查,及时对破损的垃圾桶进行更换,同时,按照政府统筹和村民意愿增设生活垃圾收集点,方便村民就近投放生活垃圾,保证收集点可用、好用。强化管理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目前,全市17个镇(街)共建成41座生活垃圾中转站,全部常规化运营。全市生活垃圾统一运往台城下豆坑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目前,全市日清运量760吨。
努力推动习惯养成
引导群众普遍参与。坚持党建引领作用,截至10月底,共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500人次,深入社区、村(居)进行入户宣传,引导群众做好垃圾分类,并充分听取居民意见。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成立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小组,生活垃圾分类“培训课堂”,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等校园宣传活动323场,以“小手牵大手”,从“学生到家庭”。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行动和公益活动共21场次,组织垃圾分类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市场等。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督导员现场督导机制,定期组织党员义工和环卫督导员现场督导。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加大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线上发布相关文章21篇,线下发放海报指南等宣传资料29万份;建设五福公园垃圾分类主题园;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垃圾分类专题报告会,开展全市机关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共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美丽乡村建设不停歇
完善设施建设。我市将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扩大分类垃圾桶覆盖范围,优化分类投放点建设布局,引入垃圾屋等新形式;完善收运体系,研究运用物联网技术,进一步增加分类收运车辆,严格采用封闭转运、直运等模式,防止二次污染;加强终端处理设施建设,推进下豆坑垃圾填埋场及静脉产业园建设,统筹规划园林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等其他处理设施建设,加强热解等新技术、新工艺在我市垃圾分类中的运用,推进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推进垃圾无害化、规范化、资源化,提升垃圾处理能力,补齐垃圾分类短板。
加大科普力度和政策宣传力度。我市会继续加大对农村垃圾分类的科普力度和政策宣传力度,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进一步融入德育教育,让青少年从小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在社区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以推进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加大入户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加强分类意识;进一步开展志愿者活动及垃圾分类培训,推动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自上而下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让垃圾分类成为全市的文明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