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华中学,前身胥山中学,创建于1931年6月,1943年因抗战被迫停办。1939年7月,广东省教育厅为收容因广州沦陷而流亡港澳的广州各中学学生,在中山创立,时称“广东省立越华中学”,由于敌伪特务严密监视,环境恶劣,先后迁至澳门、香港、恩平,1946年正式迁至台山公益埠,租借原胥山中学胥山纪念堂和中华酒店等校舍办学至今。学校先后培养出中国工程院院士甄永苏、清华大学教授雷锦志等著名人士及党政单位领导、企业家等数以万计。
挖掘革命历史文化,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越华中学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1945年9月28日江会日军签降旧址——胥山纪念堂;有1921年建成,抗战时被指定接收因抗战而受伤的我军伤员的医院旧址——福宁医院;有1933年6月6日,大文豪巴金来公益时住过的酒店——中华酒店;另外,我校1939年7月为了照顾因抗战而流亡的广州各中学学生而创立的,创校之初越华师生白天上课,晚上参与抗战宣传,爱国之心融入学校血液当中。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的重视支持下,2018年4月3日抗日战争江会日军签降纪念展厅建成开放。2019年3月完成了胥山纪念堂的修缮工作,百年红楼又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2019年4月完成专题片《不义必败》的拍摄,通过影视形式重现江会日军当年在胥山纪念堂签字投降的历史。胥山纪念堂现已被确定为“台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分所”“台山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江门市中小学研学基地”。
越华中学每学年的开学都会组织学校新生参观胥山纪念堂、参观江会日军签降纪念展厅、观看历史专题片《不义必败》,在胥山纪念堂上开学第一课。每年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七.一”、国庆等节日都会在胥山纪念堂开展系列活动,对师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情怀,激励师生珍惜和平,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挖掘校史文化,开展爱校主题教育
一个学校的历史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种固有的精神文化,越华中学非常重视挖掘学校的历史,找寻学校各个发展时期文物,举办校史展,加强校史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与自豪感。
寻找校史文物,举办校史展览
越华中学通过联系收藏机构、发动校友捐赠等多渠道找寻校史文物。2016年,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军品委员主任陈健平、广东省华侨历史文献档案馆馆长何锡钿无偿捐赠了两批校史文物。2019年越华中学成功举办“足迹.校史展”,现已固定为校史馆,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让学生学史增信、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挖掘名校友,树立学习典范
越华中学有十分丰富的校友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甄永苏、清华大学教授雷锦志等名人都是该校校友。越华中学邀请这些著名校友回校演讲、参加校庆,向学生们分享他们的学习经历和经验,给学生们树立学习典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重视生态体艺文化,打造生态文明校园
越华中学十分重视学校的生态建设和体艺发展。近年来,越华中学在上级的重视支持下,加大投入,优化学校环境,建设生态校园,打造生态班级,学校把物种引入班级文化建设,以物种命名班级,凝练班级精神,凸显班级品牌。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文化和体育特长,展现学校体艺文化,从2016年起,越华中学每年都会举办一届体艺节,体艺节节目丰富,既有体育项目也有文艺项目,深受学生喜爱。2018年学校被评为江门市生态文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