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栏目导航
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重大纪念日(节庆日)主题活动
“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四史”学习教育
“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台山用心用情推动民生改善,擦亮百姓生活幸福底色,践行强国复兴有我的担当!
时间:2022-10-15 15:47

  十年来,台山市坚持民生为本,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富足,群众期盼解决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台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不断变为现实。

图片


城乡美丽蝶变 绘就幸福宜居新画卷

  台山市在有机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探索出新路径,有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小城镇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工作。

  2020年,台山市作为江门地区唯一县级市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名单,积极推动试点区域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有效提升。十年来,台山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提高了5.68%和17.35%。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自2018年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台山市以“一年形成示范、三年全面提升”为目标,以历史街区活化提质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2017-2022年,台山市围绕“幸福宜居、畅行交通、强基城市、山水景城、魅力侨都、精细管治”六大方面,安排城市品质提升项目约350个,总投资近60亿元。

  十年来,台山市大力推进城区旧街改造活化,焕发城市老区活力。投入3.5亿元推进城区旧街改造活化,已完成40条历史街区和环北大道文化老街的活化提质。

图片

  努力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提升城市交通水平。凤凰大道西延线一期道路工程建成通车,沙岗湖路改造工程、南环路新建道路工程、南新区文昌路北延线和德政路东延线道路工程等实现城市主干道改造优化,完善了城市路网架构,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优化停车位划设布局,加强道路、骑楼停车管控,规范和完善交通标志牌设置,建设智能管理系统,提升城市交通水平。

  大力开展城市“四化”行动,打造城市靓丽形象。推进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建设以及新昌水台城至五十段碧道项目、钻石湾生态公园建设,大力实施“城市增绿计划”,持续开展“花树小道”建设,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水平。

图片

  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满足人民幸福需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东晖小学、南区新宁小学、“粤菜师傅”培训综合楼、昌大昌广场、万达广场建成投入使用,华侨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影剧院升级改造,培英职业学校新校区、台城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新妇幼保健院搬迁项目完成建设,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市政设施优化提质。“厕所革命”全面完成,台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大件生活垃圾破碎场投入使用,新增横湖河、桂水河两个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完成台城河北岸截污管网重建工程、台城海园河河涌整治示范工程建设,台城河水质进一步改善,生活垃圾治理能力有效提高。5.4公里综合管廊工程竣工,进一步完善城市给水、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小城镇彰显十足魅力

  台山各圩镇乡间、背街里巷,干净整洁;配套设施在合理规划、统一管理下得到更高效利用;村容村貌在“微改造”“小提升”中渐渐变美……这一切都得益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小城镇建设。

  台山市通过规划编制《台山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2012-2020)》、建设下豆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推进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等方式,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目前,17个镇(街)基本完成“一村一收集点”建设,共建成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21座,城区另有18座转运站(含非压缩式),将生活垃圾运往下豆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图片

  台山市通过创新奖励机制,全面推动小城镇项目建设,人居环境大为改善。2017-2021年,台山市小城镇建设项目约600个,各镇财政投入资金近8亿元。2016年,水步镇获批成为广东省首个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于2019年通过终期验收并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赴北京作经验介绍;2021年,该镇获批作为广东省新型城镇化标准化示范点创建立项,成为广东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的唯一示范点,也是江门市唯一示范镇。


强化社会保障 不断筑牢百姓“幸福梦”

  社会保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十年来,台山市在高质量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不断筑牢百姓“幸福梦”。

守牢社会保障底线

  十年来,台山市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全覆盖,并连续10年提高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持续深化社保“放管服”改革,在全省首创“税险同窗、一次办结”模式,并作为先进经验推广应用。开展特定病种门诊“一站式”服务,办事时长压缩至10分钟内,每年约有1万名参保人受益。梳理85项“免证办”公共服务事项、41项进驻村(社区)自助服务终端事项和75项进驻镇(街)、银行网点自助服务终端事项,将社保经办服务向镇(街)、村(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和符合条件的银行网点延伸,为基层群众提供便利的社会保险服务。

图片

  劳动争议调处制度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进一步完善,维护劳动者权益力度不断加大。台山市每年公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2012年的950元、9.3元/小时分别提高至2022年的1720元、17元/小时。十年来,共办理劳动仲裁案件5339宗,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

