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燕子在梁间呢喃,枝头的新绿装点着大街小巷,春风又悄然地吹遍了公益这个古老的小镇。
是的,小镇不但古老,而且人们的保洁意识普遍较差,纸屑、果皮这一块、那一堆,几乎随处可见。风一吹还张牙舞爪的腾到半空中去招摇。这时公益特产“华家更”——全称“中华家庭看更”——中华田园犬,便也乐颠乐颠的追着那些飘飞的纸屑或塑料袋奔驰。直到它的汪叫和追逐都望“尘”莫及才停下脚步,顺势就地方便方便……这样的镜头几乎每天都在公益的街头上演,怪不得大半年前如此名不经传的小镇小街会隆重亮相于台山乃至江门的电视屏幕,并美其名曰“狗粪街”。
这跟美好灿烂的春光是多么不协调呀!更重要的是,有谁愿意朝夕居处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呢?
为此,我校团委藉着“学雷锋行动月”的契机,提出了“公益是我家,清洁齐参加”的活动计划。行动的第一步,先从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着手。
为避免学生认为“学雷锋”是老生常谈,不加以重视,我们努力寻求突破口——怎样感动学生?让做好事成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发行为。正在愁眉之际,春风为我们送来了05年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洪战辉。我们将他的事迹编辑成册,作为学习材料广发到全校师生的手中。然后利用校会、班会、晨会、升旗礼、早操、广播等途径,与广大师生学习他的事迹,倡导他的精神。并以个人、团队或班级为单位。开展“学习战辉”、“战辉在我身边”的主题班会活动。广大同学都被深深打动了,有的班级甚至提出要向他捐款……
找到了切入口,我们便要求学生写感想,并通过评优的方式精选美文,以此作为各班“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题黑板报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再引导学生将心意实践到行动上,从身边做起,实干实事。因此组织了一次“3.9”全体师生清扫公益街大行动。并争取得大江镇政府的支持,为我们输送了1000把崭新的扫把。连镇党委雷治先同志等也加入了当天的活动,毫无架子的挽起衣袖、挥动扫把,在沙尘滚滚中干得大汗淋漓。而我们的全体学生则身穿整齐的校服,精神奕奕的布满了每个街头角落。不出2个小时,便以高效的行动力使公益的镇容镇貌焕然一新。连小狗也舒坦的躺到街道的中央张望:这真是我熟悉的地盘吗?
那一天,阳光特别灿烂;
那一天,我们笑得特甜;
那一天,大部分的群众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然而,那一天,我们也遭到了个别意识较差的群众的白眼和冷嘲热讽,说我们弄得“乌烟瘴气”。有学生迷惑了:“老师,我们是好心做坏事吗?”
不行!怎么可以让这么一小撮意识错误的人打击甚至扭曲了孩子们的好意呢?
唯一的方法是——把他们也转变过来!
于是,我们把行动升级。在本次活动所取得的社会效应的基础上,将活动面扩大到全公益地区,让学生回家做征询和发动工作,大量招募有意为净化美化公益作贡献的家长和居民们,以“学雷锋”志愿者的名义加入我们的清洁活动队伍。
在镇党委和镇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拟定了《关于开展公益地区“学雷锋”志愿者统一行动月的倡议书》,计划在未来的4—7月期间继续开展全体团员、“学雷锋”志愿者统一行动月活动,以每月两次,每次由两个团队及“学雷锋”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分区局部清扫公益街道卫生死角的形式进行,务求以社区和学校联合共建“良好公益家园”,以“共建、互助、共享”为主题,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从而为“文化大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为全面构建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和谐台山贡献一分力量。
“红杏枝头春意闹”,正如我们的活动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学雷锋,又怎么可以随着三月的结束而停下脚步呢?
台山市越华中学团委 谭艳翠
2006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