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台山作为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唯一发言代表,以《突出“五个坚持”,构建台山文明创建新格局》为题作交流发言,得到大会的充分肯定。台山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利元作为台山代表参加会议。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台山自2018年进入“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以来,倍加珍惜、砥砺前行。2021年,台山更是精心谋划、精细把握、精准发力,突出“五个坚持”,推动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台山坚持“一把手”主导,将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市委书记担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召开全市动员大会、指挥部会议,并多次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文明创建以上率下,强力推动。同时,台山出台《台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2021—2023年)》等纲领性文件,把文明创建纳入机关绩效考核、镇级经济发展考核内容,创新实行“包街包社区”工作制、联合督办机制、文明创建专项监督机制,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
持之以恒,方能深入人心。台山坚持“培训—实施—整改”一体式推进。为全面提升基层队伍创建水平,台山编印《网上资料申报明细表》《实地考察场所创建工作指南》等工具书,开展针对性分类培训;优化《台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责任分工表》,细化分解创建任务。同时,台山还不断强化督查整改,成立实地督导组、入户宣传组,对实地考察点位常态化督查、定期模拟测评,发布“红黑榜”,下发督办通知,实现整改率达100%。
文明城市建设,离不开精神的涵养。台山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努力提升市民素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台山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在江门地区率先建设台山好人馆,全景展示220名台山好人事迹。在市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园广场等重点区域,树立了3500多处独具台山元素的公益广告。在全市范围内,建起了33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359支志愿服务队,并举办“红色讲堂”“学党史颂党恩传家风”等主题实践活动4300多场次,传播文明新风尚,凝聚发展新能量。
▲红色讲堂
▲台山好人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
完成6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活化提质33条旧街历史文化街区,建成街心公园等10个文化休闲场所,华侨文化博物馆、新档案馆、金星湖湿地公园建成开放……文明城市建设,就是让市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去年以来,台山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笃定“一股劲”抓落实,投入11.4亿元实施文明城市创建项目282项,为群众纾困解难。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整治交通秩序。如今,台山“颜值”不断提升,这个城市也更加美丽宜居。
▲台山市金星湖湿地公园
在文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台山坚持“一张网”统筹,建立“1+N”模式,实现文明创建与城市形象“双提升”。以银信传情助力文明创建,以红色基因涵养文明之城,建设银信文化特色小镇、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打造侨乡文化特色新名片。同时,随着台山文明创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广东新闻联播等中央、省级媒体关注,发出报道逾1600篇,为建设侨乡文化光大之地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海口埠银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