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实施,今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食趣味”实践团深入江门市台山市广海镇开展服务实践。队员们以“品味乡土,助农兴业”为行动指南,在深入了解广海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同时挖掘当地土特产与美食,通过精心筹备多场电商助农直播、调研探索当地商旅创新性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绘制广海食旅地图、拍摄制作广海镇旅游宣传片,为提升广海镇渔业与旅游业的市场知名度与竞争力,驱动当地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才智。
“食趣味”实践团团队合影 响应广海当地文旅产业发展需求,“食趣味”实践团实地采风当地特色景点,用镜头定格广海每一帧细微的美好,让隐入凡尘的幸福具象化、放大化。漫步在承载600多年古城记忆的十字街,感受三街六巷里生活气息氤氲的旧时光;行走在宁静祥和的渔人码头,记录红白相间的灯塔、形单影只的海鸥与劳作而归的渔民;穿梭于传统与现代色彩碰撞的鲲鹏村,歆羡陶醉于精致的彩绘壁画……队员们在快门的咔嚓声中留存下专属于广海鲲鹏村的独家记忆。 鲲鹏村景象 当地负责人带领队员调研鲲鹏村 7月29日,实践团第一支广海文旅宣传片已“新鲜出炉”。人声熙攘的海鲜市场、客似云来的干货铺子、静谧淳朴的鲲鹏村、海风习习的渔人码头、古朴繁荣的十字街……乘着互联网的东风,一帧帧美丽浪漫的广海乡村画卷,被呈现在更多人的视野之中。同时,实践队以当地特色海产——咸鱼为特产坐标,绘制广海当地食旅卡通地图,为广海“量身定制”旅游路线,标记沿路代表性的美食店铺,为促进广海旅游业发展尽一份青春的力量与责任。 队员踩点十字街景 海鲜市场商铺景象 实践行程中,实践团对当地电商行业相关负责人开展采访调研工作,广海镇鲲鹏村村干部吴嘉浩向同学们分享了他从零开始搭建电商体系的历程。在当地镇村干部的支持协调下,实践团高效地进行了主播、技术支持、内容策划、商务对接、后勤保障等的分工,并参考借鉴当地电商直播选品、排品策略,通过多轮实地走访与协商对接,成功与当地商户、快递物流公司就货源保障、物流保障等事宜达成了协议共识。 实践团队员调研产品价格 “肉质紧实Q弹,个头肥美,半斤大红须虾尾66.9包邮送到家,给不给力!”在广海直播基地,“食趣味”实践团紧扣奥运节点,将趣味运动游戏和激励营销规则两相结合,制定出“每满30单或一单满100元,跑步机就上升一档”的游戏规则,全面调动观众驻足收看和参与互动的积极性。队员们不仅在直播过程中实时关注各项数据指标,及时调整直播策略,不仅如此,更在直播结束后对直播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复盘总结成功经验与反思不足之处,研究如何贴合更多不同受众群体需求的网销技巧。实践期间累计进行线上助农直播4场次,直播总时长达11.5个小时,获赞量超5万次,单场观看量超2000人次。 队员融合线上互动游戏进行助农直播 队员在展示产品 队员在介绍产品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尚有余温。在实践行程中,“食趣味”实践团组织前往海永无波公园的紫花岗顶,虔诚观仰人民革命烈士纪念墓碑,踏寻解放战士的足迹。紫华岗顶的人民革命烈士纪念墓碑是广海镇人民政府为纪念解放战争、解放海南渡海训练、南鹏岛剿匪期间及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广海牺牲的烈士而建。通过聆听革命故事、瞻仰烈士遗迹,实践队队员更深刻地意识到如今岁月静好的难能可贵。 队员向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行注目礼 今年的暑期虽已进入尾声,但奋战“百千万工程”的青春脚步却一如既往地坚定如初,仍未停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食趣味”实践团将持续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号召,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创新性思维融入助农直播与食旅宣传的生动实践中,加快实现当地商业与旅游业双循环发展的脚步,用青春的热情、智慧与行动助推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