多举措力促就业创业

  十年来,台山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内。台山市举办超过300场招聘会,并通过创业孵化基地、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见习基地等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依托企业用工及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做好失业动态重点监测,指导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服务;兑现各项就业创业补贴超过1.5亿元,惠及劳动者逾10万人次。做优做强“粤菜师傅”工程、做大做专“广东技工”工程、做细做精“南粤家政”工程,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帮助劳动者提高技能,十年来共培训各类技能人才逾1.8万人次。

图片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引好人才的同时,要通过优质服务留住人才。十年来,台山市建立了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8家、博士工作站5个,成功引入博士12人、博士后10人、硕士313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978人、专业技术人员30136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840人。截至目前,台山市人才总量逾14万人,其中各类高层次人才691人。同时,创新制定定向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政策,受到省军区领导的批示肯定;出台定向培养医学生措施,鼓励本地学生学医后返乡服务。

图片

  此外,台山市积极打造大广海湾青创智谷,为创业团队提供从入驻到出孵的“一站式”配套及跟踪服务。大广海湾青创智谷于今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是江门首个建成投入使用的县级人力资源综合性服务平台,按照“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高标准建设,是台山市融入大广海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发展人力资源产业、提升人才服务质量的综合性平台载体。目前,大广海湾青创智谷已有30多家企业进驻。

图片


做好惠民实事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干净整洁的道路纵横交错、社区养老中心日趋完善、学校数量明显增加、医疗保障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身处台山,处处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十年来,台山市始终把为民、惠民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扎实做好惠民实事,着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

  2019年1月,在台山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票决产生台山市2019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自此,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由人大代表票决产生,成为台山市人大常委会每年的“规定动作”。自2019年首次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台山市已形成县、镇两级票决制工作全面覆盖,4年来共票决产生40个县级民生实事项目。

  从项目征集、初定,到人大代表审议、票决,再到项目实施的监督、评议,民意民声始终贯穿其中。人民群众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民生实事项目完成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嬗变。这是台山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图片

  4年来,台山市票决产生的40个县级民生实事项目,瞄准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民生“短板”、社会“痛点”。各年度10个民生实事项目基本覆盖了主要民生领域,既充分考虑了城区建设需求,也高度关注了农村发展;既重视交通、住房、环境等公共设施建设,也突出教育、医疗卫生、精准扶贫、就业等社会保障,充分体现了项目的普惠性和公益性。

  为了让民生实事项目更顺应民心、符合民意,每年,台山市人大常委会都会组建10个监督小组紧盯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主动当好项目“监督者”和“推动者”,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落到实处、造福民生。此外,为了让民生实事项目更加注重实效、更让群众享有获得感,台山市人大常委会还通过满意度测评方式对民生实事项目办理结果进行评价。今年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已按进度全部完成。

创设专项资金办好“微实事”

  为有效解决人大代表建议中一些无法纳入省、市项目盘子又亟待解决的“急、难、老、小”民生问题,2018年,台山市人大常委会创新设立人大代表建议民生“微实事”办理工作机制,推动台山市政府投入资金解决民生“微实事”,并由此带动一批民生项目上马建设、提速提质,形成“开展一项、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集聚效应。

  2021年,在第三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十大创新案例中,台山市“设立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推动民生‘微实事’落地见效”创新案例成功入选。

图片

  2018年初,台山市人大代表、汶村镇西联村委会主任甄瑞林提出建设校车候车亭的建议。不到一年,汶村镇28个校车候车亭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当年建议,当年完成”的办理“加速度”,得益于台山市人大常委会创设的人大代表建议民生“微实事”办理专项资金。

  台山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会收到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意见建议,但因所涉项目工程量小、存在明显地域特点等,未能达到由台山市政府统筹的门槛,通常只能交由镇政府办理。镇政府受财力所限,这些民生“微实事”常常难以落实。台山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人大代表建议中的民生“微实事”,创新设立人大代表建议民生“微实事”办理专项资金,并规范专项资金的申报、管理和使用,使资金专门用于办理群众急需解决的“关键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