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文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其“敬业观”就是涵养和启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为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为积极培育和涵养敬业精神,6月13日,市文联依托图书馆开展“精读文学经典 涵养敬业精神”宣讲活动。
活动中,宣讲人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敬业为人生的道德修养。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敬”首先表现为不怠慢、不轻慢,以事业为重、为上。其次,“敬”表现为对对象的虔敬和尊重,以一种谦卑、感恩的心与人、与物相对待,必能做到专注、专一和专业。再次,“敬”表现为一种奉献精神,即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对事业不辞辛苦,贡献出自己全部的精神和力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格魅力生动地诠释了敬业的最高道德境界。
活动后,观众纷纷表示,将本职工作与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紧密结合,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民族前途、国家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紧密结合,是一代代中华儿女自觉自为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今天应当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